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门课程内容:•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三、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四、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历史方法•五、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六、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1、社会矛盾的普遍性(1)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3)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泽东选集》第1卷2、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抓住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3、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首先: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其次:社会和谐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首要的来自于社会矛盾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就是来自于矛盾,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没有矛盾,也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是“矛盾”,社会科学研究的是“问题”,问题与矛盾究竟是什么关系呢?1.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理论是对问题的理性解答“矛盾”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就其形式来说,并不直接存在于客观的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2.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越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3.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奥秘正在于“以‘问题’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只能从问题开始”,社会科学研究“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波普尔)。•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以“问题”的更替为中轴而牵动的相关概念范畴新陈代谢的历史。•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矛盾与和谐不是比肩并立的概念,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运行的状态,是指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矛盾与和谐不是两相对立、相互外在的概念,和谐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和谐与矛盾同一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和而不同”。•社会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目光只有投向最亟需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自觉地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前导,理论才能摆脱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和无人理睬、鲜有问津的贫困处境。(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社会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物特殊的本质。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领域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2、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不能苛求以“老祖宗”的方案来解决21世纪的问题。•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特殊性,所以不能奢望以古人的理论来解决今天的问题。•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民族的特殊性,所以不能期待以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3、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4、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矛盾的性质和斗争形式具有特殊性。•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研究社会矛盾应当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1、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2、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3、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二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1、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在谈到他和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说:“这样一来,黑格尔的革命方面就恢复了,同时也摆脱了那些曾经在黑格尔那里阻碍他贯彻到底的唯心主义装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里的“过程”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离开了主体和客体的过程。•世界作为一个过程,首先是指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然后才是思想的认识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有三:(1)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就物质世界来说)•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把握•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现实的世界与抽象的世界•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的自然界(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作为历史过程存在着的人类社会:阶段性特征(3)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向前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2、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那么,上一个过程和下一个过程之间、这些无数的过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列宁说,历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样笔直又笔直。•毛泽东说:“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1、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一,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第二,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马恩文集》第十卷)•第三,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规律。•第四,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第五,历史是一个合力。2、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历史发展是自觉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是人的活动的结果。这集中表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包括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包括选择实践目标、实践手段、实践方法等等。•但是,选择绝不是“公理”“婆理”,而是有客观的标准。•案例:近代中国发展道路选择•农民阶级爆发了起义,另立皇帝;•地主阶级以兴办洋务,力保皇帝;•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改良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封,资共和;•无产阶级革命派,人民民主共和。旧式农民阶级道路:更帝均地地主阶级道路:中体西用资产阶级改良派道路:变法维新资产阶级革命派道路:走向共和无产阶级道路:人民民主共和3、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2009年版,560页(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1、历史主义的方法•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恩格斯1844)•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不能超越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用政治的需要,用主观的模式,去宰制、取舍、判断和塑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真实。不能把这两种真实对立起来。•人类认识历史最终是为了认识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因此,应该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握历史本质和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为了把握历史的规律又需要舍弃一些细节和琐碎的事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并非一概的否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虚无的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虚无的改良主义和反对进步和革命的历史。•坚持历史主义方法还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历史复古主义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全面复兴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古之道”驾驭“今之有”,用一成不变的古代文化解决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当代实际。•不同时代有不同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产生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2、科学预见的方法•研究社会过程不仅要认识历史,还要面向未来,从而对未来发展过程做出科学的预见。•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的预测。•它主要研究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确立和设计社会发展目标,寻找和选择实现理想目标的有效手段和路径。坚持科学预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必然要求。•波普尔用“历史趋势”否定“历史规律”,认为历史只有根据统计规律计算出来的趋势,没有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否定。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黑格尔强调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它是从纯粹思维出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马克思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既要反对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从逻辑出发剪裁历史,用逻辑统一历史、用逻辑代替和说明历史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方法及启示目录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方法的运用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方法的启示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1.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本文标题:政治课件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9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