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人文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急剧增长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迅速发展(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某些资源匮乏日趋明显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2、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资源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问题:(1)按性质分:(2)按地理空间分:全球环境、区域环境、局部环境问题。(3)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4)按生产类型分:工业环境、农业环境、生活环境问题。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对策荒漠化自然:干旱、多大风天气、为沙质土壤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撒哈拉沙漠以南①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②沙漠化可能淹没农田、村舍、道路、桥梁①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②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③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西北、华北(春季)、东北、美国中西部①降低大气能见度;②危害健康、影响交通、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受影响盐碱化自然:旱涝频繁变化、低洼的地势人为: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华北、西北、澳大利亚中部①土地肥力降低、作物低产②影响生态环境引淡淋盐、井灌井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坡度较陡,人为:滥垦、滥伐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①使山区成为荒漠,(东南丘陵红色荒漠、云贵高原的石漠化)②高原表面沟壑纵横,(如黄土高原)③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如长江中下游水土流失)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退耕还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水体富营养化含N、P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城镇、工矿区及其周围地区①影响生态平衡,②水中缺氧,鱼类死亡①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排放、②生态环境建设③减少工农、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④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关停并转,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赤潮自然:温度高,海湾,流速慢;人为:含N、P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如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CO2温室效应①毁林,②矿物燃料燃烧全球①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影响农业结构①植树造林;②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酸雨pH小于5.6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三角①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③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①对煤进行无硫处理;②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③提高能源利用率臭氧减少大量使用制冷剂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危害人体健康,易患皮肤癌;危及生态环境禁止或减少氟氯烃排放;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谷地、盆地和大城市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健康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判断: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例1、(2011全国新课标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例2、(2011广东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图2),结合所学回答1-2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B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C例3、(2011山东卷)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A2.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I、IIB.III、IVC.I、IIID.II、IVD丁例4、(2011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CB例5、(2011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C(2011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考查全球变暖现象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A【解析】考查全球变暖影响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1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