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小学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小学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目前,在中国有将近3亿多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有这么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说对于儿童的教育是多么是重要,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在接受光明日报访问时曾说过:“幼儿教育,其实是在构建国家财富。当然,这并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理念。为什么说学前教育是构筑国家财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早期教育投入对于社会具有极高的回报价值,特别在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方面,起到社会发展问题早期预防的效果。另一方面,早期教育能够为国家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而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学前教育放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全社会引起热烈的讨论。我是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此我的感受非常的强烈,我认为抓住基础是最重要的,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儿童的劳动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什么是劳动,培养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那什么是劳动呢?首先我们来看字面意思,在词典中劳动是这么解释的:“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它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我们所说的主要指体力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就是创造,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而劳动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劳动教育也就是培养儿童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的能力。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最好的诠释“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所以说儿童的劳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小学生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孩子来说,其意义不仅在于获得一定的实践技能、技巧,也不仅在于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能给孩子们一个广阔无垠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激发孩子的道德、智力、审美情感的培养。如果缺失这样一片天地,那么对孩子们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完整的。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谈不上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家长应该让孩子适当补补“劳动课”,通过劳动实践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培养,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自主、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在孩子们的心灵扎根!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参与劳动的渴望。而且,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希望通过劳动来体现自我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琐碎的家务劳动,还是一些在成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工作,教给孩子去做,孩子都会从中体味到快乐和幸福。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有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所以小学生劳动教育不可缺失。小学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及问题那么我国目前的劳动教育现状是怎样的呢?就此我访问了几个家庭。A妈妈:问:“请问,您家孩子在上学之后在校劳动情况如何?”答:“在我们家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他值日都是我们去帮他值的,我们感觉他太小了,怎么能干的了呢?他们好多同学都是家长去帮着干的,现在他现在上二年级了,我就不怎么去了,主要是老师不让去了,所以我们就不怎么去了。”问:“那他在家是否帮忙干活呢?”答:“当然不让他干了,用不着他。”问:“那您对培养孩子是劳动意识有什么看法呢?”答:“我觉的这劳动意识不用特意培养,想劳动的时候就自然会劳动了。”B爸爸:问:“请问,您家孩子在上学之后在校劳动情况如何?”答:“在校也无非是值值日,除此之外也没什么活动。”问:“那您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有什么看法吗?”答:“我觉得呀,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创造财富,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有这种意识。”C爸爸:问:“请问,您家孩子在上学之后在校劳动情况如何?”答:“上学之后他在学校值日是正常值的,但在家就不这样了,没上学之前他在家总帮我们干活,可上学之后就不干了,他就是总是干自己的事情了,我和他的母亲就总是指使他去干点活什么的,就是让他了解一些生活必要地常识吧!家务干得好了,以后自己长大了自己的内务就会收拾得很好,那样独立性也就自然而然了。”问:“那您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有什么看法吗?”答:“我认为是应该的,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很有必要,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大帮助。只要孩子具备劳动能力,就尽量以鼓励的态度让他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不会给他过多的庇护,要让孩子明白其中的不易。”D妈妈:问:“请问,您家孩子在上学之后在校劳动情况如何?”答:“在学校她值日时应该的,在家的话我就不会让她干任何活了,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有现在那个小孩不学好几样特长啊,哪还有时间让她干活呀。”问:“那您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有什么看法吗?”答:“培养劳动意识吧,是应该的,但现在吧,应该打好她的基础,劳动以后再说吧。通过以上几组访问,我们不难发现,(1)家长一“勤”孩子就“懒”家长在孩子劳动意识淡薄中,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第一,让孩子劳动越帮越忙,觉得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干省心,无意间挫伤了孩子对劳动的兴趣。第二,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第三,鄙视普通劳动者。导致在孩子的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不体面的下等事情。躲避劳动、轻视劳动成为必然。第四,“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了。”不少条件好的家长认为过去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今生活好了,当然得让孩子多享几天福。第五,用劳动惩罚孩子。