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生与团队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学生管理导论1、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2、学生管理既是一个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3、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4、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5、学生常规管理的分类: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分为品德常规的管理、学习常规的管理、教育活动常规的管理、学籍常规的管理及生活常规的管理6、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7、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对学生作出积极的评价。8、学生管理的任务:(1)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9、学生管理的功能(作用):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10、学生管理的特点:教育性(显著特点)、全面性、复杂性、周期性、沟通性11、学生管理的方法:班级管理法、自我管理法、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制度管理法。12、班级管理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教育法、情景陶冶法、实践锻炼法。13、思想教育法的基本要求;1、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2、正确引导学生。14、行政管理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第二章团队管理1、团队的内涵: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2、团队的基本要素:5P.目标、人员、定位、职权、计划3、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4、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虚拟型团队5、团队构建的要求:(1)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2)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3)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第三章班级管理工作第一节班级管理工作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以“班”或“级”为单位,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变成固定的基层教学群体,即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学生人数固定。2、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班级规范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艾拉斯莫斯,夸美纽斯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总结论证。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产生了中国班级授课制的最早雏形。4、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利于教学获得巨大的效率(2)有利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局限性在于它特别强调统一,齐步走,缺乏灵活性,因此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班级管理的特点:(1)目的的教育性(2)内容的广泛性(3)对象的不成熟性6、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级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7、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1)基本依据:A.教育的总体要求,B.学校的总体要求(2)理论依据: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社会学理论(3)实践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班级管理者所带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8、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1、既要保持一致性又要体现针对性;既要包含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难度适宜又要易于评价。9、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步骤:(1)分析现状(2)研究信息(3)把握理论(4)体察民心(5)确立目标10、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1)师生共商法(适于发展良好的班级)(2)班主任定夺法(适于班级初建或乱差班)11、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德育管理、学习管理、文体活动管理以及常规管理12、班级德育管理的方法:组织法、激励法、规章制度法13、班级学习管理的内容:营造学习环境、对学习计划的指导、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14、班级管理的主要包括:(1)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最简单最常用)、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法。(2)说理法(A.利用威信教育学生。B.既要入题入理,又要入情入心,C.因材说理),(3)自我管理法,(4)其他方法:情感激励法、实践锻炼法、创新管理法。15、自我管理法的要求:1、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2、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3、引导学生参与决策;4、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第四章班级文化管理1、班级文化的内涵: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人员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2、班级文化分类:硬文化(显性文化即物质文化)和软文化(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3、班级文化的功能(意义、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4、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班级物质文化(基础)、班级行为文化(最活跃因素)、班级制度文化(保障)、班级精神文化(灵魂、核心)5、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首要特点、主要特征)、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6、班级文化的打造:(1)重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2)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3)塑造班级精神,打造努力进取的精神文化。第五章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全体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老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级的直接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有: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首要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中心工作)、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重要的日常工作)3、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共同生活准则、平等和融洽的氛围。4、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应做到:(1)选拔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2)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3)制定班规并认真地贯彻执行;(4)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5、班主任的素质:(1)思想品德素质:①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进取精神;②要有良好的到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③要有献身教育事业和尊重热爱学生的高尚品质。(2)班主任的知识和能力素质:①知识素质:A.精深的专业知识;B.全面的教育理论知识;C.广博的文化知识。②教学管理能力:A.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C.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D.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E.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F.应变能力;G.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H.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3)身体和心理素质:①强健的身体素质;②良好的心理素质。6、班主任的培养途径:开展全员培训、实施岗前培训(资深教师指导模式、集中训练模式、校本培训模式)、专项培训(思想道德培训、技能技巧培训、情感素质培训)6、班主任评价的作用:目标导向作用、反馈调节作用、监督促进作用、保证作用7、班主任评价的依据:A.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B.班主任的素质,C.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D.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第七章少年先锋队1、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先队建队日。2、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是劳动童子军。3、少先队的性质: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少先队员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4、少先队的性质特点(1)革命性(2)教育性(3)儿童性(4)群众性(5)自主性5、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学习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6、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的任务是:(1)团结和教育全体少年儿童(2)组织少年儿童参与社会生活(3)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7、少先队的标志包括:红领巾、队礼、队旗、呼号、鼓号和队会仪式8、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少先队在城市和乡村的初中、小学等少年儿童集中的地方设立基层组织,不设系统领导体制。9、少先队基层组织的“五有”建设是指有组织(抓建队率和入队率)、有辅导员(抓配备率和培训率)、有活动(抓覆盖率和活跃率)、有阵地(抓普及率和利用率)、有制度。10、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特点:文化教育性、管理性、集体教育性、自我教育性11、少先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1)精心挑选合格的队干部;(2)实行队干部轮换制;(3)做好队干部的培训(实行队干部例会制、队会观摩制、监督考评制)。12、少先队文化的基本内容:组织管理文化、活动文化、礼仪文化、辅导文化、理论文化。13、少先队文化建设的特点:(1)政治性和导向性;(2)组织性和教育性;(3)自主性和创新性;(4)实践性和社会性14、少先队活动的原则:全面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15、少先队活动的途径: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建立红领巾小社团16、少先队活动的管理:(1)明确活动目的,制定可行计划;(2)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3)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17、如何开展少先队社区工作:(1)引导少年儿童争优创先;(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娱乐活动;(3)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服务;(4)引导少年儿童参与社区建设;(5)加强少先队的社区阵地建设18、少先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少年儿童(1)人生的引导者;(2)实践的组织者;(3)健康的服务者;(4)权益的保护者;(5)发展的营造者19、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做好少先队的(1)基础建设(2)礼仪建设(3)阵地建设。20、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方法:(1)抓典型:①善于发现典型;②帮助培养典型;③积极宣传典型;④努力保护典型。(2)培养骨干分子:①善于教育骨干分子;②注意引导骨干分子;③加强骨干分子的培训。(3)善于协调团队各种关系。第八章共青团工作1、共青团的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2、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组织的正式成立。3、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包括:(1)党的后备军;(2)国家政权的支柱;(3)联系群众的纽带。4、学校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共青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代表了大多数青年的根本利益。5、中学团的组织系统一般分为三级:校团委、年级团总支、团支部。6、团干部的作用:先锋作用、核心作用7、团干部的培养:从思维能力、知识能力、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四方面进行8、学校团文化的功能:育人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9、共青团活动的特性:教育性、时效性、趣味性、自主性10、共青团活动的作用(意义):(1)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2)通过活动增添组织的活力;(3)通过活动教育广大团员;(4)通过活动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11、共青年活动的要求:内容决定形式、从实际出发、适合青少年特点12、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第九章学生会组织1、学生会的性质:学生会是在学校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指导帮助下,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2、学生会的基本职责:(1)组织开展学生各项活动;(2)积极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3)组织学生深入社会;(4)沟通与联系各项组织关系。3、学生会的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榜样示范作用。4、培养学生会干部应抓好三个环节:(1)选拔贤能,加
本文标题:学生与团队管理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4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