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八组25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参考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参考3伯牙绝弦人教版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
(教学反思参考3)伯牙绝弦古文教学,读通是基础。教学中,我注重了古文朗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指出难读的句子,然后学生教,师引导读,师示范读,比读,情境创设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抓住“读”这个突破口,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试着背诵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古文学习,读懂是关键。教学中,注重了文言文理解方法的指导,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我放给学生合作学习题卡,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和理解力下,从关键字入手理解全文,对题卡的使用贯穿课堂,没有流于形式,学生既能动笔,又有在理解上的共鸣。在讲读的过程中适时的理解方法渗透,收到实效,同时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意境,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场景?能照样子说上几个动人的场景吗?”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延伸阅读方面的内容,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讲求师生合作的同时,是否也该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学生互动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当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尽管我给学生范读了,学生也尽量模仿了,但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需要延长、停顿一下,这样才有音乐美。学生还是未能更好地体会这种美,表现这种音乐美。第二、在教学中,我觉得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设计也不够细致到位。第三、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提前布置学生准备,所以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加进了延伸阅读方面的内容,由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时应给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短歌的时间,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授课结束之际,我不得不忍痛割舍。没有让学生由文本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本节课的一个遗憾。
本文标题:第八组25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参考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参考3伯牙绝弦人教版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9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