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二战后,德国经济实现腾飞的秘密武器归功于它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但是为之奠定基础的中小学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也功不可没。这种劳动技术教育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是职业训练,其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职业成熟,而是“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一种集中体现。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具有基础教育的自主权,各州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政策因不同的政党掌权而不尽相同。但各州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实施效果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制约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研究德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1987年在柏林召开的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上,对中等教育第一阶段(5~10年级)的劳技教学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会议提出:经济领域中劳动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消费习惯的变化、日益增长的职业流动性、社会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作为未来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这些都制约着所有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中学的教育应该使其学生具备能力,适应社会各个生活领域,根据自身能力参加劳动。传统的专业已不再适于帮助年轻一代为适应加入未来的成人世界做好准备,因此中学急需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未来职业和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所有年轻人都必须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会上明确指出:带领中学生进入技术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真实生活是一项国际性的任务,学校应该为此而努力,这一任务主要落在劳技课的教学上。该次会议对该阶段劳技课的任务、目标、范围和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奠定了德国劳技教育的基本形态。上述建议作为“无约束的材料”推荐给了各州,由各州按自己的教育政策和条件具体实施。一些专题,如技术、经济、家政与职业被纳入课程中,并提出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该材料对各州的劳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不少州逐渐在完全中学、实科中学、甚至小学都增设了劳技课。各州对劳动技术课的目标和任务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归纳为:所有年轻人都必须及时对生活条件作好思想准备,从初中乃至小学高年级,就要开始准备适应工作,引导他们去认识工作和经济世界。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方面的教育,使之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熟悉经济和家政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及职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自主地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包括这些因素对形成个人生活、职业生活及公共生活的影响。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其有能力在受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将来学生就业,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德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学生在9年级或10年级结业后进行分流,大部分进入以”双元制”技工学校为中心的各种职业学校学习。但德国也十分强调和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备和基础。精心设计并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德国中小学的学制是:小学4年(1至4年级),各州的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手工劳作1至4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4年级后分流,按成绩与能力情况分别进入完全中学、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德国大多数的联邦州在综合中学、实体中学及主体中学内从5年级至10年级开设劳技课,课程内容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前者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知识,内容包括劳动的含义,劳动的价值与报酬,就业问题,劳动法律,生产、工序、效益、工人的基本素质,安全保护、环境保护,等等。操作课的教学内容有电子、木工、办公技术、缝纫、家政、塑料加工、材料检查、职业指导等。操作课又分必修和选修两类。中学7至10年级,必修内容包括:办公技术、制图、打字、财会、职业指导、销售(消费)。选修内容,7至8年级有缝纫、家政、电子、木工。9年级有塑料加工、材料检查等技术类和家政、财会、社会等非技术类。10年级有电器类、护理类、商业类、管理类。这3类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备有轻重深浅,主体中学7年级每周1节,8年级与9年级每周为2节;实科中学8年级起每周1节;完全中学9-11年级每周1节,12-13年级作为选修课。另外,部分对学习劳技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每周增加3至4节选修课;所有学生还必须在9年级或10年级时接受职业指导,参加2至3周的企业实践,以便今后更好地择业。三、德国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与评估1.重视实践,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德国劳技教学主要在实践中进行。手工教学中,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初中学生必须学会虎钳、锤子、刨子、凿子、木槌、丁字尺等手工工具的使用;中学7至9年级,还要学会使用一些机械设备。在安排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和购买设备时,安全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所有学校都不准将金属浇铸、树脂浇铸、电镀等技术列入教学范围;玻璃纤维强化塑料、聚氨脂泡沫塑料等材料一律不准作为教学材料。2.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德国,中小学的班级人数通常为25至30名,上劳技课则一般以十几个人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际操作情况如下:必修课将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并且由两位教师分别上课;选修课按专业内容和学生的志愿进行分班。各州的劳技教学大纲一般都只规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不作硬性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活动。上课时,灵活采用独立工作、小组工作和伙伴工作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情况下,理论教学全班上,实践教学则分组上。各小组任务不同、进度不同,每个小组都有进行个性设计、确定和调整实施方案的自由,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活动能力和社会合作能力。