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原理-资料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了解就好、名词解释)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想法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社会和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中观的:指个体精神上的升华。2、分析教育哲3、4、学的代表谢弗勒,将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描述性定义(是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5、教育起源①生存本能说:利托尔诺、沛西.能;认为生存竞争是教育的基础,生物冲动是教育的主流;教育起源于动物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②心里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最早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③劳动起源说: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认为教育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不断总结人类经验来教育。④神话起源说6、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的原因①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教育是种复杂的社会活动;②人类是有高效的语言符号系统,借此符号化系统,能将经验类化,而动物没有,且思维不够发达,活动只能停留在“个体”层次上;③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绝不会止于成熟,仍会持续不断接受教育。④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4、【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具有可控性;具有专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5、“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上的一种教育观。【终身教育】:代表人保罗朗格朗,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生活为基础。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瞬间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中各个阶段的紧密而又有机的内在联系。6、学校产生的条件①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②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③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7、原始社会教育特点①教育无等效性、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简单、单一;④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和模仿。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②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等效性、阶级性;③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④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是灌输死记,同时也注意在实践中学;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⑥出现了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9、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重要)①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程度加强,培养政治需要人才和生产劳动者;②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现代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使教育向纵深发展。③内容日益科学化;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系统;⑥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⑦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⑧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⑨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10、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重要)①教育终身化:教育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具体的标志;②教育社会化:不仅是“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的设想,同时也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普遍变化、直接化,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交叉呈现;③教育生产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为密切、教育本身生产化;④教育民主化:教育普及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内部民主化,如师生关系的民主化;⑤教育国际化:国际比较研究加强、教育合作化密切化、国际间援助加强;⑥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功能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⑦教育多样化:教育研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性。11、现代教育有哪些不足?(重要)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对教育的关注度不够,不够重视;②教育立法欠缺,过多的行政权力对学校干预;③道德教育疏忽,德育队伍有待加强建设;④学校师资应有所提高,但仍不容乐观;⑤学校之间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盲目攀比,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1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关系。(重要)①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场所。②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场所,所接受的教育。③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④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虽然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忽视。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也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法替代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13、【教育者】教育基本要素之一,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质、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14、【受教育者】教育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15、【教育中介】教育基本要素之一,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教育的物质中介是指教育中的器物;意识形体中介有多种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格、乡土人情等、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组织形式。16、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都处于主体地位,教与学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无“教”则无“学”,反之亦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两级,互为前提,一级是依赖于另一级存在。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中,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发挥对教育中介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有目的培养社会人的活动。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A、理论建设批判和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立足现象,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定的实践基础。B、实践运用教育学要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的实施原则和方法,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3、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发展过程)(相对重要)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卢梭:《爱弥儿》首次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的专题的教育的研究领域;康德:第一次在大学开设《教育学》佩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领域里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了师范教育的先河;洛克:白板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狄尔泰主要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②教育过程的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社会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主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⑤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保罗·弗莱雷、阿普尔、福斯特、金蒂斯、鲍尔斯主要观点:①教育没有促进社会的公平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③大众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认为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④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启蒙”,通过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的周围的教育环境敏感起来,以实现意识“解放”从而积极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⑤教育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应采取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6、元教育学代表人:德国学者布雷岑卡元教育学是一种关于各种教育理论的认识论的理论,也属于教育学的二次开发和认知,是用于分析和检验教育理论的逻辑,元教育学的任务就是发现检验的标准和规范,并精确地界定和证实它们。7、教育学研究在当代发展的趋势①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各种教育学的分支日益发展,教育学内部各子学科也相继出现,同时寻求教育学和各分支学科的统一,是在高层次的综合。②理论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最初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出现走向融合的趋势。③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要提高教育学科学化程度,必须利用现代知识体系的多科学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在研究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8、教育学的研究方法A、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类比、归纳和演绎方法、比较和分类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B、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査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C、新的教育学研究方法(重要,基本上每年必考,不是在333就是在749)【质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方法】运用和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行为研究法】即行动和研究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行动,在研究中改进行动,使研究不断深入提高。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设计改进教育的方案和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又依据教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重新设计或进一步充实、修正和完善行动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并为展开新的目标而开展行动,改变行动,以形成一个研究和行为相互反馈,不断循环的交流。【实践筛选方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第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结成一体,在收集和分析大量零星的原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符合一定程序的行动和思辨,提炼出有效的经验交流,辨明某些教育措施,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结果,从而使原型的经验变为受原始操作背景制约少,体现一般教育规律,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比较纯粹的经验;合理组合多种纯粹经验,使之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结构的、能整体作用于整体教育活动的有序状态。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体的过程。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2、【最近发展区】(苏联维果茨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现有的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一种是特殊的发展水平,即将来要达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或问隔,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在成熟的过程中进行的东西。强调教育应建立在“最近发展区”,要不断将“最近发
本文标题: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原理-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90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