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5、文研会诸作家创作
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第四讲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教材第6章一、文学研究会二、叶圣陶及其创作三、冰心及其创作四、许地山、王统照及其创作五、庐隐及其创作六、朱自清及其创作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一.文学研究会1.文学研究会简称“文研会”,又称“人生派”。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文研会”的会刊,还办有《文学旬刊》、《诗月刊》等刊物。“文研会”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并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研会”是我国现代第一个大型的文学社团。1932年,该会活动基本停止。2.“文研会”创作的二重性反映丑恶人生时的现实主义——表现理想人生时的浪漫主义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二、叶圣陶及其创作(一)教育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于1919年开始用白话写作,是“文研会”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的《稻草人》是我国现代最早的童话集。(二)叶圣陶的小说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长篇小说:《倪焕之》1.早期小说A多写教育题材,探讨教育问题,有“教育小说”之称B着力描写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C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2.分析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A潘先生形象(1)灰色知识分子形象(2)性格特征:苟安自私、卑琐庸俗、麻木不仁B艺术特点:横截面的艺术结构,冷静、客观的叙述描写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1]潘先生在难中(节选)叶圣陶他缴纳会费愿作会员;又宣言自己的学校房子还宽阔,也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这是慈善的举措,当然受热烈的欢迎,更兼潘先生本来是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办事处就给他红十字的旗子,好在学校门前张起来;又给他红十字的徽章,标明这是红十字的一员。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如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现在什么都安全了!但是……”想到这里,便笑向办事处的职员道:“多给我一面旗,几个徽章罢?”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不很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拿几个备在那里。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着;可是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一枚红十字勋章早已跳上潘先生的衣襟,闪耀着慈善庄严的光,给予潘先生一种新的勇气。其余几枚呢,潘先生重重包裹着,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离处在那渺茫难接的上海,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稳当可靠的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潘先生处心积虑索要红十字会旗、会徽及其内心打算,表现了他自私狡诈的性格。作者将讽刺寓于冷静客观的描写之中。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我那里配写这上边的字。”“当仁不让,”“一致推举,”几个人一哄地说:笔杆就送到潘先生的手里。潘先生觉得这当儿很有点滋味,接了笔便在墨盆里蘸墨汁。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蜡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第二张写的是“威镇东南”。又写第三张,是“德隆恩溥”。——他写到溥字,仿佛觉得许多的影片,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旁边看写字的一个人赞叹道:“这一句更见恳切。字也越来越好了。”“看他对上一句什么,”又一个说。逃难之惊犹未平息,潘先生已有“滋味”地写对联,为反动军阀歌功颂德。这里既有小人物几分无奈,更显示了他的苟安、麻木的灵魂。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三、冰心及其创作(一)博爱者•女作家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温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感受着爱的氛围,童年是在山东烟台的海边度过的,自然之美陶冶着她爱的情感。1914年,冰心考入教会办的北京贝满好中学,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日后贯穿于她早期作品中的“爱的哲学”。五四运动爆发时,冰心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成为我国现代第一位著名女作家。(二)冰心的早期创作1、“三位”一体的创作基本主题: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A小说:处女作《两个家庭》,成名作《斯心独憔悴》,代表作《超人》B诗歌:小诗集《繁星》、《春水》C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2]《超人》(节选)冰心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着,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那天上街去了,不知道怎么把腿摔坏了,自己买块膏药贴上了,还是不好,每夜呻吟就是他。这孩子真可怜,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今年才十二岁呢,素日他勤勤恳恳极疼人的……”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象没有听见似的,自己走到门边,程姥姥也住了口,端起碗来,刚要出门,何彬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递给程姥姥说:“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太夫治一治。”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这是破天荒的事情啊!他端起碗,站在门口,只管出神。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何彬还是蒙蒙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出来。由于母爱的感召,原是冷漠的何彬变得“慈悲”起来。何彬的变化缺乏性格的必然逻辑,是作者为了表现“爱的哲学”,而把人物理想化的结果。