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提升卷11期中模拟试题C解析版
期中模拟试题C一、选择题(单选择,每小题3分,共45分)1、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答案B解析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盐酸可以溶解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B正确;K的焰色试验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其他元素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错误;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试验来区分,D错误。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Mg+2HCl===MgCl2+H2↑B.2NO+O2===2NO2C.CuO+H2=====△Cu+H2OD.CaCl2+Na2CO3===CaCO3↓+2NaCl答案D解析选项A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0价;选项B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到-2价;选项C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到0价;选项D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无变化。3、(2019·福清市华侨中学期中)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答案B解析对于气体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其体积的大小主要由分子数的多少来决定,故A错误,B正确;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体积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分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气体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L·mol-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4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新制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含有硫酸氢钠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有Cl2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存在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D.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答案A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强酸)和次氯酸(弱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氯气分子(新制氯水为浅黄绿色)、次氯酸分子(使石蕊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氢离子、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次氯酸根离子等粒子。5、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正确的是()A.1molOH-的质量为17g·mol-1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g答案D解析A项中质量的单位为“g”;B项单位应为“g·mol-1”;C项没有指出以“g·mol-1”为单位,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2-4+Ba2+===BaSO4↓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答案D解析选项A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选项B中H+与OH-参加反应生成水;选项C中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A.Ba2+、NO-3、H+、SO2-4B.K+、Cl-、CO2-3、Na+C.H+、NO-3、Na+、CO2-3D.NH+4、SO2-4、K+、OH-答案B解析选项A中的Ba2+与SO2-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者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中的H+与CO2-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二者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中的NH+4与OH-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碱一水合氨,二者不能大量共存。8.(2019·云南省华宁二中月考)下列有关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B.用加热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一定没有K+D.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答案D解析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得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A项错误;因为2NaHCO3=====△Na2CO3+H2O+CO2↑,所以不能用加热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B项错误;K+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所以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无法知道是否有K+,C项错误。9、.(2019·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期末)如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先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先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D.b先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答案C解析NH3的溶解度较大,为防止倒吸,b管通CO2,a管通NH3,要在食盐水中先通NH3然后再通CO2,否则CO2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得到的产品也很少;尾气主要是CO2和NH3,其中NH3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吸收,而NH3是碱性气体,所以在c装置中要装酸性物质,据此可知A、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10、钛(Ti)被称为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以下是由TiO2制Ti的主要反应:①TiO2+2Cl2+2C=====高温TiCl4+2CO②TiCl4+2Mg=====高温2MgCl2+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①中TiO2被氧化D.反应②中金属镁被氧化答案D解析①TiO2+2Cl2+2C=====高温TiCl4+2CO和②TiCl4+2Mg=====高温2MgCl2+Ti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中钛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TiO2不可能被氧化。②中M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项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答案B解析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所以A错;等物质的量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错;标准状况下,等质量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错;求原子数之比,先计算物质的量,再乘以分子所含的原子数,1g甲烷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g16g·mol-1×5,1g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g32g·mol-1×2,比值为5∶1,故B正确。12、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备无水氯化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B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稀盐酸B.装置C、D中分别盛有浓硫酸、饱和食盐水C.装置E和装置F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D.装置F的作用是检验有无氯气逸出答案C解析干燥装置应在除杂装置后,装置C、D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装置F中挥发出的水蒸气易逆行进入装置E,需在装置E、F之间增加干燥装置;装置F是尾气吸收装置。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0.1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1L该溶液,可将0.1molCaCl2溶于1L水中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1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mol·L-1答案D解析A项,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错误;B项,Cl-的浓度是0.2mol·L-1,Ca2+的浓度是0.1mol·L-1,错误;C项,溶液具有均一性,所得溶液的浓度仍为0.1mol·L-1,错误。14、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①Cr2O2-7+14H++6Cl-===2Cr3++3Cl2↑+7H2O②2Fe2++Br2===2Fe3++2Br-③2Fe3++SO2+2H2O===2Fe2++SO2-4+4H+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氧化性:Cr2O2-7Cl2Fe3+B.氧化性:Cl2Br2Cr2O2-7C.还原性:SO2Fe2+Br-D.还原性:Cl-Cr3+Fe2+答案A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并结合卤素单质及阴离子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r2O2-7Cl2Br2Fe3+SO2-4;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Fe2+Br-Cl-Cr3+。15、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反应中N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还原性:Fe2+NH+4C.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D.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答案C解析由题图所示信息可知:NO-3为反应物,Fe3+为生成物。选项A中NO-3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选项C中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时是失去电子,被氧化;选项D中还原剂是Fe2+,氧化剂为NO-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8∶1。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4分)下图中,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Na2O2NaOHNa2CO3(2)①2Na+O2=====点燃Na2O2②2Na2O2+2CO2===2Na2CO3+O2③2Na+2H2O===2NaOH+H2↑解析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框图推断题,关键之处是找到突破口,该题的突破口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只要推断出A,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另外,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是快速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7(12分)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A+H2O(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aOH(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本文标题:提升卷11期中模拟试题C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9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