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浅论秦汉简中的刑事法律制度比较
浅论秦汉简中的刑事法律制度比较浅论秦汉简中的刑事法律制度比较原发法律史学术网随着古代简赎的出土,法制史学界对秦汉时期法律的研究重点已从对传世的文化典籍转到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这些出土文物将秦汉时期法律的真实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为我们研究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提供了真实充分的证据。依据《汉书•刑法志》的记载:相国肖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晋书•刑法志》中也有“汉承秦制,萧何定律”的说法。说明秦汉的法律制度应有诸多相似之处,而汉律对秦律有多少继承与发展,只能从原始资料入手,进行比较。下面我试着从《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入手,分析一下秦、汉时期有关刑事制度的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关法律的简文有《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与《封诊式》。其中与刑事制度有关的主要集中在《法律答问》中。《法律答问》简共二百一十支,一百八十七条。除刑律外,还包括一些少数民族、诸侯犯罪的规定,还包括了二十五条专有名词的解释。而在《法律杂抄》中也有一条捕盗律的规定。秦简中虽然没有具体将各条律文归于律名之中,但依《晋书•刑法志》: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商君受之以相秦。则秦各律文是可以归纳至各律名之中的。且参照《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其中已详细的划分了各律名。《二年律令》据考为吕后二年时(公元前186年)当时施行的法律,包含27种律及一种令。其中规定刑事制度的主要有贼律、盗律、具律、告律、捕律、亡律、收律、杂律。由于《二年律令》所载的律文相对而言更规范,所以下面我以《二年律令》为基础,对汉律和秦律加以比较。一、秦汉简贼律比较《二年律令》中贼律共42条,主要规定了谋反、投降、失火、伪造印信、投毒、杀人、斗殴、亡印等内容。秦简中可归为贼律的条文有33条。《二年律令》贼律中首先规定了对于谋反、投降的处以要斩;其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的严厉刑罚。对此,秦简中没有类似规定,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秦律对此没有规定,只是由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作者喜的身份决定的。喜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他抄录的法律条文是为了他使用方便,因此,对于这类刑事立法他没有抄录。《二年律令》贼律的第三条规定纵火罪:贼燔城,…弃市。燔寺舍,民室屋卢舍,积聚,黥为城旦舂。其失火延燔之,罚金四两,责所燔。秦简对此的规定有两条,其一为:舍公官,遗火燔其舍,虽有公器,勿责。其二为:遗火延燔里门,当赀一盾;其邑邦门,赀一甲。两相比较,汉律对于故意纵火的给予死刑或最严厉的徒刑的处罚,而对于失火,则处以罚金并赔偿损失。而秦律的规定比较细,第一条列出了在官家馆舍住宿失火烧坏公家财物时不令赔偿的规定。而对于失火烧毁城门的,则处以罚金的处罚,这与汉律的规定是一致的。《二年律令》贼律的第四条规定的是渡船发生意外而淹死人、马牛、粟米时对船人、吏的处罚。秦简对此没有规定。《二年律令》贼律的第五条至第十二条都为对诈伪书信的规定。其中规定:(1)伪写皇帝信玺、行玺、要斩以匀。(2)伪写撤侯印,弃市;小官印,完为城旦舂。(3)矫制,害者,弃市;不害,罚金四两。(4)为伪书者,黥为城旦舂。(5)诸上书及有言也而谩,完为城旦舂。其误不审,罚金四两。(6)诸诈增减券书,…皆坐赃为盗。其以避论,…以所避罪罪之。所避毋罪名,罪名不盈四两,…皆罚金四两。(7)毁封,以它完封印印之,耐为隶臣妾。(8)□□而误多少其实,及误脱字,罚金一两。误,其事可行者,勿论。秦简对于伪造印信的规定有三条:(1)矫丞令,可也?为有秩伪写其印为大啬夫。(2)盗封啬夫可论?廷行事以伪写印。(3)发伪书,弗知,赀二甲。两相比较,汉律对此规定是极其详细的。从总体上看,汉对于伪造印信的处罚的严厉的。首先,汉律对于伪写印的种类作了分别处罚,对于伪写皇帝、侯这种触犯统治者威严的犯罪,给予要斩、弃市的处罚。