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把栏杆拍遍梁衡•教学目标:•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2、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二、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2、难点。•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三篇散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是词人做建康通判时所作。登高远眺,观山河破碎而英雄无用武之地,词人满腔悲愤难以抑制,不禁捶胸顿足,大声疾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下片连用三个典故与词人激切之情感交融,造成深宏博大的意境,纵横排闼的气势。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擒拿张安国。•宋高宗任命其为江阴签判,开始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时才23岁。•淳熙八年(1181)冬,42岁时,受弹劾被免职,归居上饶,闲居20年。•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他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解题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看不惯丑恶世相的刘孟节,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第一部分:(1)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独特地位。第二部分:(2-16)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第三部分(17)多种因素成就一个爱国词人辛弃疾。结构划分: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抓住作者评析时的关键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关键句:“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其实是一位“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一位大词人。1、“武人”辛弃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武人”?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他的武人性格的?作为“武人”的辛弃疾是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为了光复大业”,他决心“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文章选取了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两件充满传奇色彩的典型事件来突出他的“武人”性格。写法小结:选用典型事件(细节)表现人物性格2、“政人”辛弃疾思考:作为“政人”的辛弃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特殊的遭遇?“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辛弃疾被任用的20多年期间竟然有37次的频繁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工作”,简直是个工作狂。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人物链接--辛弃疾南归后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也由此踏了上抗争与遭贬的不归之路,这时他二十三岁。此时南宋朝廷中妥协投降势力日趋得势,可谓防抗金将士如防贼,忠君报国却为投降派所不容。郁闷至极的辛弃疾凭一腔热血与投降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复上书,陈述自己的抗敌救国大策。只可惜南宋皇帝小儿受奸臣蛊惑早已放弃抗金大计,偏安一隅,所上之书均未被采纳。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智颇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一个文韬武略的政治家就这样终身落魄,抑郁而终。3、词人辛弃疾思考: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对此作了怎样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明确:①“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②作为“武人”,他不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作为“政人”,他虽满怀经略,却招谤被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只能“把栏杆拍遍”,把满腔悲愤之情倾泻于笔端。成为“词人”。•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正因为他特殊的经历,辛弃疾的词有什么特点?(提示:把握关键句——找出文本中的话回答)文本研读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辛弃疾的词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对文中引用的古诗,结合诗人的作品、写作时的境遇及作者的评论,尝试为每首词拟一个标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菩萨蛮典故:汉代杨孚《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其鸣呼飞,‘但南不北’。”词人用它来嘲讽南宋小朝廷不想恢复北方。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登郁孤台而写下这首词。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永遇乐•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这首词是送同族兄弟茂嘉出去做官时借辛姓所发的感慨和议论:我们辛家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且总是与辛酸、辛苦之命运结缘!总说是“戏赋”,但联系稼轩一生的遭际,可说是一语中的,语意双关。在祝辞中表现自己观点:要想谋取高官显爵,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逢人陪笑地过日子。全篇如话家常,然谈笑间抒发己见,可谓绵里藏针,倾向鲜明。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上片主要写景,借惜春、留春、怨春衬托自己内心的幽怨;下片则引用故典写美人迟暮,由怨春转而怨人、怨世,含蓄委婉地表达对投降派的愤恨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惧,细读此词,让人感觉到词人那一层婉约含蓄的外衣之内,有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风云人物处风云时代,欲有所为能有所为而终无所为;满腔的忠愤不能直白,只能自我压抑,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盟友纵在身旁,孤寂之心依旧,无人能释分毫。可见,词人所举之杯,哪里能为永结盟好作贺,只能浇胸中块垒罢了。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变温婉,成悲凉”。对文中引用的古诗,结合诗人的作品、写作时的境遇及作者的评论,尝试为每首词拟一个标题。示例:《破阵子》——气势磅礴的报国之作《水龙吟》——忧国孤客的悲愤之作《菩萨蛮》——心忧山河的心郁之作《永遇乐》——自嘲姓氏的辛酸之作《摸鱼儿》——借史抨政的忧愤之作《水调歌头》——咀嚼闲愁的寂寞之作《丑奴儿》——深含政治的婉约之作质疑探究联系文本,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说,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为什么本文着重评价了辛弃疾这一历史人物,题目不用“辛弃疾传”或“好一个辛弃疾”……而题目也用“把栏杆拍遍”?题目说明“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此典故出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书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把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辛弃疾有一份抗金复国、报效祖国的热血,但南宋朝廷却不对他不理不睬,词人惟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无限的郁闷与悲愤!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栏杆拍遍”正是一位忧心如焚的伟大的政治家坎坷一生的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
本文标题:把栏杆拍遍(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5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