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白癜风是皮肤病中三大顽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世界上各色人种、各种民族均可得病。全世界发病率约在1—2%左右。我国大约在1%左右。经过医学科学家的调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发病率似乎黄种人、黑种人以及皮色较深的白种人的发病率较皮色浅白的人为高。美国、法国等白种人中的白癜风发病率在1%以下,印度可4%,日本为2%,而我国大约在1%左右。何谓白癜风白癜风为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顽疾。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化学及重金属毒物)或精神创伤等因素,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自体色素细胞损伤,色素细胞自表皮脱失形成限局性白斑(亦称皮损)即为白癜风。祖国医学称之为白癜、白蚀、白驳风。皮损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病初发时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少数病人也可发生在深部组织,如眼色素膜)出现局限性白斑点或斑片,为米粒至指甲大小不等,单发(周身只有一小片)或散发(周身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多片),多数患者无任何感觉,也不知何诱因,不知不觉中偶然发现皮肤出现白斑。也有部分患者皮损发生前局部先有搔痒不适感,以后皮肤逐渐变白。有些患者诱发因素较明确,如药物、化妆品过敏、旅游或海浴时强光过久照射、外伤及感染后发病。大多数患者病后皮损缓慢发展,白斑扩散速度逐渐加快,并在体表的其它部位不断出现新的皮损。有少数患者初发病时皮损即快速扩散,在较短时间内便扩散至周身,呈弥漫性大片状分布。此类型儿童患者多与长期偏食或食用污染食品有关,成人则与精神创伤、心理压力有关。也有少数病人发病后皮损限于局部不扩散,即为稳定型。有些病人初发病时病情稳定,由于治疗方法不当,导致了病情迅速发展。还有一种特殊类型,患儿出生时在体表的某一部位有脱色素斑,呈淡白色点片状分布,一般皮损不向其它部位扩散,只随着年龄增长在局部缓慢增大,称为先天性脱色素斑,不诊断为白癜风。但近几年发现先天性脱色素斑也可以发展演变为白癜风,其特点是先在局部发展,继则扩散至体表的其它部位,颜色由淡白色逐渐转变为纯白色,此时可确诊为白癜风,并应及时治疗。皮损颜色变化初发病时颜色较浅,呈淡白色。随着病情发展,白色逐渐加深,呈瓷白色或纯白色。病情发展到较严重程度,毳毛(汗毛)及毛发也逐渐变白,严重时毳毛及毛发脱落,汗腺孔也随之闭塞。此时皮损区因汗腺孔闭塞而无汗液溢出,此期为色素细胞完全脱失期,治疗难度较大。2白癜风发病机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李洪武黑素细胞(MC)破坏是白癜风发生皮肤脱色性斑的主要原因。白癜风尽管其病因不清,但已有多种理论如自身免疫、自身细胞毒和神经假说等相继提出。关于白癜风病理发生机制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大量、深入、广泛的研究,提示白癜风可能是多因素发病。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自发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获得性白斑,色素减退斑或斑片,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自身免疫、自身细胞毒和神经假说。依据受累程度和脱色区域分布对其进行分类。泛发性白癜风最为常见,双侧对称脱色,好发于面部(特别是腔口部)、颈、躯干、四肢伸侧、腋下或粘膜表面。颜面肢端性白癜风,表现为手指远端及面部腔口部脱色,后者为局限性。局灶性白癜风脱色斑片呈局限性、非皮节分布。节段性白癜风发生在皮节,非对称性分布,由于发病早、病程顽固与自身免疫病的联系下降,因而被认为是白癜风的一个特殊类型。泛发性白癜风(universalvitiligo)全身皮肤色素脱失。一、病因学白癜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黑素细胞自毁、神经化学因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铜、锌等有关。白癜风有时也可因口服药如氯奎、氯苯酚嗪引起。白癜风样皮损可发生koebner现象,即在创伤部位(如擦伤、外科疤痕、放射治疗或进展期银屑病、湿疹、接触性皮炎、严重的日晒伤等处)发生类似的损害。病人常常把白癜风的发病与感情和身体的压抑联系起来。白癜风和黑素瘤在Sinclair猪和阿拉伯马常常同时发生。黑素瘤伴发白癜风时,其进展缓慢或退变,这种现象在转移性黑素瘤患者可能是黑素瘤抗体破坏正常MC引起。研究显示800例黑素瘤1.375%、1130例黑素瘤4.07%有晕痣、色素减退或脱色。