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摘要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小说影响巨大。在中外文学研究中,中、拉文学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梳理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并从作家主体、文学地域和时间跨度三个方面论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影响力。接着通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求同研究,分析了莫言在创作实践中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与应用。最后试图探究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民族文学的出路。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莫言文献综述在20世纪80年代声势浩大的“拿来”潮流中,中国文坛迎来了西方的各种思潮与文学流派,也迎来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它对中国当代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新时期小说)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厘清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探究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中、拉文学关系研究一直是薄弱环节。就中外文学关系中的影响研究而言,迄今为止,国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但大多局限于中国与欧美各国或亚洲一些国家间的文学影响关系的研究,而对于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学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间的影响、接受关系却很少涉及,关注不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魔幻现实主义风靡世界并一度走红于中国之后,也有中国学者对魔幻现实主义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陈光孚、陈众议、朱景冬,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李德恩,北京大学西语系的赵德明、段若川等,他们大多有外国文学的知识背景,而且都精通西班牙语,他们从事有关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这些学者对中国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存在着一定的隔膜,最终他们无一例外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上,避开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这一涉及中、拉文学关系的研究论题,如陈光孚的《“魔幻现实主义”评介》(《文艺研究》1980年第5期)、《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陈众议的《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等。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也偶有涉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这一论题。如吴家荣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李晓辉的《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汉文报)2000年第4期】,王凤仙的《尘埃落定与百年孤独之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等。这些文章或着眼于中国文学的某一样态如寻根文学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进行比较,或探讨新时期小说中的非现实性描写所受的外来影响,包括西方荒诞派文学的影响、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等,基本是是一种求同式的比较。曾丽君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探讨了与魔幻现实主义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界说,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研究情况等,意在厘清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含义,明晰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渊源流变和创作佳绩,并多方面呈现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情况。陈黎明的《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小说》梳理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拉美当代重要文学流派的由来、流变和多重内涵指向,也详细地论述了它在中国20世纪后期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观念的调整、思维中心的转移、艺术性的借鉴、创造性的转化等多方面,分析了寻根小说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和吸纳,颇具理论深度,显示出良好的学术素养。结论部分对文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思考,具有辩证的学术眼光,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魔幻现实主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一)魔幻现实主义概念的产生与流变在拉丁美洲文学界,最先为“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命名的是哥斯达黎加的旅美学者安赫尔•弗洛雷斯(AngelFlores)。但是由于当时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还处于发展阶段,弗洛雷斯把后来一些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和作品遗漏了,如《佩德罗巴拉莫》、《百年孤独》等。因此他虽然最先为“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命名,但这一说法后来并未得到拉丁美洲学界的认可。直至后来墨西哥著名文学评论家路易斯•莱阿尔(LuisLeal)对弗洛雷斯的观点作出系统的反驳后,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定论才最终得到人们的共识。他在论文《论西班牙语美洲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中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并不是去虚构一系列的人物或者虚幻的世界,而是要发现存在于人与人、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神秘关系。具有神秘色彩的现实的客观存在,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泉。①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它来源于现实并深刻反映现实。基于此,卡夫卡式的文学和博尔赫斯的小说都不能算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纵观“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它在内涵上具有多重指向性。首先它是拉丁美洲文学流派的一种,立足于现实并反映拉丁美洲神奇的大自然,画卷般的社会民俗以及深刻的现实。同时,它也是看世界的方法,也是一种被广泛流传的创作方式。(二)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按时代划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世纪30-40年代),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和由盛转衰期(20世纪80-90年代)。乌斯拉尔彼特里、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和阿莱霍卡彭铁尔是萌芽时期的三位先驱。乌斯拉尔彼特里是第一位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引进①路易斯•莱阿尔:《论西班牙语美洲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转引自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拉丁美洲文学领域的作家,也是较早创作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雨》、《鹿》、《鬼火》等都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是另外一位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先驱,也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的代表作《玉米人》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一部。