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完整word版)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本人精心整理)
1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注:以高教版为主,复旦版为辅第一篇总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项职能活动,对包括人员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协调的过程。补复旦版: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应当有效;本质是协调;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欧文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因其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做过试验,内容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3、泰罗(泰罗制)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管理哲学、采用科学工作方法并推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4、甘特亨利·甘特是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计划和管理技术方面。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优于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的“计件奖励工资制”,即对于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除了支付给他日工资,超额部分还以计件方式发给他奖金;对于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工厂支付日工资。5、法约尔亨利·法约尔是法国一家大型煤矿公司的管理者,“经营管理之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被公认为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6、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组织理论之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7、官僚制“官僚制”又称为“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其实质是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提供基本的约束机制,即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8、巴纳德切斯特·巴纳德是美国管理学家,“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经理人员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职能主要包括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明确组织的目标等方面。他还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9、梅奥埃尔顿·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他领导了霍桑试验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10、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包括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等四个阶段。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并根据试验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11、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有着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12、数量管理理论是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13、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管理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14、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15、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强调统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包括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等多方面的内容。16、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自我超越,不断创新,以便实现组织财富倍增、服务超值、工作高效的目标。补内涵: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它是通过培训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中和的综合绩效。17、精益生产和精益思想精益生产: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精益思想: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日本词,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力活3动),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18、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对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复旦版: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19、核心能力理论是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从而让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延展性等特点。20、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生产计划和库存控制系统,包括20世纪60年代的开环MRP和70年代的闭环MRP两个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客户需求管理、产品生产计划、原材料计划以及库存记录。21、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MRPⅡ是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即制造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为区别物料需求计划,记为MRPⅡ。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闭环MRP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由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集合而成。22、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系统化的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充分吸收准时生产(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表现为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以及集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补复旦版: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23、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管理问题的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把这种情况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将各种管理理论和学说归纳为11个学派。24、知识管理培养一种学习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组织成员能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与其他组织成员共享这些知识,以便获得更好的绩效。它一般包括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与交流、知识创新这三个运作过程。25、虚拟组织(企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这类组织(企业)仅保留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以各种方式借用外来进行整合,进而创造组织(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26、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组成的网链结构。4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它以效率为导向,目标是降低成本使组织更加多产。27、价值链与价值链管理价值链: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达到最终顾客手中的过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价值链管理:当产品沿着整个价值链运行时,对整个连续的活动和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它不仅关注流入内部的资源,还关注流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以效益为导向,目标是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28、决策科学化指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29、信息孤岛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或技术上的原因,组织中的信息有时不能被共享,出现信息孤岛。信息孤岛的存在会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同时它也是组织肌体不健康的表征。二、问答1、管理的内涵?(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2、管理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1)管理职能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2)它们的相互关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1)技术技能:对基层最重要,中层较重要,高层较不重要(2)人际技能:对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3)概念技能(产生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对高层最重要,中层较重要,基层较不重要。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2)标准化(3)工作与能力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补三层次:(1)革命精神(2)科学工作方法:①定额管理②标准化管理③计划与执行分开(3)管理制度:①差别计件工资制②职能工长制补泰罗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影响:(1)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5究先河(2)开创单个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分析,是流程/过程管理学的鼻祖(动作、时间研究)(3)率先提出经验管理法可以为科学管理法所代替,从而开拓了管理的视野(4)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作业管理)(5)首次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
本文标题:(完整word版)周三多《管理学》考研复习提纲(本人精心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3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