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走近鲁迅-课件(PPT)
●鲁迅,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8月3日)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现改名鲁迅路)周家新台门。最初取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两字读音与雨伞相近,遂改为豫才。百草园●1887年,虚岁7岁的鲁迅被送到本宅大书房家塾读书。启蒙塾师叫“蓝爷爷”周玉田,他是鲁迅的远房叔祖。教科书是笔划繁多、字句难懂的《鉴略》。鲁迅不喜欢这种“一字也不懂”的书,他喜欢到周玉田家找书读,在那里他发现了《花镜》、《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等配有图画的书,欣喜异常。●1891年,11岁的鲁迅改由本宅叔祖周子京教读《孟子》,地点在周子京家的橘子屋里。周子京文理不通,如将东方朔写成东方叔荔字下面写成三个刀等等,讲解课文时也是胡说八道,鲁迅十分不满,其父获悉后便叫停学。●1892年,12岁的鲁迅结束了在新台门家塾的读书生活,到覆盆桥寿家台门三味书屋,从塾师寿镜吾先生读书,时间长达5年,即16周岁(1897年)才结束。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对鲁迅的一生发生重要的影响,他曾在红纸上用小楷工整地写上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作为座右铭,折成书签。他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自己书桌的右边刻下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用以警诫。寿镜吾●1893年秋,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科场案发,父母怕株连到孩子,遂将鲁迅及弟弟周作人送到皇甫庄外婆家,寄住在大舅鲁怡堂处。年底因房东要收回住宅,大舅迁到小皋埠(bu)当台门,鲁迅等又随之迁往那里。这段寄居生活约有半年时间,少年鲁迅尝到了食客、寄人篱下的滋味,体味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1898年,17岁的鲁迅考上南京水师学堂,这年春天,他离开故乡绍兴,开始踏上人生的转折点。1899年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1902年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1904年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1906年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1906年,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的反复催促下,终于不很情愿的启程回国。母亲想让鲁迅回家完婚,鲁迅回答说,让姑娘另嫁人为好。但母亲却来电报说:母病速归。回家後的第二天,婚礼便要举行。这一天是7月26日(光绪32年农历丙午六月初六)。姑娘出身普通人家,娘家姓朱,也是绍兴人,亲戚们都称她为「安姑」,大鲁迅三岁。在热闹的婚礼中,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一场漫长的婚姻灾难开始了。第四天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启程东渡日本,这一走就是三年。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翌年7月,回到绍兴,任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後任学监,後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这段时间,鲁迅虽然人在绍兴,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学校。星期日白天,他有时回去,但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偶尔星期六晚上回家,也是通宵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读书、抄书、整理古籍。鲁迅有意不与朱安接触。从日本回国後的这两年,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郁,他「囚发蓝衫」、不修边幅的形象,使他显得苍老,而他实际上只不过刚刚30岁。这一时期,鲁迅整理了大量古典小说资料,编成后来的《古小说钩沉》,然而,这书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守着自己的“家”编这样的书,痛苦是双重的,既有鲁迅的,也有朱安的。正当鲁迅在极度痛苦中寻求出路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了。1912年2月,已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鲁迅到教育部工作。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平。5月初,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开始了在北平长达14年之久的生活,而这14年中的前7年多,鲁迅独居,度过了31岁到38岁之间的岁月。1917年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作乱,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教育部。1918年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抨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狂人日记》1920年一月,鲁迅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十月,译成俄国阿尔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1919年11月,鲁迅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共花了3500元钱,其中一部分是向友人借的,一部分是卖掉绍兴老屋所得,其余的是自己几年来的一点积蓄。全家虽然团聚了,但鲁迅的心依然孤独痛苦。1923年夏,鲁迅同二弟周作人因家庭纠纷反目割席,同胞兄弟一下子成了仇人,两人从此再无来往。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决定搬家。鲁迅征求朱安的意思:是想回娘家还是跟着搬家?朱安明确坚定地表示,愿意跟着鲁迅。1923年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1924年5月25日,在砖塔胡同住了约十个月後,鲁迅和朱安搬进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这所新居纯粹是鲁迅自己的,兄弟们也不能干涉。搬入新居後,鲁迅和朱安依然分居。在西三条胡同21号又住了约10个月,到1925年3月,鲁迅收到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于是开始了新的生活。鲁迅时年45岁,许广平27岁.1926年8月26日,鲁迅与许广平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九月《彷徨》印成。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1927年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同月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十月抵上海。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同月《野草》印成。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月《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1929年九月二十七日晨,生一男。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1930年一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反动文人鲁迅”。先生离寓避难。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1931年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1932年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名曰:《三闲集》。编一九三○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五月自录译著书目。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十月排编《两地书》。1933年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十月,短评集《伪自由书》印成。1934年五月校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十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1935年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二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十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1936年一月肩及胁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编》毕,即出书。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电影及访友小坐。同月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延至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北京,朱安很想南下参加鲁迅的葬礼,终因周老太太年已八旬,身体不好,无人照顾而未成行。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离京前的书房辟为灵堂,朱安为鲁迅守灵。1943年鲁迅的母亲病逝,只剩朱安一个人了。鲁迅逝世後,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主要是许广平负担,周作人也按月给一些钱,但周老太太病逝後,朱安拒绝周作人的钱,因为她知道大先生与二先生合不来。虽然许广平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朱安寄生活费,但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朱安的生活十分清苦.朱安登报要把鲁迅的藏书卖掉,许广平得知消息後,委托朋友去向朱安面谈:不能把书卖掉,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朱安尖锐地说:你们总说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为什么不好好保存?当来人向她讲到了许广平在上海被监禁、并受到酷刑折磨的事情後,朱安态度改变了,从此她再未提出过卖书,而且还明确表示,愿把鲁迅的遗物继承权全部交给周海婴。朱安生活困难的消息传到社会上後,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捐资,但朱安始终一分钱也没有拿。许广平对这一点十分赞赏。朱安还是个明白人,还是有些骨气的女人。1947年6月29日,在凌晨这段时间里,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朱安生前反复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从来没有如鲁迅与朱安这样孤独痛苦的婚姻。谁之罪?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苦却是明明白白的。可怜的周海婴
本文标题:走近鲁迅-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8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