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3]春水(一O五)冰心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2、爱的哲学与冰心创作直抒胸臆,歌赞母爱和自然之美。A反封建的启蒙B臆想的社会处方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三)冰心与叶圣陶创作风格的比较冰心小说叶圣陶小说思想内涵:表现爱与美的人生理想再现灰色的社会人生人物形象:性格模糊、概念化性格鲜明、典型化艺术表现:演绎故事、主观抒情与议论较多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冷静客观地叙写创作方法:有浪漫主义色彩现实主义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四、许地山、王统照及其创作(一)许地山1.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出生于台湾,后落籍于福建龙溪。青年时代,参加了基督教,为了生计,曾到过东南亚地区。在大学研读过宗教学。任大学教授时,讲授过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著有小说集《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等。小说处女作《命命鸟》,代表作《商人妇》、《缀网劳蛛》、《春桃》等。2.早期小说A浪漫主义色彩:异域情调,宗教氛围,曲折离奇的情节B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春桃》,《铁鱼的鳃》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4]缀网劳蛛(节选)许地山她说:“呀,我给这个比喻,你就明白我的意思。”“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他第一次放出来的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么远;可是等到粘着别的东西的时候;它底网便成了。”“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破法。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再结一个好的。”“它底破网留在树梢上,还不失为一个网。太阳从上头照下来,把各条细丝映成七色;有时粘上些少水珠,更显得灿烂可爱。”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人和他底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史夫人还要说时,妥娘来说屋子已收拾好了,请她们进去看看。于是,她们一面谈,一面离开那里。园里没人,寂静了许久。方才那只蜘蛛悄悄地从叶底出来,向着网底破裂处,一步一步,漫漫补缀。它补这个干什么?因为它是蜘蛛,不得不如此!原载1922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二号尚洁以蛛网作譬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她那无怨无恨与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弥漫着宗教的氛围,是“爱与美”追求的一种表现。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3.散文集《空山灵雨》(二)王统照A思想内涵:对人生哲理的玄想,平民主义的礼赞,夫妇情感的抒写。B艺术特色:空灵的韵味,巧妙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小说手法的运用。1.王统照(1897-1957),字剑山,山东诸城人。1918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号声》、《霜痕》等,长篇小说《一叶》、《山雨》等。2.早期小说A问题小说:表现爱与美的人生理想,如《微笑》、《沉思》;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如《湖畔儿语》B从“问题小说”到“乡土文学”:《沉船》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三)许地山与王统照比较1、相同的创作轨道:问题小说——泛爱小说——社会批判小说2、不同的创作特色:许地山注重正面写爱与美的力量;王统照则更多地写出爱与美的幻灭。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五.庐隐及其创作(一)庐隐(1899_——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文研会会员,“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她生于官宦人家,却很少得到父母的宠爱,人生道路坎坷。(二)庐隐的小说1.庐隐小说的价值A拓展了女性婚恋题材领域。B现代抒情小说的开拓者之一。C艺术缺陷:人物个性不够鲜明,情节缺乏锤炼,语言显得冗赘。2.分析代表作《海滨故人》A自叙传的写法。B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C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感伤、哀怨的基调。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六.朱自清及其创作(一)作家•学者•斗士(二)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东海人,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期间开始写作新诗。1925年转向致力于散文(“美文”)创作,40年代改写杂文,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于1925年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病危之际,仍拒绝美援,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散文集:《背影》、《踪迹》(诗文合集)、《欧游杂记》等。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1.“写人生”的创作宗旨2.多色调的艺术风格(三)分析代表作A触及社会现实,表现反帝反封建意识,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B描述家庭生活,抒写个人感受,反映社会人生,如《背影》、《荷塘月色》等。A以事传情,朴实平淡:如《背影》、《给亡妇》。B借景抒情,清新优美:如《荷塘月色》、《绿》。1.《背影》A意蕴:①旧社会下层人民的惨淡境况;②父子亲情,展示人性的真善美。B艺术:①构思精巧;②白描手法;③质朴平淡的风格。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5]背影(节选)朱自清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了下来。3.望着他走出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4.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见面。“背影”是散文的线索,是情感的焦点。文章中四次叙写背影。第一次写“难忘”,引出往事;第二次写买橘,表现真挚的父爱;第三次写分别,表现离绪和伤感;第四次写幻觉,与第一次照应,表现深深的怀念。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2.《荷塘月色》[例6]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A意蕴:
本文标题:5、文研会诸作家创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1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