其次,对于伪造一般官吏的印信,也会处以城旦舂这种最严厉的徒刑。即使没有造成现实的危害,也会处以罚金四两的处罚。如果,没有伪造文书而只是用它封封之,也要处以隶臣妾的处罚,即丧失了自由民的身份,其后果是严重的。而秦简的规定较少,还不能清楚的知道对于伪写印的处罚怎样。但从秦简中第(3)条拆开伪造的文书未发觉也要处以赀二甲的处罚来看,秦律对此的处罚也应很严厉。《二年律令》贼律的第13条至15条规定的是对持有毒药及用毒害人的处罚规定,对此秦简中没有规定。《二年律令》贼律的第16条至38条规定的是有关杀人、斗殴的规定。是贼律的主要内容。秦简中相关的规定有26条。对于一般性质的杀人,汉律作如下规定: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即将杀人分为故意或过失,故意杀人者死,过失杀人则不处以死刑。这种一般性的规定,秦简中没有记载。但秦简中规定:(1)擅杀子,黥为城旦舂。(2)士五甲无子,其弟子以为后,与同居,而擅杀之,当弃市。(3)擅杀、刑、髡其后子,谳之。(4)人奴擅杀子,城旦黥之,畀主。虽然秦简都是对杀子所作的规定,但从中可知秦对于杀人也处以弃市的处罚。而对于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或奴杀子,只处以黥为城旦舂的处罚,并不处以死刑。对于谋划杀人的人,类似今天的教唆犯,汉律对其处罚的规定有:(1)谋贼杀、伤人,未杀,黥为城旦舂。(2)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3)谋贼杀、伤人,与贼同法。对于教唆犯,如果人已经被杀,即处以弃市的处罚,若未杀,也黥为城旦舂。秦简对此规定有;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可论?当磔。秦对于教唆未成年人杀人的,要处以车裂的极刑。秦简中有两条规定不援助被害人的处罚规定:有贼杀伤人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贼入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这种要求旁人及四邻有援助义务的法律在汉律中并没有看到。有关斗殴的处罚,汉律有一个一般性的规定:斗而以刃及金铁锐、锤、椎伤人,皆完为城旦舂。其非用此物而眇人,折枳、齿、指、…耐。其毋伤也,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死以下,罚金二两;其有…罚金四两。汉律的这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定,对于斗殴使用利器伤人的,处以完为城旦舂的处罚;没用利器的,只处以耐的处罚,即只是剃光犯人的胡须作象征性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汉律对于没有伤人,但下级殴打上级的,要处以罚金四两的处罚,而同级相殴的,只处以罚金二两,如果同级相殴造成伤害的,才处以罚金四两的处罚。这种注重等级而处以不同处罚的规定,汉律中还有很多。如:(1)鬼薪白粲殴庶人以上的,黥以为城旦舂。(2)奴婢殴庶人以上,黥,畀主。(3)以县官事殴若詈吏,耐。所殴詈有秩以上,及吏以县官事殴詈五大夫以上,皆黥为城旦舂。汉律规定只要有这种以下犯上的举动,不论是否动用利器,也不论是否造成伤害,对于低一层次的人都处以黥为城旦舂的处罚,对于奴婢,还要黥脸颊。明显体现法律的不平等性的条文有:父母殴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殴笞辜死,令赎死。即对于父母殴笞子及奴婢致死时,律文只规定了赎死的处罚。秦简对斗殴作一般规定的为:(1)斗决人耳,耐。(2)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可也?当完城旦。(3)或斗,啮断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论可也?议皆当耐。(4)士五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可论?当完为城旦。从一般规定来看,汉律与秦律还是一致的。即动用利器的,要处以城旦的处罚,未动用利器的,处以耐的处罚。但秦律中第二条对于拔其须眉也要处以城旦的处罚,对此,日本学者堀毅在《秦汉法制史论考》中解释为,由于古代中国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损害了,则是大不孝,因此,与人斗殴时拔掉眉毛属于重罪,要处以城旦的刑罚。对于父母子女之间,及夫妻之间斗殴的规定,是汉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关夫妻之间相斗的律文有:妻悍而夫殴治之,…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而为隶妾。