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潘功胜:存款保险望上半年落地基金由央行管理2015年03月06日23:30华夏时报微博我有话说(6人参与)收藏本文潘功胜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上半年落地存保基金由央行管理本报记者钱秋君两会报道“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明确推出时间表。两会期间,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今年年内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将成为“板上钉钉”的硬任务。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副行长潘功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会比较快。当记者问及上半年是否能推出,潘功胜点头称“有可能”。同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也向本报记者透露,中国存款保险规定或将在5月1日前后发布。历经22年,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终于有望落地。早在2014年11月2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将覆盖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高偿付额为50万元人民币,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而在大的框架公布之后,市场的关注点投向制度的具体落实:保费费率怎么定?存保基金如何监管?起步阶段费率单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格外强烈,当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几乎每年都会被提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表述,终于由“建立”演变为“推出”,历时7年时间。潘功胜表示,中国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上,一方面充分考虑中国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吸收了国际上,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的一些经济体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在核心要素方面,首先是强制保险,所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加入存款保险制度。”潘功胜坦言。存款风险有制度兜底了,那保费是不是得自己出,恐怕是业内人士以及中小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去年11月20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存款人不需缴纳保费,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缴纳的保费,且覆盖境内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由于保费缴纳关系到经营成本,费率究竟该如何设定是相关金融机构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费率标准由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存款结构情况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的累积水平等因素制定和调整。通俗一点讲,也就是由一个基础费率和一个以金融机构风险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差别费率共同构成。央行[微博]此前也强调,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只是小比例地向金融机构收取保费,费率水平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起步时的水平和现行水平,对金融机构的财务影响很小。对此潘功胜表示:“在开局起步时候实行单一费率,所有存款机构费率相同,但是会很快过渡到差别费率,根据存款保险的风险水平,对不同存款机构执行不同的费率水平。”存保基金由央行管理事实上,在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和费率明确后,由谁负责监管则是另一个亟待明确的焦点。依据此前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将由国务院决定,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和调整存款保险费率标准,报国务院批准;确定各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管理和运用存款保险基金等。一部分人认为,存款保险基金应托管于银监会,因为后者的主要职能就是统一监管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另有一种声音认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一直由央行主动推进,存款保险基金可能会先置于央行的管理之下。对此,在3月4日政协小组讨论间隙潘功胜向《华夏时报》记者独家回应:“存款保险基金设在央行下,由央行管理。”潘功胜此前也表明,存款保险基金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存款保险基金缴费的主体是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在资金的管理和运用上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来合理界定投资范围。事实上,在去年11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在履行职责方面,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被明确赋予的职责包括:制定并发布与其履行职责有关的规则;制定和调整存款保险费率标准,报国务院批准;确定各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归集保费;管理和运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在本条例规定的限额内及时偿付存款人的被保险存款;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职责。如此,央行也正在备战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事实上,关于存款保险的官方表述最早可追溯至二十年前。不过,与现在全部存款性机构参保不同,那时的思路是要研究和筹建“全国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机构”。随后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曾经历三次加速,又经历三次搁置。最近一次提速是,央行在2013年底将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例方案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央行行长周小川于当年7月份发表署名文章称,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为小型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一位曾参与央行存款保险内部论证会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央行2013年、2014年曾召开数次内部论证会,邀请与央行观点一致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至此经过22年的长跑,由央行牵头设计存款保险制度,负责初期运作,后期存款保险公司成立后,其监管权、定位和具体运营等制度框架都有望在上半年落地实施。潘功胜坦言,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等的一项重要前置性改革项目。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也有利于推动和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李克强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03月05日11:05来源:人民网[发表评论][推荐朋友][关闭窗口][打印本稿]李克强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拓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营改增”试点。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分别高4.2和0.7个百分点。同时,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扎实推动重点改革。制定并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和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比上年减少1/3以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得到加强。存款利率和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外汇储备、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能源、交通、环保、通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启动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再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着力改革商事制度,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形成新的创业热潮。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中国与冰岛、瑞士自贸区启动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区完成实质性谈判。铁路、电力、油气、通信等领域对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装备正大步走向世界。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作为,有扶有控,多办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45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进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继续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超额完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网改造稳步进行。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飞上蓝天。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又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97%和14.1%,残疾军人、烈属和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
本文标题:存款保险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1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