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态度
1第四章社会态度态度社会适应经验学习对象信念价值观态度改变偏见需要认知情感行为2第一节态度的概述第二节态度的理论第三节态度的测量方法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五节偏见一、劝说宣传法(一)传播者的特性(二)信息的传播(三)被劝说者的因素(四)情境的因素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一)紧张减缓理论的研究1、海德的三角平衡理论(P-O-X模型)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社会态度3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二、态度的构成要素三、态度、价值和信念4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一)定义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在内在的。5(二)态度的特性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通过人际交往习得的。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介于观念世界与经验世界之间。一方面反映了个人所持有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又包含了很大的经验成份。3.态度的动力性态度对心理与行为都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6二、态度的构成要素C.T.Hoveland和M.J.Rosenberg的态度三要素定义(1960)态度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由三要素组成:1认知(Cognition)因素:2情感(Affection)因素:3意向(Behavior)因素:也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7三个要素的关系:认知情感意向独立程度高占主导地位,比认知更能影响行为8第二节态度的理论一、强化论观点二、认知论观点三、功能主义理论四、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9一、强化论观点(一)古典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联系(条件反射)(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同化与内化(操作条件反射)(三)学习理论的研究服从、模仿(参照群体)10二、认知理论(一)紧张减缓理论的研究1、海德的三角平衡理论(P-O-X模型)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二)归因理论的研究(三)社会判断理论11(一)紧张减缓理论的研究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假设)是: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平衡而协调的系统,如果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组,产生改变这种状态的趋势,以便恢复协调。这种理论模型称”认知统合倾向”.1、海德:三角平衡理论(P-O-X模型)2、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121、海德的三角平衡理论(P-O-X模型)平衡理论涉及一个认知对象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OXP认知的主体态度的另一个人态度的某个对象+表示喜欢_表示不喜欢这种关系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从而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3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A.有关系且喜欢(平衡)B.有关系且不喜欢(不平衡)C.无关系且喜欢(不平衡)D.无关系且不喜欢(平衡)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OXP认知的主体态度的另一个人态度的某个对象14②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关系: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负OXP+表示喜欢_表示不喜欢15例如:海德认为,P-O-X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1、说服O不要踢足球2、改变对O的亲密关系3、说服自己改变对足球的态度16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理论假设:A)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B)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压力;C)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17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A)不相关:一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不相干。B)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C)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例如:认知无关(吸烟危及健康,今天上课)认知协调(吸烟危及健康,我不吸烟)认知不协调(吸烟危及健康,我吸烟)18不协调的原因逻辑上的不相容认知成份与文化模式不协调某个认知成份与某一更广泛的概念系统不协调与过去经验不协调失调的后果:作为心理上不舒适感的失调的存在可导致个体去减少失调、达到协调;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进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19减少失调的方法:(1)改变认知:使之与其它认知保持一致。(2)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3)增加新的认知: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使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重点20(二)归因理论的研究贝姆提倡以归因理论来说明社会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并将其称为自觉理论(SelfPerceptionTheory).人们一般都能表述出自己为什么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态度,对态度的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原因也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的.(三)社会判断理论人们在对它物进行判断时,如果已经持有某种判断的参照标准,或是拥有帮助判断的参照物,那么在实际判断时,将把被判断的事物与这种参照标准或参照物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如果被判断的事物与这种参照标准或参照物相差较大的话,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上的要相差更大;如果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比较相似的话,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更加相似的.21三、功能主义理论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一)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态度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行为主义强化论(二)自我防御的功能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精神分析理论(三)认识的功能态度能帮个体认识周围环境—认知理论(四)价值表达的功能通过态度实现自我表现的需要重点22四、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一)服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二)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三)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重点23第三节态度的测评一、量表法(一)等距量表(二)总加量表法(三)语义分化量表二、问卷法三、投射法四、行为观察法五、生理反应法24第四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环境因素的影响1.社会环境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3.同伴的影响4.团体的影响(二)个体的学习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3.模仿与观察学习25(一)环境因素的影响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使个体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一种持久的影响–影响是时刻存在的,且伴随个体一生.一种多元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262.家庭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方式273.同伴的影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个体通过比较自己和同伴,以同伴的态度来调节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284.团体的影响团体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团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29(二)个体的学习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巴甫洛夫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斯金纳3.模仿与观察学习---班杜拉30二、态度的改变(一)劝说宣传法1.传播者的特性2.信息的传播3.被劝说者的因素4.情境的因素(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31(一)劝说宣传法1.传播者的特性(1)专家身份(2)社会身份(3)吸引性(4)相似性(5)可信赖性2.信息的传播(1)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2)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3)信息传播的渠道32一、劝说宣传法3.被劝说者的因素(1)原有态度(2)人格特点(3)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4.情境的因素(1)信息繁多的情境(2)令人分心的情境(3)信息重复的情境33(二)角色扮演法以角色理论为依据,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三)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的规范和准则对成员形成约束力,来改变成员的态度.(四)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34第五节偏见--一种常见的否定性态度一、偏见的定义和特点二、造成偏见的原因三、偏见产生的结果四、偏见的消除35一、偏见的定义和特点偏见的定义: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歧视:研究偏见就不能不提到歧视,这是一对在社会生活中常被人相提并论或互换使用的概念。偏见如上所说,是一种否定性态度,而歧视则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人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行为。重点36偏见的特点•(1)不符合事实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人们常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的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特征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2)过分类化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因此,一个有偏见的人,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3)先入为主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具有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就贸然下判断的倾向。•(4)不易改变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以,偏见常有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的特征。37二、造成偏见的原因一、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二、社会化的影响三、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重点38三、偏见产生的结果(一)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看法会导致积极的效果,消极的看法也会导致消极的效果。重点(二)性别主义•是一种与种族主义极为相似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不同的地方只是它的基础是性别而不是种族。(三)疏离(种族主义)种族主义是在世界各地均能见到的一种复杂现象,美国民权委员会曾把种族主义定义为:“任何根据一个人的肤色而将其看作是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构。”种族偏见态度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反感、认知上的抱有成见、意向上的疏远排斥。39四、偏见的消除(一)消除刻板印象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二)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三)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目标可以使敌对的群体走向合作。(四)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重点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社会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