明显的夫与妻之间的不平等。而秦简则规定为:妻悍,夫殴治之,决其耳,……问夫何论?当耐。则在秦时,法律还比较注意夫妻之间的平等性。《二年律令》中规定父母子女之间有杀、伤、斗殴的规定有:(1)子牧杀父母、殴詈太父母……皆弃市。(2)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主母、后母,皆弃市。(3)殴兄、姐及亲父母之同产,耐为隶臣妾。其奊诟詈之,赎黥。(4)殴父偏妻父母、男子同产之妻、泰父母之同产,及夫父母同产,若殴妻之父母,皆赎耐。其奊诟詈之,罚金四两。秦简则规定:“殴大父母,黥为城旦舂。”从汉律规定看,对于子杀、殴打直系长辈,如父母、泰父母时要处以死刑的处罚。而对于非直系长辈,如第(4)项的规定,则只处以赎耐,或罚金的处罚。秦时,殴打祖父母处以徒刑并附带肉刑,而到了汉时,统治者对于这种不孝的处罚更严厉了。但同时,汉律对于老人告子不孝的法律程序还很严谨,《二年律令》中规定: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必三环之。而秦简《法律答问》中则规定“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在秦时老人控告不孝时,无需经过三次原宥的手续。而汉时则必须经过三次反复控告才被受理。《二年律令》贼律第39条至第41条是关于亡书的规定:(1)亡印,罚金四两。(2)亡书、符券…罚金二两。(3)盗书、弃书官印以上,耐。秦简中则规定“亡久书、符券、公玺、衡羸,已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汉律对待丢失印章、书信等处以罚金的处罚,秦简只规定了丢失官印即使以后自己找到丢失的东西,也不能免除所论的罪。通过以上对贼律的比较,可以看出汉律较之秦律更详尽一些,并且更注重了保护身份地位高的人,进一步维护男性权威。对于不孝等与儒家宗旨相悖的行为则处以更严厉的刑罚。二、秦汉简盗律比较《二年律令》中盗律共18条,主要规定了有关盗窃、行贿、群盗、抢劫、拐卖人口、绑架等刑事制度。秦简《法律答问》中可以归入盗律的共27条,。《二年律令》中盗律的第一条是一项普通规定:盗赃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六百六十到二百二十钱,完为城旦舂。不盈二百二十到百一十钱,耐为隶臣妾。不盈百一十钱到二十二钱,罚金四两。不盈二十二钱到一钱罚金一两。对此,秦律中也有规定:盗过六百六十钱,黥劓以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二十钱,黥为城旦;不盈二百二十以下到一钱,迁之。两相比较,汉律将赃值更加细化了,刑罚相对于秦律来说肉刑要轻一些,并且对于盗窃犯不处以迁的处罚。秦律在同一条规定了对群盗的处罚: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又黥以为城旦舂。依秦律,对于群盗处罚很严厉,赃一钱以上就处以残酷的斩左止的肉刑,并黥为城旦舂。汉简在盗律第7条至第9条规定了对于群盗的处罚:(1)五人以上相与攻盗,为群盗。(2)知人为群盗而通饮食,与同罪,弗知,黥以为城旦舂。(3)群盗及亡从群盗,殴折人枳,肤体,……恐吓人以求钱财,盗杀伤人,盗发冢,略卖人若已略未卖,矫相以为吏,自以为吏以盗,皆磔。从此三条规定可知,秦汉律都规定五人以上为群。汉律虽没有直接对群盗的处罚规定,但从第(2)条规定可知,对于不知道是群盗的而通饮食的都要处有黥以为城旦舂的处罚,那么对于群盗,刑罚肯定更加严酷。汉律中第(3)条的规定与我国现行刑法的有关盗窃因转化为抢劫的规定很相似,由盗而转为强盗,其中还包括了绑架、拐卖人口的犯罪。而汉时,盗墓是等同于强盗的,对于以上犯罪,都会处以磔的死刑。《二年律令》盗律第2、3条规定的是谋盗,即同谋盗或者指使他人盗。汉律规定:谋遣人盗,若教人可盗所,人即以其言□□及知人盗与分,皆与盗同法。谋偕盗而各有取也,并值其赃以论之。汉律的原则是指使他人盗窃,知道他人盗窃而与盗贼分赃,都认为是盗窃。如果同谋,则要将两人的赃物加起来计算赃值。秦律对此规定有:(1)甲谋遣乙盗,一日,乙且往盗,未到,得,皆赎黥。(2)甲盗,赃直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可论?同论。(3)甲盗不盈一钱,行乙室,乙弗知,问乙可论也?毋论。其见知之而弗捕,当赀一盾。(4)甲乙雅不相知,甲往盗丙,才至,乙亦往盗丙,与甲言
本文标题:浅论秦汉简中的刑事法律制度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0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