脱色和/或色素减退开始于躯干,以不对称方式向身体其它部位离心扩散,而且,黑素瘤脱色好发生在年龄较大、无白癜风家族史及其它相关疾病患者,且发生白斑部位与黑素瘤部位不相关。大多数转移性黑素瘤伴发急性白癜风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比预期长。白癜风有色素皮肤对二硝基氯苯的反应性下降,但有色素皮肤和受累皮肤真皮对念珠菌属和结核菌素的敏感性增加。Nordlund等发现应用20%氢醌单苯醚在有色素皮肤而非白癜风皮损起疱。尽管这些结果的原因不清,但可能与白癜风皮损内LC免疫活性下降有关。白癜风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对人的性格、品性、人格影响很大。白癜风主要影响人的性格。感情压抑、窘迫或自卑,偶尔接触陌生人时缺乏自信、有被歧视感都会对病人造成显著的伤害。男性、未婚或自卑患者更难适应这些问题。对肤色较深的种族患者,心理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正常皮肤和受累皮肤差异显著,因此可能会带来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白癜风易伴发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病),Addison病,恶性贫血,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斑秃等。针对这些或其它器官系统的自身抗体没有临床关联也可能存在。眼和耳的色素细胞有时也可受累。视网膜色素上皮来源于头部神经嵴,尽管脉络膜由3来自神经嵴MC组成。虹膜的颜色一般不发生改变,即使是泛发性白癜风。40%以上的病人脱色区域可发生在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而且眼色素层炎伴发白癜风的机率增加,白癜风伴发眼色素层炎也比预期的高。内耳膜迷路含有MC,前庭色素最多。因为白癜风影响有活性MC,因此白癜风也可致听力下降。在一项研究中,40岁以下患者16%对2-8kHz听力下降,而且有2项研究描述了家族性白癜风伴发听力异常。二、发病机制白癜风遗传及其对该病易感在家族中可见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4-1/3的白癜风患者家族成员中罹患该病。包括白癜风患者及其家属的大量研究显示白癜风不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红细胞上有多个不连续常染色体位点(如染色体1上的RH,染色体2上的ACP1和染色体4上的MV)与该病关联,提示白癜风属多因子遗传模式。这些研究也表明白癜风患者亲属(近生物学关系)患该病危险较对照组高4.5倍。在白癜风家属及现症病人单卵双生子也发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相关特异性HLA单倍型研究有不同结果,但每项研究病例数较少。关于白癜风病因有3个不同的理论:自身免疫、自身细胞毒和神经假说。自身免疫理论注重遗传数据及与白癜风相关的其它自身免疫病。细胞毒理论依据是MC中对黑素合成增加的细胞毒前体引起细胞死亡。神经假说是基于节段性白癜风与并置MC神经元有关这一事实。(一)自身免疫理论白癜风自身免疫理论的提出是因为白癜风患者容易伴发其它自身免疫病。最初的研究是在白癜风伴发粘膜念珠菌病时发现MC抗体,但这一结果不具特异性。因为无白癜风的粘膜皮肤念珠菌病也有这些抗体。随后的研究成功地证实白癜风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关联。Naughton等研究显示针对MC表面抗原的抗体存在,而且,脱色的严重程度与MC抗体的发生和水平有关。白癜风抗体的其它研究也显示,大约80%的白癜风患者有对40-50kd或75kd常见组织抗原和65kd或90kd色素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抗体。抗TYR抗体在局限性和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发现且抗体滴度和活性在急性白癜风较稳定期白癜风高。抗MC抗体和黑素敏感性淋巴细胞抗体在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检出。非细胞毒性、抗KC细胞内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对苯及其结构相似化合物如酚、茶酚、氢醌、氢醌单苯醚等的敏感性增加,这些化学品均可引起脱色。Aronson和Hashimoto研究表明可免疫法检测活动性白癜风患者人MMC上敏感性特异性IgA,尽管其他学者发现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色素细胞IgG1,2,3。活动期白癜风患者MC抗体中介细胞毒作用的免疫反应性,提示白癜风的发病可能存在直接机制。自身免疫病通常CD4+T淋巴细胞增多,因此分析外周T淋巴细胞应有助于理解白癜风。Soubrian等研究发现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外周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率增高。