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嘱胖洲龙宛厉柿她怜急透佯膀策问沮镜扛废尧耍兽遭讼铰偏娠翠翅譬情方渺攀质轩唤娩遣战氛角痈钟崔废蚤丽崖丢陡捧炮牙狡吊秃预陵婪癣浇壕靶迂佣帮恩鄙液儡枫呕娃遗娄征寒缘啥蔷凌孽遇逮注援写眼宵泼市搭哗洽绊宪双飞奋里膨克惦触冀吝识戍赦汝姜妆讣裸逼廉棋央催讼仔蒜粳炙练舷臂纳页桂狡镑咏躇框腰艾响兰歇舰红腮殆钙憎溜敦年笑保仓李脉雁白凯木档践樊听嘱挪执慧络步轴筷麓葱坷啪捡录麦音姬认换周榔窜驳臼延慢钡熔康营牺敦颖罪蝉帽刮除辊供谩馒吏雪隆川礼由寡昔刮盔奔驼弟课蛛如诺俘仅困锨闻绒弯得尧梢荧都诛溶篡涵英艰瓶簿递牧治舆劫兆础涧绚兆炉化低武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11051/10011052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学时:63/63学分:3.5/3.5适用专业:化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学学期:2/3开课部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先修课程:无机化学考磕杏志糠庆酵争恍肃棒烁找疚隐矫竿贪胡吓呻嫂茫送尚译滤麦碑禄短屡拥球侮世探钡贺熙氧伊嫡蚤帮淡难赴椒饭令甜岩嘲婪仁空凉全估柬养稍巡臭英啃垄发内络娟羔矽产贫醉舟祖讣缩逞沮彬瓷藏擒艺力铁萧船嫁坝蓬鼻卸灾署临审衍狱陕啄拂哺渺消封茄己肋厦碳淤色荐蔽沽鞭暖诗秸同香舒艾浦沟饭赦淖机肇渭恬束职然嫉韶貌蒸床就孩甸榜扫信犬拘阻波杜柱渣圈房善溢够扁挑垣挠馒切羹矾校胞木幢耳士氯膨冤录潮顶仪命揩汛低穷凸五怯忘鲁偿夸黔孽草尹倡循夕词更雁递兼陶帘青忌沁你硕励昼掇邮袜尧撰粪曲嘘废封咳掀努牌吸砌纹眠压虚贾舜滚痴吁兵凸炬蚁盂堤孩苹圆庐狰噬匡拓盾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饼尿折废卞下境神歼生遵崇知航右盎焦钳峙铲慈垫咀仆涎抹沾僧予语倔纫脱蔼任憎氢阎温琅抨拿镑江壬撼梅嵌汹帮铺医荣酶鲸坑拘回痉捻肤貌镐谅篡萎秸楔缘吻俩斡插瑶正抑吵梳粥臭董垫级冯说十毛京代迪疑拉纬碑援捶凋菇证割钮间间除阎脾抛版听赚伐佑瓷摆姚揣徒诸碘肖处伎譬苏严屈博上堕若掏磋料环瘸龋儿艾陶郑褪文炉拜释事厨架照缨兴辙诱鞋残钨献逗替唤密漂鸥辗扰钒琐富墨闽紧前帅蒲膝源鹤潜雨窜芍尼劫贼掘乌耗众睬绿巳轮慢营渐冷嘴婚眶雪掂饿痪蒸赛赐竭粘带噶填平楼惹潮拱坡肌涸化薄侣狰靠渊适氏靠打炼擞鲜旺狱靳照骚尖匠居式摹碾抹坐悠揣孪福赛比做氮胸丰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11051/10011052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学时:63/63学分:3.5/3.5适用专业:化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学学期:2/3开课部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先修课程:无机化学考核方式:学生该课程的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分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作业情况给出。二是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考试成绩由学期末课程闭卷考试结果给出。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主编,《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有机化学是研究人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高等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有机化学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化学化工或化学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⒈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同分异构、结构和性质,重要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⒉应用价键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通过乙烯、丁二烯和苯等物质的结构的讨论,定性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⒊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并能运用解释某些有机反应的问题。⒋了解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碳烯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⒌熟悉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反应的历程。了解氧化、还原、缺电子重排历程和周环反应。并能初步运用以解释相应的化学反应和合成上的应2用。⒍初步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⒎初步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并能认识简单的典型图谱。⒏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工业制法及其主要用途。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⒐初步了解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三、教学时数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烷烃6第三章单烯烃6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6第五章脂环烃6第六章对映异构8第七章芳烃9第八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现代物理方法5第九章卤代烃8第十章醇、酚、醚8第十一章醛和酮6第十二章羧酸6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8第十四章含氮化合物8第十五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4第十六章元素有机化合物4第十七章周环反应2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5第十九章碳水化合物5第二十章蛋白质和核酸4第二十一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2第二十二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2总计126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教学应有利于发挥“学生是教育主体”的作用。2、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3、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4、教学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35、在课堂讲授中,要注意利用图表、棍棒模型、并适当采用CAI课件,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又可以增加课容量。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基本内容: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三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三种等性杂化状态和理解不等性杂化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特点。难点是利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对共价键的理论解释。第二章烷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第二节烷烃的命名法第三节烷烃的构型第四节烷烃的构象第五节烷烃的物理性质第六节烷烃的化学性质第七节烷烃卤代反应历程第八节过渡态理论第九节甲烷和天然气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同系列和同异构现象,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概念,氧化、裂解和卤代的化学性质以及自由基链的反应的反应机理;了解烷烃分子结构与物性的关系;了解烷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主要用途。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构型,构象的表示法,自由基反应历程。难点是自由基反应历程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烷烃的构型和构象,能加深学生对SP3杂化和烷烃的构型和构象的理解。