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摘要:探索国家出路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一条线索,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一生都献身于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多层次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改革派等不同阶级在经济、制度和思想等方面分别做出了探索,本文将对不同阶层在经济、制度和思想方面采取的不同方法进行辩证分析,探寻其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关键词:制度探索;思想探索;经济探索中国近代史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从不同方面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尽管绝大多数探索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其探索精神及历史意义,经验教训,确实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究,发掘其背后的价值。这些经济、制度及思想上的探索对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制度上的探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遭受本国残酷的封建压迫以外,更是遭受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在这里我们就要首先探讨制度的问题。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才能开辟新路。而对于制度的改革,不同的阶级做出了不同的努力,这其中有非武力的即对政策的改良改变,也有武力的即通过革命斗争更换政权。(1)资产阶级非武力——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百曰维新.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但结果以失败告终。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但是由于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2)资产阶级武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力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他们的不懈斗争下,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但好景不长,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革命成果落到旧军阀手中,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落空了[2-3].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用暴力手段推翻了原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权的道路是可行的,而其提出的三民主义也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农民阶级武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现有情况,所以也不可能成功。总结,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以来,不同的阶级都在制度上对国家进行过探索,但是武力与非武力又有了很大差别,阶级与阶级间也大不相同,首先,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夺取的特权,封建主义势力也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所以,以改良政策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社会制度的,而革命的道路虽然艰苦困难,但我们也看到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等各方面建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就如今而言,好的社会制度就应是把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一切本着为人民谋福祉的角度出发,在好的制度下,在进行经济、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建设。降低我国社会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思想上的探索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运动革命还是起义战争,思想都占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是鲜活的,不仅是因为肉体的存在,更是因为他拥有自己的思想。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需要正确的思想武装;一次浩浩荡荡的运动,需要用好的思想引导;就连政策制度的推行,其背后体现的也是当权者执政者的在这时期的思想。思想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却是强大的,一个人要想彻底的被改变,就要首先改变他的思想,一个人要想被唤醒,就要先唤醒他的思想,我想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国家危难之时,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的原因,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正因为思想如此之厉害,所以不同的阶级也都在思想上或多或少的对国家出路进行过探索。(1)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但最终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权力的毁坏、力气分散等招致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人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4]。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详细理论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消费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行新式学堂,开端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抗作用。(2)资产阶级激进派——辛亥革命失败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新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打倒孔家店”,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但是,新文化运动也有它的局限性:1.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孔子的同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这显然是不客观不全面的。2.他们认为离开对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造,仅仅依靠在思想领域的斗争就可以改造过敏性,这显然是不科学的。3.没有同群众运动结合起来。4.没有提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由于其在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因而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总结,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我们都能看到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不在将自己封闭起来,而知道向外国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文化等,的确,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作保证,才能为后来的变革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但是我这里也强调了,是正确的思想,要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就像洋务运动,虽然提出了“中体西用”,但当时掌权者的思想还是保皇的思想,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而新文化运动,虽然提出了民主科学,但是其完全学习西方,并没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没有结合考虑当时中国的国情,有些东西是并不适用于当时中国发展的。而如今,我们坚持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纵观历史,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国家危亡之际各阶层各阶级的人们都在为了拯救国家而做出着努力,无论成功与否,这一腔爱国之情都值得后人学习尊敬。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并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努力发展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认证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参考文献[1]沙健孙、龚书铎、马敏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18-19页[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北京日报,2011年[3]《军队党的生活》.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2011年,第10期[4]徐泰来.试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湘潭大学社会科学报,1984(4):117-120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1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