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赞美2高一语文课件
赞美穆旦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2年参加抗日军队,在缅甸作战,历经艰险。1949年8月赴美留学,1953年回国,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诗集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此外有《欧根奥涅金》、《唐璜》等大量译诗。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穆旦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到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后来又毅然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和烽火连天、祖国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了对民族生存状态的痛苦回忆,引起他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便是他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热情礼赞。理解和赏析一、第一节诗人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示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清的密密的村庄河流和草原(美丽)鸡鸣和狗吠(动听)……辽阔美丽野草的茫茫呼啸这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东流的水忧郁的森林荒凉压抑佝偻的人民干枯的眼睛屈辱坚强复杂的思想感情:热爱怨恨痛苦期望二、23节“农夫”形象的分析: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的铁蹄下,他毕竟站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意味着他们除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作者要“拥抱每一个人”。三、体会第四节中诗人两种交叉的感情和复杂的思想感受“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的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乌鸦的声音”应和。这一切使诗人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诗人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活和战斗下去。诗的结尾领会《赞美》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的意味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苫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己经起来作结,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一则更加突出了以农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豪迈心声。1、不断变换的叙述视角《赞美》不断变换的叙述视角使情感富于变化我作为祖国的代言人痛苦而自豪,他这样的农夫为国为民族献身的壮烈令人钦佩。2、广大的包容性小诗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惜笔墨,铺排开去。3、民族生存的讴歌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何楼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天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大群的代表,接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赞美2高一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6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