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大新镇李王小学王锋内容提要:本文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等几方面来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其目的是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更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会给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学陶、师陶,我们就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使之发芽、开花、结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此本人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2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现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感受。1、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如在教学《雨》一文时,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细细观察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情景。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还有的说:“它的长尾巴到哪里去了?”是呀!学生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难怪他们对小蝌蚪变成青蛙产生那么多疑问。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3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们的劲头很足,一下课就围着鱼缸转,我们边观察边讨论,还时常给它们换水、喂食。时间在孩子们焦急的盼望中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2、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所4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同样《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体验”一词用得是最多的,这足以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我们目前使用的虽然还是老教材,但我尽可能地用新课程理念来实施教学,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我最喜欢的一种游戏》这次习作前,我先让学生准备好游戏的材料或工具,然后让学生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仔细观察和用心体会。通过玩一玩、做一做,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再将活动过程写下来,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通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知识壁垒”。因此,我注意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教材作为写话的素材,从其它学科中去悉心开采,寻找适合学生的写话素材,让写话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我发现常识教材中的好多小实验与我们的语文教材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教学过程中,我先指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玩一玩,再引导学生议一议、说一说,课后再把这些过程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懂得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又激发了乐于说话、写话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与写作水平。例如,学生在进行制作小水轮的实验时,将水顺着叶片倒下去,小水轮果然转动的那一刻,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耶,我们成功了!”这种体验成功的高兴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及时用相机拍下了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53、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内容距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的认识就不会正确、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再现生活原形,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教学《西门豹》一文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表演。通过西门豹跟巫婆和官绅智斗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西门豹的足智多谋,同时也获得情感的陶冶。又如教学《去年的树》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6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课件,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仿佛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比赛,并深深的为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情谊所感动。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从而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嘉兴市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2、江苏教育出版社《陶行知的故事》
本文标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29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