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书笔记——关于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则是指学生将自己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意义与知识的价值,使他们不仅认识到要学什么,而且也要认识到为什么学习、学到什么程度、学了有什么用等。那么怎样做到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可以从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个方面来着手。在莫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中,关于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与技术这一小节有一点我颇有想法,即“通过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来培养激发学习动机”。书中提到了“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所谓问题情景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简言之,问题情景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景,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观察的学习活动中,存在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而绝大部分高中生属于力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不能及、或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的情景,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应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应(太易)或完全不适应(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景,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景。在生物教学中,要想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能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可以列举出大量实例提出问题:“为什么糖拌西红柿会渗出许多的汁水?放久的白菜和放在盐水中的萝卜为什么会萎蔫,而放在清水中的白菜、萝卜则会硬挺”上述几个问题贴近学生生活,从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的过程,于是学生会产生求知欲。2.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所描述的情境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它恰当地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联想。例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教学中,对于新课的引入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恐龙归来的小段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利用已灭绝的恐龙的DNA,真的可以使恐龙复活吗?”让学生讨论。这样导入新课,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这节课赢得了一个好的开始。3.利用错误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原有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以这些错误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错误的观点进行错误的推论,最终得出自相矛盾的结果,从而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内容时,可设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可见大量的植物能改善环境气候那么我们在房间里摆上大量的植物盆景能否达到改善室内环境的目的呢?”学生大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而事实证明,绿色植物在晚上或弱光条件下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吸收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技术,还有一点是我平时比较不重视的,即——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书中指出“学生对学习的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帮助、情绪等,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其后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在各种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将成功归因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能效,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归因;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因此,积极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课程总目标的生物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在生物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是积极归因的前提学习目标是指学习预期达到的客观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但如仅有某种学习需要而无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需要就只是一种潜在的需要状态,还不能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现实动机。如果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起来,在一定的阶段把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成学生学习的需要,就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激发学习动机。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学生一般不会对其缺乏学习需要。将一定的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需要结合,正是教师需努力的环节。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课程的长远目标。但长远目标很抽象,教师还必须依据教学内容设立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并引导学生不断完成具体目标而逐渐达成长远目标。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每一次课外活动,都可能包含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三个维度是统一的整体,但在不同内容、不同学习环节中,侧重点是不同的。如“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目标需三个维度并举,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则主要强调目标的前两个维度。具体的学习目标必须合理,即绝大部分同学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成,这样有助于把学习目标转化成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目标的达成将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后继学习。而不当的学习目标会导致学生自满或自卑,进而导致学生消极归因。2.引导学生多做努力归因,改变习得性无能感习得性无能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能强调动机中的认知成份,特别强调在失败情境下个体的主观意识在动机中的作用。有习得性无能感的学生面对失败和困难,常常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怀疑自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对学习厌倦,甚至反感逃避学习。习得性无能感严重抑制课程学习动机,必须改变。在生物课程中,学生不时会遇到成绩总比别人低实验不成功课外活动表现不出彩等状况,如果这些失败的信息通过归因的中介影响自我概念的确定,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生物课程习得性无能感,进而对课程学习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消极的自我期待和较低的抱负水平。为免如此,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把失败的稳定—不可控因素转变为不稳定—可控性因素,尽量使学生把败因归结到不够努力方法不当上来,激励其形成高自我概念,提高成功期望。一些学生认为生物课程学习的关键在于死记硬背,注重考前强记,而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缺乏精确的理解,对生物学知识的运用缺乏必要的训练,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习得性无能感。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指导其调整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防止习得性无能感产生。对习得性无能感的同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有意识地不断给予成功的反馈,使其感觉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大小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以及学习态度认真与否等均属于学习的反馈信息。3.努力教学,避免自身成为学生课程失败的消极归因因素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主要依赖两类因素:社会因素和智力因素。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影响人们对一个人的喜好程度,智力因素影响人们对一个人的尊重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能力职业态度人格魅力的综合表现。学生通过教学认识教师的能力和智力,也据此判断对教师的尊重程度,进而影响自身的学业成败归因。若教师水平高,亲和力强,学生通常会从自身寻找失败原因,如努力不够;若教师水平不高,作风专制,与学生交流少,学生就会将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感到无奈并丧失学习积极性。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实在地完成生物实验教学任务,学生平时很少实验,或不能高质量完成实验,有些学校甚至停留在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状态,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结果无法主动掌握,更谈不上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这些决定了学生对实验题目缺乏应变能力,实验题成为许多学生生物课成绩的瓶颈。此时,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实验教学,就会帮助学生打破瓶颈,进而受到学生的敬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突出生物课程的基础性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展示魅力。惟其如此,才能推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归因。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普通公民终身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除了以上说的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还包括设置合适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帮助学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75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