阿莱霍卡彭铁尔同样是魔幻现实主义萌芽期贡献卓越的作家。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又译作《人间王国》,1949)。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鼎盛期。在这一时期,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们还在继续创作,不断有新作问世。与此同时,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队伍在不断壮大,新的作品也在涌现,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作家加入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奉献出了堪称经典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是《佩德罗巴拉莫》,它对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产生过重要影响,也对中国作家如莫言、郑万隆的创作产生过影响。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体现最充分的作品,也是拉美小说中的优秀之作,问世后好评如潮。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部作品将马尔克斯推向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高峰期已经过去,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作家中,阿斯图里亚斯和卡彭铁尔已经去世,彼特里也年事已高。魔幻现实主义鼎盛期的代表作家鲁尔福在写出《佩德罗巴拉莫》后,有近30年时间停笔没有写作,在80年代中期,鲁尔福也去世了。这一时期里,先前的那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实际上只剩下马尔克斯还在继续写作,然而他也很难再创辉煌了。二、魔幻现实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影响力(一)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的时代语境魔幻现实主义不仅对拉美本土作家产生了影响,对拉美之外国家的作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中国。在中国,接受影响的作家作品是以批量的规模来计算的。与其他受影响的国家不同的是,这种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21世纪之初。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国生根开花,归结起来,离不开改革开放后的时代语境。1976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的10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态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的历史从此被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中国文学也从此摆脱噩梦,挣脱种种束缚,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走向一个繁花似锦的时代,并获得了“新时期文学”的命名。新时期之初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文学挣脱枷锁、获得繁荣发展的一个必备前提条件。从外国文学的解禁,到魔幻现实主义的登陆中国及其引发的热潮,这一切如果离开改革开放的特定时代语境,都是无从谈起的。(二)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拉美文学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广泛而又深入的影响,能为中国文学所接受,除了改革开放所提供的良好环境条件以外,也与新时期作家那种急切的创新求变心理紧密相关。魔幻现实主义对新时期中国小说强大而持续的影响力,在作家主体、文学地域以及时间跨度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体现。从作家主体方面来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鲜明的地域风情以及敢于创新的叙事方式和艺术技巧,不仅能够吸引许多中、青年作家的艺术视线,同样也深深地打动了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心灵。老作家西彦(1914~1999)在读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就认为这部作品“内容深刻、技巧特殊,它把现实和幻想相结合的表现方法,颇可取法”。①在中年作家中,魔幻现实主义对他们有着更为特殊的影响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开拓了许多中年作家的艺术视野,激活了他们的艺术思维,而且也刷新了他们的艺术观念,使他们在精神返乡的路途中最终获得了思想与艺术的超越。与老一辈作家相比较,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年作家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他们包括贾平凹、莫言、韩少功、李杭育、陈忠实、扎西达娃等作家。在其后更年轻的作家身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依旧显示出持久的活力和独特的启示力量,无论是后期“寻根”派作家阿来还是先锋派作家格非、余华、刘震云等,他们或从艺术手法或从文学观念上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借鉴。从地域上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到了中国几乎所有不同地域的作家。从北国边塞(郑万隆)到南方异域(韩少功、李杭育),从浑厚苍凉的山东半岛(莫言、张炜)到闭塞而神秘的秦川之地(贾平凹、陈忠实),从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原地带(刘震云、阎连科)到遥远神奇的藏域高原(扎西达娃、阿来),它们都在回荡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音响。这一点在此期西藏文学中体现得最为突出。新时期西藏地域文学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与吸收,在许多藏族作家比如扎西达娃那里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力。地域文学和边地文学在这一时期因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它给文坛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给人们许多的思考。在时间跨度上,魔幻现实主义亦彰显出了持久的影响力。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魔幻现实主义一直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影响。回顾这段文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中国文学在面对纷至沓来的西方文学思潮时曾经显得那么的急迫而不加选择,西方经历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不断演进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短短的几年内,就在中国文坛上悉数登台上演。然而绝大多数的①转引自林一安:《拉丁美洲当代文学与中国作家》,《奇葩拾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94页。西方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正如它们当初匆匆的到来一样,最终又在中国作家的匆匆的演习之后迅速离去。这其中,能够像魔幻现实主义这样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登陆中国文坛并至今仍产生一定影响力的西方文学流派,可谓是屈指可数。三、中国作家的魔幻小说创作实践——以莫言为例文学是一种充满灵性与个性的东西,每个人有与别人相似相通的认识、表述或技巧,也有别人所不可企及和无法取代的独特感受、体验和风格,莫言的小说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同样是借鉴学习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些技巧,莫言的小说却“魔幻”得独具一格,它们既不像扎西达娃的小说那样在神秘的宗教事象中营构魔幻,也不像贾平凹那样在种种神秘现实的描写中获得魔幻,而是借助奇异的感觉描写来获得魔幻的效果,他的带魔幻色彩的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丛生的感觉的“感觉魔幻小说”。莫言有点像马尔克斯笔下那个魔术师般的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一样,幸运地找到了让事物灵性毕现的法宝,那就是神奇的想象与超常的感觉。他是个感觉特别纤敏、发达的作家,他曾自述:“我的长处就是对
本文标题: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4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