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改造
作者简介:牟燕川,女,(1989——),重庆,学生,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城市规划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改造——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牟燕川,张贝蒙(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裕,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变得丰富,人们开始寻找历史的记忆点。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等的落后,历史街区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另一方面,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记忆点,是人们认知城市的媒介。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延续城市的文脉,又要给该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宽窄巷子作为历史街区改造较成功的案例,文章着重阐述了其在进行街巷空间的改造时,所用到的两种方法及其他们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宽窄巷子ReformOfTheStreetSpaceOfthehistoricalCityBlocks——KuanzhailaneinChengduasanexampleMouYanchuan.ZhangBeimeng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people'smateriallifegraduallyaffluent,forthelifeofthemindrequirementstoalsobecomerich,peoplearelookingforhistoricalmemorypoints.Inthiscontext,thehistoryofthecityblocksisfacingenormouschallenges.Ontheonehandbecauseoftheinfrastructureofthebackward,thehistoricalblockexposedmanysocialproblems,cannotsatisfythePeople'sDailyneeds;Ontheotherhand,theyarecityhistoricalmemorypoint,isthemediumofcognitivecitypeople.Thehistoryofthecityofreformoftheblockisadouble-edgedsword,bothmustcontinuecityofthebuildings,andtobringeconomicbenefitstotheregion,and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Kuanzhailaneasahistoricalblockastreetreformsuccessfulcases,Thispaperexpoundsthestreetspaceinthereform,thekindoftwokindsofmethodsandtheirrelationshipbetweenarepresented.Keywords:Historicalblock.reform.Kuanzhailane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并保留有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地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历史街区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等的落后,历史街区暴露出很多的社会问题,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是城市的“一潭死水”;另一方面,它们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见证城市的兴衰发展历程,较真实地反映各个时代城市的市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是人们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的媒介。历史街区的改造即是在保护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开发的一种行为,目的是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的历史空间能够成为现代城市某种功能的容器,如商业、娱乐、休闲等。人们认识一个地区,首先接触的是建筑,当这种认识转化为认知时,留下印象的就是城市的街巷空间。在城市历史街区,建筑和街巷互为图底关系,街巷空间的营造取决于建筑的实体和建筑空间所被赋予的功能。1.宽窄巷子概况叙述1.1宽窄巷子的历史背景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为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包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在秦满城遗址修建少城,城内街巷布置呈鱼骨型,共有八旗官街8条,兵丁胡同33条,其形制与清北京城相似。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清朝时期宽巷子是官兵居住的场所,窄巷子混居着官兵。在后来的历史沿革中,宽巷子发展成为达官贵人居住的“高档社区”,窄巷子则成为平民聚居的大杂院。再后来成为普通百姓杂居的居民群落片区。1.2改造前的宽窄巷子宽窄巷子的改造工作始于2003年。在这之前,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宽窄巷子大多数建筑破败不堪,柱砖风化、木柱腐朽、屋盖漏雨等状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居住功能。同时,宽窄巷子在历史的沉淀中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恶化严重、治安问题突出等,其原有的设施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1.3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宽窄巷子的改造工作于2008年6月竣工。核心区内40%的建筑得到保留,按照原有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内部设施;剩下60%的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做到“整旧如旧”。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其旧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得到置换和丰富,发展成为集“商业”、“文化”、“娱乐”一体的新都市客厅。2.宽窄巷子街巷空间的改造途径成都市宽窄巷子街巷空间的改造途径主要包括物质空间改造和功能重构两个方面。2.1街巷物质空间的改造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的,其界面的属性是空间的重要内容,因此界面的改造是街巷物质空间改造的主要途径。2.1.1.物质空间活动承载面——底界面的改造地面铺装宽窄巷子的街道材料选用长条形的青石板,与黑瓦、木楼、红砖一起见证了街道漫长的岁月。