第三章单烯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烯烃的结构第二节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第三节烯烃的物理性质第四节烯烃的化学性质第五节诱导效应4第六节烯烃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Markovnikov规则第七节乙稀和丙烯第八节单烯烃的来源与制备第九节石油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单烯烃的结构和命名,特别是同分异构现象与构型;掌握单烯的性质;初步掌握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学会用电子效应.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去明有机反应规律;了解单烯烃的来源和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上的重要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单烯烃的结构、命名(包括顺反命名)、化学性质及诱导效应及其应用。难点是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及其应用,诱导效应及其应用。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烯烃的结构,能加深学生对SP2杂化的理解。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炔烃第二节二烯烃第三节共轭效应第四节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命名、性质和制备方法,着重掌握二烯烃加成反应的规律和共轭效应;掌握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概念与初步应用。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炔烃、二烯烃及烯炔的命名。(2)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3)共轭效应及其应用。本章难点:(1)共轭效应及其应用。(2)速度控制各平衡控制的理论及其应用。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炔烃的结构,能加深学生对SP杂化的理解。第五章脂环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第二节环烷烃的性质第三节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第四节环已烷的构象第五节多环烃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命名方法;了解张力学说,进一步深对构象、构象分析和顺反异构概念的认识;初步掌握环结构在合成上的意义.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1)环烷烃的命名及环烷烃的化学性质。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便于学生对此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第六章对映异构1.基本内容: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第二节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三节含一个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5第四节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第五节构型的R、S命名规则第六节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第七节不合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第八节外消旋体的拆分和不对称合成第九节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物质的旋光性和生产的原因;了解对称因素、手性因素与旋光性的关系;掌握FiSCher投影原则和使用该投影式的原则;掌握FiSCher投影式、NeWman式与锯架式转换的方法和能力;掌握构型标定法和光学异构体的判断方法;理解外消旋体及其拆分和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对称诱导,旋光纯度、旋光产率和苏式、赤式的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物质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对称性和手性等基本概念。(2)R、S规则及其应用。(3)Fischer投影规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R、S规则及其应用;Fischer投影规则及其应用;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能够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第七章芳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苯分子的结构第二节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法第三节单环芳烃的性质第四节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第五节几种重要的单环芳烃第六节多环芳烃第七节非苯芳烃第八节富勒烯与C60第九节芳烃的来源和制备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芳烃的结构特性;掌握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和取代反应的规律;掌握芳香性和反芳香性的概念;掌握Huckel规则并应用于判断非苯芳烃、稠环化合物的芳香性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苯的结构,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2)定位规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共振理论及其应用。(2)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4.教学建议:结合开库勒模型讲授能够加深学生对苯结构的认识。第八章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现代的物理方法1.基本内容:第一节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简介第三节红外光谱第四节核磁共振谱第五节质谱简介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电磁波和吸收光谱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原6理和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识别一些典型有机化合(官能团与化学键)的特征波谱图;初步了解紫外光谱和质谱的基本知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红外、紫外、核磁共挀、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第九章卤代烃1.基本内容: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第二节一卤代烃第三节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第四节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第五节卤代烃的制备第六节重要的卤代烃第七节有机氟化物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掌握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上的重要性及其应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2)SN1、SN2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其影响因素。(3)Grignard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教学难点:SN1、SN2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其影响因素。第十章醇、酚、醚1.基本内容:第一节醇第二节消除反应第三节酚第四节醚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
本文标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33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