教师和师傅对各工作小组进行轮流辅导。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各种措施以最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学习商业研究科目时,教师将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景、解决某一问题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使用什么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来定。3.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活动社会化德国在技术教育中积累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制作某一特定的产品来实施教学。项目的产品可以是具体的、有形的物体,如一件衣服、一个工具箱等;也可以是智力方面的成果,如专题报告、电视片等。在德国普通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项目教学法”被推崇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分为决策、计划和准备、实施、评估四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突出以学生及其行为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决定想要制作的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执行计划、准备工具、采购材料、独立自主或分工协作地进行具体操作、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策略、不断检验以确保质量并整理成文,最后展示、销售或赠送完成了的产品。教师扮演主持人和咨询员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醒、提供必要的帮助。“项目引导教学法”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而且扩展至社会,如工矿企业、商场、职业信息介绍中心等。施教者或提供专业咨询者除任课教师外,还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各种组织方法,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各有关方面热情参与教学活动,在各大型企业,专门设置了独立的学习车间,配备了既懂技术又懂教学方法的师傅,给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这类学习车间不但接纳已被本企业录取、正在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徒,而且免费为来自高校和中学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对他们来说,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是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好机会。另外,劳动局也派出义务咨询员,医疗保险单位派出义务指导员对学生进行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职业指导。4.完善的教学设备,独特的教学途径学校有劳动技术教育的专用教室,不仅设备齐全而且设计讲究。通常都配备有金工、木工、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技专业教室,总的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相对来说较为先进。如金工车间,除通常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有许多专用机床,甚至是先进的数控机床等。在烹饪专用教室里,配备有整套的烹饪设备,器具应有尽有,而且专用教室设计了U型、Y型、块型、条型四种不同形状的厨房格局。这四种格局的厨房是德国厨房的四种基本形式,学生们可以在专用教室里操作。劳动技术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外,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教学途径,就是到企业考察,根据各类中学的性质,一般安排2~4次企业考察活动(包括农业、手工业、工业、服务业的考察)。学校非常重视企业考察。学校都与当地企业建立了经济性的联系,学生的企业考察活动也得到了企业的支持。由于主体中学毕业生基本走上社会就业,除了“企业考察”活动,还要安排两次针对职业选择的企业实习。一般安排在8或9年级,学生分头到工厂,和工人一起上下班,干一些简单的工作,目的在于了解工厂和职业。老师要去看望学生,了解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学生要作汇报,老师则对其进行总结。学生的实习工作,由学生自己联系,作为一种能力的锻炼。学生实习对工厂是个负担,但是工人为了物色未来的学徒,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让其了解本厂,希望这个学生将来成为本厂的一名学徒。学生通过“企业考察”,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下一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了解了社会,体验了工作实际。5.教学评估: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学生劳技课成绩的评定办法有:教师给学生打分、学生之间互评、学生的自我评定。成绩通常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由学生每堂课的成绩综合决定。职业指导、企业实习等方面的成绩按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积极性、态度、能力等在活动中进行评估;技术课程按学生理论方面的作业或小测试的成绩以及完成作品的质量评分;包括劳动、经济在内的理论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出勤状况、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发言等打分。另外,还要对学生能否主动与老师配合、能否很好地与同学合作、劳动态度是否积极、有无自觉的卫生和环保意识等做出评价。一般不设专门的期末考试。理论考试是在某一教学内容板块结束时进行的。在总成绩中理论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大。劳技课成绩与其他学科成绩一样,按必修、选修及学时、成绩的不同计入总成绩,对学生的毕业、升学、就业等都有影响。四、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启示我国的劳动技术教育目标是贯彻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对中小学生实施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要通过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才能使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各项基本劳动技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重大。我们可借鉴德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在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认识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1.认识方面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基础教育的全过程。社会各有关方面热情参与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了课内课外整体连贯的教育体系。然而在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受多年来形成的升学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劳动技术教育与升学对立起来,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甚至有一些学校至今未开劳动、劳技课,或者仅仅在课表上排课以应付检查,一些已开设劳动、劳技课的学校存在随意挤占课时的情况,师资、经费、场地等方面缺少必要的保证,以致劳动、劳技课的质量不高。2.教材方面德国的劳技教育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也没有统一的州
本文标题: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6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