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 1-研究报告-评价体系构建--完
基于能力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研究报告课题组2017年10月一、前言随着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从学术理论性向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力型人才重要任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因此构建一个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迫在眉睫。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过多的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动作,使学生深陷于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框架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体育教育的功效性、知识技能的考核,忽视了以人为发展中心的教育导向、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手段过于陈旧,形式一成不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社会中体育教师保有量过剩,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不少学生不得已将就业方向转向与体育相关的其他行业。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量化和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评价,是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传统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核评价以评价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技能为主,辅以一定比例的体育理论和平时表现。所评定出来的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部分身体素质,而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这偏离了当今学校体育的培养方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课题组在设计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考核评价体系时遵循以能力本位为基础的,突出个性化、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评价标准要考虑被评价总体的状态和水平,以评促教、以评促建,重在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能力的人才的目的。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能力本位教育是近年来被国内外职业教育所推崇的教育理论及模式,他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中所包含的专项能力安排教学进程,使培养目标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强调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国外研究经验国外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机多远整合的评价标准,注重能力推测的合理和有效性,要求尽可能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口头与书面问答和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注重评价的能力要素采用最合理的、有关的评价方法;注重每一次评价与测试覆盖相关多种能力要素,同时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登记证书相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所实施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GBET)体系中,注重一般能力与具体职业情境的结合,注重胜任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多方面的能力,在对能力的评价上就强调多元整合的评价,要求标准简洁明了和包容性与灵活性并存。为了确保课程学习质量,模块课程一般都采用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只有笼统的综合目标管理的方式。最终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模块)的目标来实现的,而各阶段(模块)目标则通过达到各单元目标来实现。根据能力标准以过程考核代替传统的一次性考核。最终成绩的取得,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要求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目标进行考核和管理,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后,都能及时得到考核评估,并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的评估和信息反馈,使教育培训系统的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有力的保证。(二)国内的经验高校课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就应以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进行,而如以学科本位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只测试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对能力的考核,就将使高职课程导入歧途,改变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性质,失去能力本位的课程特色。因此,高校课程评价的首要问题是采用符合高校教育性质与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目前,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李望国《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阐述了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以及培养模式和措施。陈庆合《论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形成》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高效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对所学知识、技能、态度等类化变迁,并得到特殊的发展与整合,才能形成初步的职业能力。李艳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从能力着手,探究了健美操专业教师的能力培养途径和标准。李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可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理论》中就田径专业特点,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理论基础,构建其自身的评价体系。另外刘传金、李贺舟、隋传中、郭斌、肖波、肖伟等分别从排球、篮球、田径、体操的专修和普修课程的学习评价进行了研究。综观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分别涉及到了能力的界定、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研究及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中某一个项目的评价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这些研究结果同时也为本研究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标准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传统的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与能力本位的技能教学在知识培养,能力运用、评价指标等都存在的巨大的差别。传统的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规定性强,课程的结构联系性和适用性不强。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中心。学习的内容、大纲、教材及教学的进度都是“一刀切”的,在学习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书本知识的培养,脱离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在培养学生运用健美操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技术动作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并且过多地强化考试成绩,难以保证学生掌握和应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将知识点的扩展应用。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师由知识的复制者、传播者向建构者、促进者;由课堂的控制者、独自者向引导者、对话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十分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进度因人而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构建模块的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四、能力本位与传统的考核评价对比分析传统考核评价,重技术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整体轻个体;重教学轻实践。考核评价的目的过多强调教育的功效性,忽视了以人为发展中心的教育导向,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考核,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因素的发展,评价标准比较单一,难以全面体现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简单,手段陈旧,过于强调学习结果,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估。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具有四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能力化的评价目标,即为对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估目标;第二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指评价主体可以为教师、行业专家、社会部门还可以由学生群体的自评和互评;第三是全程化得评价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进行不同该时段,不同时长,不同类别的评价;第四,是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真实项目法、角色扮演法、合作任务法、课题研究法、特长展示法和多功能的评价方法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五、基于能力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理论基础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反应被评价对象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它包括评价理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等级。能力本位的基本特征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展开教学评价活动,借助实践能力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养体系中,注重一般能力与具体职业情景的结合,注重胜任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多方面的能力,在对能力的评价上就强调多元整合的评价,要求标准简洁明了和包容性与灵活性并存。根据项群训练理论,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进行分类,可议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开设的技能类课程分为技能主导项表现难美性项群(如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等);体能主导类项群(如田径、速滑、游泳等);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如隔网对抗性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和同场对抗类的篮球、足球等)。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分别按照项群的划分进行合理的制定,突出不同项目的特点。六、基于能力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能力本位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阶段性任务和学生具体的实践体验与评价,结合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技术动作、实践能力和平时表现的特点,设计出以能力模块为单元评价标准。学生围绕项目标准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即熟悉了已有的专业技术动作,又具备了初步实践的验证性。能力本位评价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三个原则。第一,为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尽可能的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练习、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参考原有学习证据等);第二,针对当前评价的能力单元,采用与之最适合的、最相关的评价方法;第三,每一次评价或测试同时覆盖相关的多种能力单元,而不是针对个别能力单元分别鼓励的进行评价与测试。因此,多元整合评价的取向相对于注重任务技能的评价更突出整体性、灵活性,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七、基于能力本位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和方法(一)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对20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考核评价方法、标准的分析,结合对各高校相关专业专家及教师的访问,本课题组对技能课程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了总体框架结构,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等五部分组成,不同项群项目所占分值比例有所区别侧重体现其专业特点及应用实践。如图1所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如体操、武术等运动技术分值可设35%,实践能力可设25%;技战能主导类项群项目如篮球、排球等运动技术分值可设30%,实践能力可设30%;体能主导类项群如田径等运动技术分值可设25%,实践能力可设为35%。图1技能课程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二)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指标内容、指标结构、评价标准、指标权重赋值及评价等级的认定组成。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在经过大量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以能力发展为模块的整合归纳,根据技能类课程的项群分类初步建立评价体系框架。具体研究步骤清晰明了,首先,了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确定评定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确定评价等级数量。最后通过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技能类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实践能力、平时成绩)和17个二级项目指标组成。下表1以技能主导项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健美操项目进行试验评估,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实践能力考核的模块评价指标。能力本位教学评价体系在不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实施教学中心专业,有效发挥学生运动技能,如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动作组合的掌握等;创编技能,如健美操带操的实践能力和健美操锻炼效果的评定与及评价能力;社会适应技能,如合作精神,指导组织开展团体活动的能力。表1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结构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德育能力自身品德规范能力为人师表、爱生敬业对他人品德教育能力审美能力、对学生品德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健美操教学行为目标的能力;选用健美操教材教法及教案的编写的能力;音乐的选配、剪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安排教学步骤能力、讲解示范能力、口令手势的合理运用能力、带操、领操能力以及音乐的分解与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能力训练能力训练设计能力科学选材能力、制定训练计划能力训练评价能力对运动员训期效果评判和赛期成绩预估能力训练实施能力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内容、方法、场地的能力;预防
本文标题:1-研究报告-评价体系构建--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0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