有些家长把做家务活当作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势,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2)天天忙学习,少把劳动搞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一些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文化课轻劳动课,“天天忙迎考,很少把劳动搞”。课程表上即使有劳动课也只是为应付检查,还经常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有的学校干脆就不设劳动课。还有的老师把劳动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学生稍有过错就罚去扫地、擦黑板、做值日生,致使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假期中额外增加的课外作业需要学生花时间来完成,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不参加劳动的理由。“在学校我很少有机会上劳动课,总是被主课老师挤占了,即使上劳动课,老师也是让我们随便玩玩。”很多学生都表示,其实他们是很渴望上劳动课的,盼望着老师把劳动课还给他们。小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来逐渐改变同学对劳动的认识。例如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知识问答,让同学们在有趣的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劳动的光荣。让孩子从小就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劳动不但能给他带来许多乐趣,还陶冶了他的性情,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让孩子们从现在就开始学习劳动技能吧!因为不管科学有多发达,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劳动永远都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没有劳动就不会有幸福和快乐;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培养劳动兴趣小学的孩子大多还需要父母的接送,为了固定时间,我可以安排一大组的同学负责一个星期的清洁扫除,一直坚持学校清洁岗位制,学校每天下午固定10分钟清扫,学生一人一岗,从室内到室外,每个地方都落实到学生个人,天天保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做到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我以展示劳动照片的方式激励孩子们的劳动热情,班级墙壁的劳动小天使栏目里“劳动明星”闪耀。从生活中抓住机会进行德育渗透,让孩子们去体会要如何保护劳动成果。让孩子们不仅仅要爱劳动,还要珍惜劳动成果。经常通过劳动评比,树立榜样等形式,让孩子们喜欢劳动,所以出现争先恐后参与劳动的场面,遇上临时劳动,每次没有被选上的孩子都很失落,因为没有给他机会,看到这些场面,我感到很欣慰,我看到了他们的兴趣在慢慢地产生。二、落实劳动实践劳动是德育的载体,要让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其实不通过劳动实践是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我计划通过劳动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端正学生对参加必要劳动的态度,提高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会自理的本领,每天中午的午餐管理,并是一个很好的培养阵地,午餐后并趁机进行劳动教育:午餐后饭渣的处理,倒饭渣的姿势,餐盘的摆放,送筷子回家,桌子的清洁,地面的打扫,公区的清扫……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并提出希望,争取在第二天的午餐时有很大的进步。对打扫做了现场的训练,孩子们个个觉得新颖而有趣,都表示明天会重新展示。一个中午的时间没有白白浪费,第二天的表现很棒。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估计会对那个中午记忆犹新。以至到现在,他们依然能有序地进行午餐,并完成好自己午餐后应该完成的劳动任务,每一个动作都让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看来,某些时候,必须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同过实践积累经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开展劳动竞赛和活动经常召开以劳动教育、劳动竞赛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每周的“劳动主题”主题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我班分别以“劳动小天使”、“摆桌椅我最棒”、“我是小主人”、“劳动之星”等为主题开展了主题班队活动,并进行了评选,并且通过劳动技能的竞赛,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从而增加学生对劳动的兴趣,转变学生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还使学生的劳动技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学校可以开展背诵劳动儿歌的活动,如:摆桌椅、起床穿衣、整理小书包等劳动儿歌。要求人人会背,并落实,通过背诵儿歌,对相关劳动步骤巩固熟悉。四、收获劳动的成功感获得一周“劳动之星”,获得学期“劳动小天使”等称号时,孩子们都会非常的自豪和骄傲,其他孩子也很羡慕。学生在劳动中不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还体会到父母平日的不易,更加尊敬父母,增进两代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更让父母惊喜的是学生学习习惯也随之而改善。在学校环境管理中,学校每天的环境卫生的打扫、管理都由学生自己承担。让学生找到小主人的感觉,整洁干净的教室就出自他们的亲手劳动。干净明亮的房间室他们自己亲自收拾出来的.通过劳动,学生们理解了现在舒适的生活是靠父母艰苦创业得来的,因而特别珍惜劳动成果,学生用自己双手的劳动改变了学校、家庭的面貌,也不再出现午餐后浪费粮食的现象。平时的成就感引领着孩子们,逐步养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保洁也不是老大难问题了,本学期得到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鼓励其他孩子继续努力,也争取下次获得同样的荣誉,于是在小组内,班级内形成了你追我赶都劳动的势头,争当劳动小明星。好的劳动风气促使着劳动习惯的蔓延。我似乎看到这种隐形的动力在指引着孩子们。五、家校协作,培养劳动习小学的学生清洁区少,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劳动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学生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而且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只要目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能按时到校,搞好学习,像劳动等其它事情家长可以代劳。这些意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劳动观念的淡薄与能力的低下,这让我很担忧。在家长这个环节对劳动教育的放松,使学生在行为习惯上产生了许多不良倾向,如缠着父母花钱随意消费,没有节约意识、意志品质薄弱、不愿吃苦,习惯了现成的东西,甚至产生了厌恶情绪等等,而对为他们付出劳动的父母并不理解、尊重。面对这些现象,我采取讲故事、树立榜样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进行劳动技能的指导。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并在家长会上和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同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承担诸如整理、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打扫、整理自己的居室,洗涤碗筷
本文标题:小学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1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