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静电除尘器2006年1月10日A/0版我公司2×330MW机组静电除尘器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制造,每台炉配两台静电除尘器,除尘器为刚性框架结构,为干式、板式、卧式,采用双室五电场布置方式,进口布置3层阻流导流型分布板,出口布置双层迷宫性槽型板。一、简介二、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电场。气体电离后产生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使粉尘获得电荷。荷电粉尘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性相反的电极运动而沉积在电极上,使粉尘和气体分离。当带有离子的颗粒达到极板时就释放离子,而颗粒依附在极板上,随着越来越多的烟气颗粒的依附,极板上就形成了块状的埃,这时再通过振打机构,使块状尘埃掉落至灰仓,便完成收尘的过程。----三、静电除尘器的本体结构1、外壳:进口喇叭、出口喇叭、储灰系统、壳体和屋顶;阳极振打人孔出口喇叭灰斗壳体顶梁宽立柱钢支架平台支座1.1出口喇叭组装好的出口喇叭出口法兰人口门内部管撑加强劲过渡板槽形板连接槽钢围带加强角钢双层迷宫型槽形板角钢槽形板宽度250mm前后槽形板间距25mm同层槽形板宽度150mm出口喇叭吊装1.2灰斗灰斗壁板组装大口:10150×4520(4390)小口:310×310mm高:7850mm壁厚5mm阻流板管撑折弯板过渡板连接块内部走道管撑紧急卸灰孔手动振打砧密封卸灰孔1.3支座:固定支座:单向支座:双向支座立柱顶板底座δ25mm单向支座双向支座滑块(聚四氟乙烯)底板δ6/1Cr18Ni9M36×1102、内件:阴极系统阳极系统分布板槽形板振打装置2.1阴极系统包括阴极线、阴极线框架、框架吊杆及支持套管、承压套管、顶部电磁锤振打。阴极框架针刺线¢8销孔阴极线长度为135mm,针刺中心间距75mm。阴极线直径为8mm,针刺露出高度10mm。。阴极防摆杆M16×40螺栓孔限位孔与悬吊梁连接销孔与阴极框架连接销孔阴极砧梁悬吊杆组件阴极框架整体组装阴极框架整体吊装阴极框架整体就位阴极系统安装示意图2.2阳极系统阳极悬挂装置、阳极板和撞击杆等零部件组成阳极悬吊梁连接销子平垫圈16连接螺栓孔M12×45¢4圆钢注意:阳极悬吊梁两端与壳体顶梁螺栓连接的锁紧力,靠烟气进口端为25N.m,出口端为80N.m。W形阳极板δ1.5mm螺栓孔阳极板上端面阳极板下端面螺栓孔15000×510×1.5阳极板连接螺栓M14×35大垫圈螺母M14锥形弹簧垫圈(50CrVA)135N.m阳极板悬吊块连接销孔螺栓孔厚度δ4mm振打杆振打砧调整杆阳极板悬吊板调整杆导向槽钢横向共8块阳极板阳极悬吊梁安装架吊耳顶梁阳极板与阴极框架整体悬挂于顶梁阳极板阴极框架中部承压件阳极系统安装示意图2.3阳极振打我公司阳极采用侧部仿型锤振打。轴系轴承半联轴节轴固定销孔安装振打锤销孔轴衬套2.4阴极振打我公司的阴极振打采用顶部电磁锤振打,此种型式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产品(图形如下)。2.5槽形板系统槽形板系统排列在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端。由除尘器出气烟箱前平行安装的两排槽形板组成。具有改善电场气流分布和控制二次扬尘的功能。2.6气流均布装置导流阻流组合型气流分布板,在保证气流均布的同时,使系统的阻力最小。开孔率:一层40%、二层30%、三层30%3、附属部件:保温结构支承接地走梯平台等电除尘器的电气部分由高压直流电源(包括其控制系统)和低压控制系统组成。高压电源采用GGAj02K型高压硅整流设备。低压电源采用DDPX型低压控制系统。四、静电除尘器的电气系统1.GGAj02K型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全套设备由控制柜、高压硅整流变压器二大部件组成,之间用电缆连接。强高压控制柜及高压硅整流变压器达电5号静电除尘器高压控制柜及控制器高压隔离刀闸(两点式)达电6号静电除尘器高压隔离开关2.电除尘高压供电装置工作原理交流380伏电源由反并联晶闸管交流调压后,送至整流变压器初级线圈,再经升压、整流输出直流负高压。取样系统将电流和电压取样信号送至MVC-196控制器,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信号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形成闭环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主要电路原理图如下:调压装置整流变压器电场3.高压整流微机控制设备具有以下功能:控制功能报警保护功能操作显示功能通信功能4.DDPX型低压控制装置采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200,配套使用TD200人机界面。低压电源控制系统既能由PLC可编程序满足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又能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可实现电磁振打器、侧部电机振打、卸输灰、电加热恒温、测温、料位显示和隔离开关到位显示等功能。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发出以下报警(预告)信号:动力或控制电源消失;整流变故障;单台或整组振打装置故障;单个或整组加热器故障;灰斗灰位高于高灰位或低于低灰位;
本文标题:静电除尘器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3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