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桐城---安徽省桐城市(省直管试点市)清代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民国时三十八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7年度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2005、2006年度安徽省教育强县(市、区)(全省7个县市区)2009年荣获“温商最具投资潜力地区”称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2010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称号桐城又称“七省通衢”,有江淮第一城之美誉。她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十里工业园,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铁路,206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水运直接通江达海,离安庆、合肥机场仅一小时车程。自然状况全市总人口75万,市区常住人口12万。土地面积15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人文历史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交通区位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地处合肥、安庆中间,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桐城交通便捷,陆路方面,206国道、合九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航空方面距安庆、合肥机场较近,水路通过菜子湖直通长江。全市已实现乡乡通油路,从市区到主要乡镇都有干道相连,邮电通讯方便快捷。旅游资源桐城文庙是国家级3A景点,六尺巷,文和园等名胜景点,拥有后乐园、天天假日等五家国内旅行社!现代桐城桐城1996年撤县设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桐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已连续五年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印刷包装、机械加工、羽绒制品等行业优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青草香大米、“桐城小花茶、桐城水芹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桐城之最桐城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桐城最高山峰为华崖山,海拔1065米。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境内长74.79公里。桐城最大湖泊是与枞阳共有的菜子湖,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桐城最大水库是牯牛背水库,建于1965年4月,总库容8180万立方米。桐城最早的户口记载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当时居民10427户,58562人。桐城最早记载的地震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桐城最早的水电站是1958年3月建成发电的麻山嘴儿冲水电站。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春〈1904〉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的〈投子晓钟报〉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桐城派称雄清代文坛200多年。拥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作家群体。“天下文章,归于桐城”。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桐城派,从中学到大学,都要讲述桐城派。北宋桐城画家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1958年9月,桐城气候站开始进行气象预报,这是境内最早的天气预报。桐城最久远的古遗址是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8人)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学生(16%)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硕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导桐城的院士/博导/教授/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近2000个县级区域是最高的之一,不但过去,即使是今天,也无愧于文都的称号桐城拥有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岁时当博导,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桐城唐湾人,14岁毕业于桐城中学,保送科大,他和导师在量子领域的一个成果被国际称为段-郭界限,其导师郭光灿为中科院士。桐城为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桐城——同丽江、凤凰等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十个小城桐城——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市桐城八景——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桐城文庙——桐城文化的象征桐城名人方以智姚范(清代著名文学家)戴名世(桐城派)刘大櫆(桐城派)方苞(桐城派)姚鼐(桐城派)曾国藩(非桐城人,但自称师从上面两位,并公开亮出“桐城派”的招牌)张英(父子宰相-父)张廷玉(父子宰相-子)左光斗姚莹吴樾(“投向清廷第一弹”)朱光潜(美学大师)吴汝纶(著名教育家,创办桐城学堂--桐城中学前身)方维仪李公麟(宋画第一)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女侠)黄镇(外交家)艾雯(著名作家)陈所巨(1947.6.19-2005.9.24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舒芜(当代文学评论家)金庸(有争议,有说祖籍桐城,有说江西婺源,不过他学习的是桐城文化,中央电视台上已经说明了。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翻译员)储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让内蒙古成为中国经济增加最快的人)费玉清(本名张彦亭,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台北。)张菲(综艺大哥大)胡一虎(凤凰卫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徐南平江苏省省长助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镇街道介绍新渡镇电话0556-68128940556-6810046新渡镇位于桐城市的最南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206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穿境面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安徽省重点中心镇。”曾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村镇”和“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塑料之乡”,镇域面积116.8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有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631个村民组,城镇人口1.4万人,2005年度乡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794.8万元,工业用电量达4517万度,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城镇居民收入8767元。该镇文化底蕴丰厚,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基础雄厚,是桐城市乡镇企业发源地之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塑料产业,现如今已发展至拥有大小塑料企业700余家,同时,油墨化工等配套产业,纸质包装,医药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呈现出多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基础设施完善,镇区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拥有日产1.2万吨自来水厂一座,110千伏变电所一座,宽达14米的柏油路面主干道纵横交错,总里程28KM,整个集镇区域均已实现六通一平,小城镇建设高潮迭起,曾获“宜城杯”竞赛一等奖。随着桐城市区域规划的调整,老梅镇并入新渡,使新渡镇镇域面积进一步扩大。由经济学家、原全国政协主席王文之亲笔题名的华东塑料城,被誉为“省级示范乡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极大地提高了新渡知名度,吴汝纶公学已成为民办教育中的一匹黑马,为桐城的教育事业再添新的篇章,华东塑料城品牌叫响和吴汝纶公学创办成功,为新渡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日前仅华东塑料城入园企业就超过41家,新增产值2.6亿元,年纳税额达200万元。近几年来,新渡镇“擎塑业大旗,走内涵发展之路”,树立新理念,实施新政策,开辟新财源。总投资5000万元的塑料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家,将新增产值6.6亿元,新增税收超600万元,今年镇政府又提出了以工业翻番为目标,创新机制,加大技改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城镇品味为核心,拓宽投、融资渠道,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同时,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以全民创业为动力,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努力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力争财政收入增长26%,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新渡镇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刷新着桐城市南部乡镇的形象,成为合安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奠定了新渡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财政增收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双港镇电话:0556-6860101双港镇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北邻挂车河,南以人形河与怀宁县交界,东接安庆市宜秀区,西与新渡镇接壤,沪容高速、杨新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素有“鱼米之乡”、“教育之乡”、“工业重镇”之称。全镇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6.2万人,镇区已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04万人。青草镇电话:0556-6060037青草镇旧称青草塥,建镇历史四百余年,位于桐城市西南,与怀宁、潜山两县毗邻,一直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6年与陶冲镇合并,全镇总面积170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余人。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和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全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素有“山水青草,梦中江南”之称誉。大沙河、三湾河、陶冲河、牛栏河纵贯全境,钟灵毓秀,三道岩风景区内的屋脊岭、铜锣尖风光旖旎,是集生存拓展、野外探险和风情人文游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基地,目前已有南京、安庆等户外活动爱好者纷至沓来。元末明初刘伯温行军留下的拴马树,红四方面军和红十二军曾战斗于此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烈士纪念塔;全镇经济繁荣,物产丰饶。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青草已是全国卫生劳保制品之乡,华东最大的槽楔生产基地,全国启辉器行业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并拥有一批以针织内衣、各类制刷、覆膜砂、医药包装和化工、纺织和建筑建材为代表的优势行业。矿产资源主要有已在开发的黄砂、花岗石、铁砂,尚未开发的铜、金等,还有矿物质含量丰富、由原火山口形成的矿泉水资源;全镇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华东杂交稻制种技术攻关基地。“青草香”大米品牌响亮、畅销全国,主要名特优新产品有“青草香菜”、干沙泥鳅、麻丰糕、“树人”牌葛粉、系列野菜、古山寿桃、精品茶叶、香菇等;拥有近百平方公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菊花、兰白草、桔梗、何首乌等名贵中药材。孔城镇---千年古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电话0556-6510038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67.22平方公里,辖24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人,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荣获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安庆市文明乡镇、安庆市发
本文标题:历史文化名城桐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0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