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居家养老与非营利组织的动员-2019年文档
居家养老与非营利组织的动员一、核心概念界定(一)非营利组织结合我国国情及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本文采用的观点是:非营利组织,简称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以服务大众为使命,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提供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社会福利事业的正式社会组织和机构,具有合法独立的地位。(二)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又称为“社区照顾”,结合我国国情,居家养老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养老方式。目前学术界最完整且具有代表性是孙兆军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居家养老是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年人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助老、为老福利服务,是社区服务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1〕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三)非营利组织的动员机制动员机制即指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动员主体组织动员客体为实现预期目标而采取一定行动的方式、规则或模式。一般而言,动员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动员方式策略、动员环境等方面。〔2〕与此相对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动员机制即指以非营利组织为主的动员主体与动员客体之间通过动员因素相互作用,以达到弘扬居家养老服务理念,调动社会资源,提高老年人福利等动员效果的方式、规则或模式。二、居家养老服务中非营利组织的动员机制分析——以南京鼓楼区为例(一)案例基本概况2003年11月,南京鼓楼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提出并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网”工程,为独居老人免费提供日常料理以及生活照顾服务。工程初期,区公共财政投入15万元,购买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的生活照料服务,为100名独居老人提供免费服务。2004年,资金增至35万元,服务老人的数量达到220名。2005年,资金购买增至100万元,为930多名独居以及“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服务。2006年,财政预算资金继续扩大,投入资金120万元,服务老人1300名,并在年内建成20个左右“居家养老服务网”社区服务站,方便老年人就近寻求和实现养老照顾,为更多老年人家庭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网”以项目委托的方式委托在鼓楼区注册的民间组织——心贴心服务中心具体运作。区民政、老龄部门给予全力扶持和悉心指导,心贴心服务中心在组建服务队伍、培训服务人员、规范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内容、建立社区服务站等进程中,积累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老年福利事业的一种新型业态。”〔3〕(二)非营利组织动员机制分析1.动员主体:政府与心贴心服务中心的完美结合鼓楼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寸土寸金,2003年前,全区区属、街道兴办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0来家,共计养老床位175张,随着421家庭数量的增多与家庭成员地理空间的分离现象的增多,使得独居老人的比例也不断提高,现实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基于此,区XX局、老龄部门深入调查研究,重新制定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战略,做出工作重心的转移:由机构养老转向居家养老。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同缘康养院”,在1998年批准成立,是南京第一家民办养老院。心贴心老人服务中心于2001年11月30日,经鼓楼区XX局批准成立。其服务宗旨是替老人谋安康,帮儿女尽孝道,为社会促和谐。该中心的创办者是一名下岗工人,同时是政府树立的下岗工人再创业典型,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南京省“五一”劳动奖章、再就业明星等荣誉,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此外,他担任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化养老协会副主席、全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产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学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与学术界有着密切联系,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资源。在老年学会和专家的帮助下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在2003年制定了“心贴心家庭养老服务网络组建计划书”递交了鼓楼区XX局。当时XX局、老龄委也正在开展援助独居、高龄困难老人项目,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的计划正好与项目合拍,经过与XX局多次协商和交流,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心贴心服务中心参与鼓楼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正式启动。2.动员客体:专业性与特殊性群体相结合心贴心服务中心在居家养老服中注重全面化但又突出特殊性。心贴心服务中心动员南京市心宇健康咨询中心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并为心贴心服务中心量身制作了一套网络化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专业机构的加入,依靠现代高新技术来辅助完成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除机构以外,心贴心服务中心,还动员各社区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组建了一支以下岗工人为主体的服务队伍,为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渠道,使老年人得到实惠。3.动员方式:多种方式整合,发挥动员优势培训是参与式动员的普遍方式,心贴心服务中心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网”达到专业化、高质量服务水平,多次与市、区两级劳动保障部门合作,举办培训班,对服务人员进行严格专业化的家证和护理培训,为符合条件的20多名服务人员配发考试指导教材,鼓励其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且组织考前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网”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并且在项目具体运作过程中,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的社会资本在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心贴心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与社会各界的信任、规范及网络联系,同时能够合理运用体制内资源,充分利用南京市XX局、区老龄工作委员会以及老龄委办公室等渠道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动员,通过政府文件弘扬居家养老服务理念。200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对“居家养老服务网”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并在11月19日晚向全国播报,充分利用了媒体的作用,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4.动员环境:政策规范作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走上规范化道路2005年7月,鼓楼区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布了《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居家养老,政府、社会、社区共同扶助”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扩大覆盖层面,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规范服务内容,健全服务监督评估机制。在这种政策方案的指引下,心贴心服务中心把握契机,在政府购买的形式下承接了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动员社会资源,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5.动员成效:心贴心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共同发展老年人和居民得实惠,项目整体满意度较高。