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中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1高中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摘要】12年我省普通高中实施深化课改,课改精神之一是优化育人模式,而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课程群建设是与传统的单门课程建设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06课改以来我校对必修课程体系暨“必修”“选修”“实践”等构成的多元化课程体系的总结。随着省课改的推进,必然要对我校物理学科课程实施顶层设计。本文在物理课程建设中从学科基本情况分析、学科课程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并对物理课程建设从学科课程建设如何彰显学校特色?、学科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科本质?、学科课程建设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方面进行了反思。【关键词】深化课改物理课程建设特色化12年我省普通高中实施深化课改,课改精神之一是优化育人模式,而课程是育人的关键。本次深化课改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调结构,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在学校物理选修课程的实践的过程中,暴露“选修课离开了学科知识本位、选修课脱离了学校学生实际、选修课的开设远离学校育人目标”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物理学科课程建设,构建物理学科课程群,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目标、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群。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颁布和实施,我校基于历史传承、学生和教师现状进行总结提炼,进行了学校顶层设计,传承了艺术特色,同时立足于临安风物与文化特色,着眼于和国际学校的对接,“国际视野开阔、科学人文并重、乡土文化浓厚艺术特色鲜明”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的物理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学校顶层设计进行建设。一、我校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一)学科基本现状分析1.学科性质及定位(1)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严密的理论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体内部结构、物体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物理实验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辩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2)物理学是以思维为核心的科学物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物理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物理学奠定了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为此,我们把物理学科定位为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物理学是提升文化素养的科学物理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的内涵随着物理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高度认识物理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充分利用物理教育所蕴涵的人文因素,体现在物理教育各个方面和教学的全过程中,最后内化为人才培养的精神和人格。物理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践性和发展性。22.学科发展优势和现状(1)学生特点目前学校我校生源情况属于我市中考成绩中等及以下学生,就科学基础而言,优秀生占5%左右,及格以上学生占55%左右,学困生占15%左右,如果考虑计划外生源,学困生比例将上升。(2)教研组特点根据教育局、教研室对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我校面临高考成绩、竞赛成绩、学考成绩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目前的师资情况是杭州市教坛新秀2人,临安市教坛新秀3人,临安市星级教师2人,现有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教师年龄集中在35周岁至40周岁,物理组是一个和谐、大气、务实、发展的团队,被评为学校先进教研组。当前高中物理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仍然陈旧,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有差距,必修课程校本化有大量工作要做,要建立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纲要体系及相应的校本资料。3.前期改革取得的经验与不足(1)前期已有基础和实践探讨我校物理组立足校本,开展学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积累优化,提炼学科特色,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和方法途径,探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但要使学生进入理想大学学习,更要看学生以后的发展。2006年课改以来,物理学科以物理实验、物理思想、物理文化、物理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实施校本资料编制。2012年开始开发了《趣味物理》、《物理小课题研究》等课程,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思想,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构建亲和课堂为主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尊重学生差异,构建特色校本资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坚持“以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亲和课堂,形成了“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增量”作为评价依据。(2)前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化课改之路上,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抓手,也是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前进的动力。①修课程的校本化与分层走班教师准备不足。虽然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浙江省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考考试说明》,对教学内容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删除和补充,随着分层走班实施,编写适应三个层次必修教材、校本资料,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要建立起完整的分层次必修课程的校本化教学纲要体系和相应的由本校教师编写的配套校本作业。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程序,建立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具有较强逻辑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全体教师参与了课程开发,形成了部分精品课程,但精品课程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发的能力急需提高。②教学模式单一、陈旧是制约物理教学改革水平的瓶颈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解题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创造的自然生长力,过度追求分数,忽视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这种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表现主要有: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把知识点讲细讲透、面面俱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课堂教学中将学3生视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很少和学生互动;教学内容、学生作业统一要求,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教学效果过于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过于注重“双基”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极大地束缚一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学生动机,漠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推进力度不大,物理教育的理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③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新课改以来,教师的理念更新力度很大,但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慢,探究问题能力不强,最后制约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物理教师很难有思想有方法和有内涵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弱化。④当前的高中课改与现行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完全匹配。由于当前的高中学校准备不足,现在的高中课改与现行的高考模式没有完全匹配,评价机制没能紧跟课改步伐。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与高考内容的教学存在时间、精力的冲突,两难困境也影响着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我们积极探索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改的正确方向。(二)物理课程建设1.物理课程建设主题物理课程构建的主题:文化为背景、实验为基础、思维为主线、实用为目标。在学校“国际视野开阔、科学人文并重”的办学理念下,物理学科以“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选择、注重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造就亲和型教师”为抓手,使全组教师形成“教育就是要互动中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教学要在研究中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阶梯,评价就是在尊重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加油”为教学理念,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和型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物理并不太难学”,让学生“自主发展并追求成功”。2.物理课程体系设计(1)学考学生课程目标定位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物理学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成为学生选考的科目之一,学考的学习要求为《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中的基础要求。科学精神中的文化含意体现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气质上,科学的方法被应用于研究文化现象、文化探求的领域,借鉴科学的思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受到来自另一个认识领域的智力激励,推动文化认识的新发展。(2)选考学生课程目标定位,立足于三个基点①挖掘实验功能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②强化思想方法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到,每一位科学家对每一种现象的研究,每一条规律的发现和每一种学说的建立,都有各自独特的思想方法。每一种思想方法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物理的学习集中体现在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和自觉运用上,领悟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的过程就是智慧生长的过程。物理思想是物理学的根源。高中物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有转换思想、悖论思想、等效思想、对称思想、建模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比值法、估算法、理想实验、图像法、控制变量法、假设法、微元法等等。在实4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渗透的方法,把思想方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体验、领会进而掌握这些科学方法,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③培养科学素养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展示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历程,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挖掘科学方法,并将方法的普适性结合案例予以说明,在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探究意识,激活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3)课程体系上,形成三个层次物理学习建立在对物理知识技能方法掌握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之上。在物理课程体系上,按三个层次立体分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突出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物理现象,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物理学知识规律,并初步形成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方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即共同基础),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展类课程——面向一定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对基础类课程的拓展延伸,通过分层分类教学,提升物理学习的兴趣,突出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和知识体系,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迁移应用过程以及渗透在课程内容中的方法教育,提升物理知识、方法建构和探究能力,形成物理文化。研究类课程——面向个体需求,适合部分在物理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在进一步扩大学生物理视野的同时,尝试运用物理研究的方法对特定物理问题的理解和探究。(4)课程开发上,立足三个要素物理学习中对物理知识建构、方法内化、探究能力的培育以及科学人文素养的提升,分别对应了学习力理论中有关人的发展包括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三个基本要素。①知识与经验。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与物理应用。②策略与反思。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③意志与进取。具体包括二个方面——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5)课程功能上,凸显学生需求①满足学考、选考学生需求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和科学素养;知识拓展类课程结构多元,尊重学生差异;职业技能类课程专业化,形成职业倾向;兴趣特长类课程个性化,提升自主选择性;社会实践类课程课程化,提升人格素养;研究型课程项目化,增加研究体验。上述课程的实施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促进学生自主。②选修课程开发开设成为必修、限定选修的必要补充我们不能及时调整物理教学深度,不适时地改变物理学习的途径,是不能适应当前课改需要的。要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本校办学理念的行之有效的物理学习力提升课程。使物理选修课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发展的需要。将选修课程体系与学生多元化需求结合,及时吸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4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