街道铺装的样式也很有考究,中间沿着街道前进的方向铺一道窄而细长的青石板,类似于引马石,两侧为条石板。另外,在每家店铺的入户空间与街道采取不同的铺装样式,用此来限定不同功能的区域,使街区空间愈显丰富。街巷宽度街巷宽度与临街建筑立面高度共同决定着街巷的空间尺度感。宽巷子宽约6—7米,窄巷子和井巷子宽约4米,同时两侧建筑以1—2层为主,高度在4—8米之间,这样形成的街道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不超过2:1。根据美学原理,当街道的空间尺度,主要是宽高比(D/H)等于1时,道路的空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当D/H小于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逐渐产生接近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当D/H=2时,行人在街道的一侧,他的视野可以覆盖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当D/H>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2.1.2外部空间的围合界面——侧界面的改造临街建筑立面高度街道两侧建筑大多为坡屋顶,高度在4—8米之间,与街巷宽度保持着不小于1:2的比例,营造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感。同时不同层数的建筑穿插布置,立面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大多数的商铺地面比街道高10—20cm,少数在20cm以上,用一级或者数级台阶相连,既限定了街巷空间,又成为了街道在立面上的富韵律感的连续性景观。临街店面的宽度临街店面的宽度,即是面对前进方向的街道节奏。根据日本建筑师、规划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如果比街道宽度小的店面宽度反复出现,街道上的活动就会集中起来,从而显得有生气。宽窄巷子的临街店铺宽度多为5米左右,其中夹杂少数10米以上的稍大店铺,不同的店铺之间在立面上加以划分,不仅保持了各家商店的个性,而且消除了人在街道上的枯燥和审美疲劳感,保持街道的活力。建筑入口与街道的关系建筑入口与街道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建筑入口后退街道一定距离,二是在建筑入口单侧或两侧布置景观小品,三是建筑入口与街道旋转一角度。这样处理后所形成的这些细微的放大空间成为商家宣传产品、接待客人的绝佳场所。同时结合景观小品使建筑入口成为不断更替的视觉焦点,不仅起到了吸引顾客的作用,同时丰富了街道空间。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在宽窄巷子中主要用到了两种处理手法:实,即是利用墙体实体进行艺术处理。对于店面宽度较小的店铺,为了突出个性,通常在临街建筑外墙安装精心雕刻的窗框或者布置富有设计韵味的景观小品,以吸引顾客的眼球;虚,即是弱化墙体存在感,利用玻璃或直接镂空墙体向建筑内部设施或庭院借景,同时在视觉上扩充街道的空间感,利用店内本身的设施吸引消费者。在少数面宽较大的建筑或是在一些通道内,为了消除人在街道上的视觉和审美疲劳,通常的做法是在外墙上有秩序地增加构筑物或者将外墙砌成连续的镂空图案。2.2街区功能的重构——商业化的包装历史街区是一个不断进行新城代谢的生命体。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街区的活力,需要向其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宽窄巷子由传统的居民居住区发展成为现代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区,除了改造街巷的物质空间,同时通过功能的置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宽窄巷子业态统计表退后街道一定距离在两侧布置景观小品与街道旋转一角度图片来源:作者拍摄类别数量比例餐饮3535.35%酒吧66.06%咖啡55.05%茶77.07%酒店11.01%零售2929.29%其他①1515.15%注:其他类主要包括私宅、景点、游客中心等。数据来源:作者统计无论从空间形态、其本身历史文化还是地理位置来分析,宽窄巷子不具备建设大中型商业娱乐设施的条件。改造前的宽窄巷子体现并延续着一种纯粹的成都生活方式,这里的盖碗茶、小吃店、老邻居老街坊均体现着成都人的实质。因此在进行功能置换时,讲究因地制宜和延续文脉,宽窄巷子主要发展了以历史背景为依托的成都传统小吃、茶馆、高档古典风格餐厅,以及与现代都市生活相契合的咖啡馆、酒吧和西餐厅。从上述表格来看,宽窄巷子业态以餐饮和酒吧咖啡茶类为主,购物仅仅占到近1/3的比例,较其他商业街偏少,体现着“最成都”的生活方式。2.3.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2.3.1融合融合指的是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些店铺将活动的一部分转移到檐下或者建筑外墙边缘,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的公共性。据统计,类似店铺主要集中在小吃店、咖啡馆和茶馆。主要原因是这些活动具有不定时性和公众性,它的发生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发生在边缘空间的如喝茶、摆龙门阵、玩扑克等丰富的生活化活动对游客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这些摆放出来的桌椅板凳为店铺做了最好的无声的宣传。2.3.2通透通透指的是建筑空间与街巷空间在空间划分上独立,但在视线上融为一体,功能上相互依存。店铺内发生的活动为街道上的行人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同时街道上的行人是店铺的潜在顾客。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宽窄巷子建筑空间与街巷空间关系平面图这些店铺通常需要弱化建筑外墙的存在使之成为联系两种空间的纽带。采取的做法即是前面在建筑外立面装饰中提到的“虚”的处理手法虚,利用玻璃或直接镂空墙体,街巷向建筑内部设施或庭院借景。在宽窄巷子类似店铺主要集中在零售店、酒吧和普通饭店。由于受到街巷宽度、卫生条件、商业性质等的限制,这些店铺无法直接利用建筑外墙边缘空间,但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处理,同样达到吸引顾客、促进消费的目的。2.3.3相对独立相对独立指的是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不仅在空间划分上相互独立,而且在功能和视线上也各自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建筑外立面是街巷空间的物质承载面,内立面是建筑空间的物质承载面,建筑外墙成为了分隔这两种空间的屏障。这种关系主要存在于高档饭店、酒店和私宅中。主要原因是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必然性,它拥有特定的消费人群,活动的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小。这些建筑与街道的互动比较小,若连续布置会减少街道的活力。宽窄巷子内这些建筑呈点状地散落在街巷内,其精致的建筑外立面装饰同时成为街道亮丽的风景。3.结束语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如何把经济增长同原有的文化灵魂完美融合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本文标题: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改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8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