该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鼓楼区从没有发生过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或者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事件,在“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下,许多孤寡、独居、“空巢”与困难老人家庭生活得到基本照料;同时,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组建,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渠道,该项目创新了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使老年人和居民都得到了实惠。心贴心服务中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动员过程当中,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目前,“心贴心”旗下拥有两所养老院、一所老年人大学、六所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形成连锁运营,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三、居家养老服务中非营利组织动员机制存在的问题(一)非营利组织面临经营压力,资金匮乏且筹资渠道单一在居家养老服务中,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拨款,但是在养老方面,政府的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没有形成稳定的与制度化的预算安排,仅仅依靠政府出资难以维持项目的运行,非营利组织面临经营压力。在这种情形下,非营利组织无法正常开展活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动员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二)动员客体分散未形成合力,且参与性不足居家养老服务中虽然志愿服务队伍人员众多,但组织结构不健全,工、青、妇志愿队伍各自为战,而且社区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开展活动难以形成合力。目前,社区志愿者以离退休老人居多,中青年人较少,主要的参与者是社区中身体尚好,有大量闲暇时间的老人,导致资源浪费。(三)社会化动员方式与信息传播有待提高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监督不到位,非营利组织的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少数非营利组织随意超出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从事违法活动。有的非营利组织缺乏诚信意识,有不当营利行为,甚至以盈利为目的,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营利活动上,有的乱评比、乱发证,忽视甚至损害了公共福利和社会效益,社会形象极差。这些行为违背了非营利组织建立的初衷,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性质渐行渐远,导致了社会公信力的流失,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社会认同感低下,社会化动员方式效果不佳,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四)动员环境不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总体上落后于各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水平,除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外,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关于全面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也只是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原则性的事项规定,在非营利组织如何参与、参与效果等方面缺乏量化考核,加上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导致居家养老服务中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动员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四、加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非营利组织动员机制的措施(一)名牌维护与诚信建设,扩大非营利组织社会资本随着目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以及社会公益事业越来越正规化,品牌的建设与维护成为提高组织公信力,筹集资金,促进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建设和维护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高组织知名度。非营利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益项目清楚地向公众传导组织的使命感与核心价值观。加强与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合作,提髙慈善品牌知名度。其次,提高组织诚信度。非营利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及资金使用反馈机制,提高组织公信力。最后,培养公众忠诚度。营利性企业通常釆用建立企业文化方式提高公众忠诚度。组织文化的打造对于非营利组织公益品牌维护、民众满意度提高、组织动员能力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二)增强志愿精神认同,实现动员客体社会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声誉,其中,社区服务志愿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志愿者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志愿精神的认同。首先,政府与社会应当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予以足够的社会认可、足够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要让他们从自己所做之事上获取相当的荣耀感、满足感和归属感。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而提高服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其次,也应鼓励在校非专业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参与社区老年服务。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又使他们更多的了解社会,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三)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形成全方位宣传居家养老服务的态势网上联络,网下聚集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社会大众沟通的重要特点和途径。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等、靠、要”的思想必须转变。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起自己特有的网站,将链接发到当地政府的官方网站或所在市区的门面网上,宣传自己的品牌项目和服务特色才能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规模较小的几个组织可以联合起来共建一个网站,网站服务器的建设可以由政府来负责,日后可以利用从社会上得到的资金支持来维护和完善网络平台。同时,志愿者的招募可以采取网络动员的方式。网络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信息发散传播,深受广大网民所推崇,具有很高的动员效率。互联网时代的非营利组织的动员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到网络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并且要善于运用网络和现代传媒手段动员组织志愿者,号召和动员一切可以力量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来。〔5〕(四)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动员环境政府的资助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重要保障。首先,通过合同和招标向非营利组织采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向提供资金支持。这样既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又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的活动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其次,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扩大筹资渠道,争取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积极倡导或引导有关企业、公民或其他机构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并利用政府的优势地位为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解决第三部门资金难的问题。最后,政府设立专项财政预算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该将公共财政支持非营
本文标题:居家养老与非营利组织的动员-2019年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86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