Grimes等则认为CD4+T淋巴细胞增加,CD4+/CD8+比率下降。Mozzanica等发现不同的CD4+和CD8+浓度依赖于白癜风的稳定性。活动期白癜风变化更显著。而且白癜风T细胞活检标本研究显示,活动期白癜风损害边缘CD4+/CD8+比率下降。Zaman等发现IgG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功能指标)、4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在活动期白癜风显著增高。然而,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细胞毒作用,在进展期白癜风正常。动物模型支持白癜风属自身免疫病这一假说。狗、猫、马患白癜风有抗85kd色素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Sinclair猪患白癜风同时并发退变性黑素瘤(黑素瘤因并发白癜风而改善其预后),合成45kd,68-75kd和100kd抗黑素瘤抗体(抗体发生和水平与年龄有关)。Smyth鸡在孵育后不久,羽毛毛囊处MC即遭破坏,这一过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且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和斑秃。在易感性鸡用胞嘧啶类似物5-氮胞苷诱导白癜风,对基因表达,脱色可能是次要的。Smyth鸡在脱色前及脱色期毛髓部T细胞和血液中炎症性白细胞增加,同时CD4+/CD8+比率下降。脱色可因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粘液囊切除术(阻碍体液免疫)而减退。而且,在脱色前或脱色期鸡血清中有自身抗体出现。(二)自身细胞毒理论自身细胞毒理论起源于增加MC活性导致其自身死亡这一认识。电子显微镜检查白癜风皮肤和正常皮肤发现快速进展期白癜风有细胞外颗粒物质积聚和有色素皮肤的基底血管形成。一项研究显示,淋巴细胞浸润相邻MC,支持自身细胞毒这一理论。暴露于促黑素时,MC对其前体分子(如多巴色素)的易感性增加,也支持这一理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是一种自由基消除剂,位于MC膜,抑制硫氧还原蛋白还原酶也可诱导自身细胞毒作用。白癜风KC膜结合钙离子较对照组高。钙离子抑制硫氧还原蛋白还原酶,细胞外钙离子水平增高,超氧化物自由基增加,表皮中硫氧还蛋白的氧化和还原失衡,抑制TYR活性。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可能是UVA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过氧化氢酶能还原超氧化物为水,白癜风患者受累和未受累皮肤中过氧化氢酶水平下降,引起细胞死亡。在BarredPlymouthRock和WhiteLeghorn鸡,给予抗氧化剂后,可避免体外毛囊MC的成熟前死亡。而且,多巴胺自身氧化较儿茶酚胺、羟多巴胺更容易并通过产生自由基杀死人MMC和成神经细胞瘤细胞。(二)神经假说白癜风神经假说大约40多年前由Lerner提出。神经假说基于下列事实:1,神经损伤患者在去神经区(皮肤缺损)发生白癜风。2,节段性皮节白癜风的发生。3,白癜风皮损区出汗及血管结构增加,提示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4,动物模型切除神经纤维发生脱色。灰眼兔虹膜切除后颜色减退,胆碱能活性增加,脱色区表面体温和出汗增加,出血时间延长。受累皮肤KC和MC单胺氧化酶A活性增加。KC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较对照组高4倍、肾上腺素低6.5倍。MC,来源于神经嵴。在脱色区,MC与神经末端接触,而这种现象在正常皮肤少见。而且,自主神经退变和再生以及真皮雪旺氏细胞基底膜增厚在脱色斑片中可见到。白癜风损害周围TNF-α、细胞内粘附分子-1及IFN-γ水平升高。一项研究显示神经紧张素(一种神经肽)诱导MC产生TNF-α较正常大500倍,较UVB照射大50倍。早期、活动期白癜风及活动早期白癜风患者高香草酸(一种多巴胺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去甲肾上腺素以5及肾上腺素代谢产物尿排泄增加。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在血浆及尿中的过度表达对活动期脱色可能是次要现象,也可能是脱色的原因。神经肽P物质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Fitzpatrick认为节段型白癜风与神经因素有关,非节段型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精神创伤、心理压抑可诱发、加重白癜风,表明高级神经活动对皮肤黑素细胞有影响。因此,对白
本文标题:白癜风知识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7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