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和15岁以下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3、红细胞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4、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5、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2)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6、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7、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8、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9、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10、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1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12、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3)血小板分布异常13、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14、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15、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1)细胞体积胞体逐渐大→小(2)细胞质量:少→多染色:深蓝→浅染,甚至淡红颗粒:无颗粒→嗜天青颗粒→特异性颗粒(3)细胞核大小:大→小形态:规则→不规则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致密核仁:有→无核膜:不明显→明显(4)细胞核/细胞质比例:大→小216、细胞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1)有助于识别不同系列的细胞(2)识别不同的淋巴细胞(3)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4)用于识别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5)有助于识别不同功能状态的细胞(6)有助于对不同系列和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进行分离和研究(7)可用于各种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8)可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1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M0~M718、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部分磷脂)和Ca2+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常用于内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及异常抗凝物的筛选(2)临床意义:APTT测定是常用的内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及异常抗凝物的筛选试验①外科手术前检查②APTT延长③APTT缩短④普通肝素治疗监测19、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原理:在乏血小板的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TF/组织凝血活酶)后,血浆发生凝固的时间。为外源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2)临床意义①手术前筛查②PT延长先天性外源性凝血因子异常、获得性外源性凝血因子异常③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④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测20、病理性尿液外观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菌尿乳糜尿脂肪尿盐类结晶尿21、血尿: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红细胞>3个/HPF22、尿液化学检查①尿蛋白②尿糖3③酮体④尿胆红素与尿胆原⑤亚硝酸盐显微镜检查①红细胞②白细胞、脓细胞③上皮细胞④管型⑤盐类结晶体23、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8.88mmol/L或160mg/dl24、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管型的形成条件:①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②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瘀滞,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25、常见管型的特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细菌管型、结晶管型、其他类似管型的物质26、粪便隐血试验(1)名解:隐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的出血(2)临床意义阳性反应: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恶性肿瘤、药物致肠粘膜损害、其他疾病、寄生虫病27、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28、肾前性氮质血症:BUN/Cr(mg/dl)>10:129、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1)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清蛋白合成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缺血性肝损伤(2)营养不良(3)蛋白质丢失过多(4)消耗增加(5)血清水分增加30、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原因(1)红细胞破坏过多(2)肝细胞对胆红素转运缺陷(3)结合缺陷(4)排泄障碍(5)胆道阻塞31、正常人及常见黄疸的胆色素代谢检查结果血清胆红素(umol/L)尿内胆色素(umol/L)CBUCBCB/STB尿胆红素尿胆原正常人0~6.81.7~10.20.2~0.4阴性0.84~4.2梗阻性黄疸明显增加轻度增加0.5强阳性减少或缺少溶血性黄疸轻度增加明显增加0.2阴性明显增加肝细胞性黄疸中度增加中度增加0.2~0.5阳性正常或轻度增加32、胆酶分离: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4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33、空腹血糖(1)名解: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以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测较为方便,结果也最可靠???(2)临床意义①FBG增高i)生理性增高ii)病理性增高☆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因素☆药物影响☆肝脏和胰腺疾病②FBG减少i)生理性减少:饥饿、长期运动、妊娠期ii)病理性减少☆胰岛素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肝糖原贮存缺乏☆急性乙醇中毒☆先天性糖原代谢缺乏☆消耗性疾病☆非降糖药物影响☆特发性低血糖34、高糖血症:FBG增高超过7.0mmol/L低糖血症:FBG低于2.8mmol/L35、糖化血红蛋白(1)名解:在红细胞生存期间HbA与己糖(主要是葡萄糖)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的产物(2)临床意义①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GHb增高提示近2~3个月的糖尿病控制不良,GHb越高,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②筛检糖尿病③预测血管并发症:长期GHb增高可引起组织缺氧而发生血管并发症④鉴别高血糖36、血清脂蛋白的分类(1)乳糜微粒(CM)(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3)低密度脂蛋白(LDL)(4)高密度脂蛋白(HDL)(5)中间密度脂蛋白(IDL)(VLDL的代谢产物)37、高钾血症:血钾超过5.5mmol/L低钾血症:血钾低于3.5mmol/L38、高钙血症:血清总钙超过2.58mmol/L低钙血症:血清总钙低于2.25mmol/L539、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1)CK-MB(CK2)增高①AMI②其他心肌损伤③肌肉疾病及手术(2)CK-MM(CK3)增高①AMI②其他(3)CK-BB(CK1)增高①神经系统疾病②肿瘤40、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测定的临床意义(1)诊断AMI(2)判断微小心肌损伤(3)预测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事件(4)其他41、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42、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1)IgG①增高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胶原血管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IgG型MM②降低先天性、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甲亢、肌营养不良(2)IgA①增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IgA型MM、肝硬化、中毒性肝损伤、湿疹、肾脏疾病②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肌营养不良(3)IgM①增高初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宫内感染、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②降低IgG型重链病、IgA型MM、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甲亢、肌营养不良(4)IgE①增高IgE型MM、重链病、轻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寄生虫感染②降低先天性、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5)M蛋白MM、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半分子病、恶性淋巴瘤、良性M蛋白血症43、补体:是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糖蛋白三个途径激活物644、补体C3检测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肿瘤、排斥反应、急性组织损伤(2)减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肾小球肾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先天性补体缺乏45、补体C4检测临床意义(1)增高各种传染病、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关节炎、组织损伤(2)减低狼疮性肾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IgA性肾病46、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FT)(1)原理:T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绵羊红细胞(E)受体和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T细胞表面的E受体,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花结样细胞,称为~显微镜下计数花结形成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以每个淋巴细胞粘附3个或3个以上绵羊红细胞者为花结形成细胞(2)临床意义①降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大面积烧伤、多发性神经炎、淋巴增殖性疾病②升高甲亢、重症肌无力、慢性活动性肝炎、SLE活动期、器官移植排斥反应47、细胞因子(CK):是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低分子蛋白质属于分泌性蛋白质,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一般生理性细胞产物48、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53、C-反应蛋白(1)名解: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能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壁C-多糖起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临床意义①CRP升高化脓性感染、心梗、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器官移植急性排斥②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③鉴别风湿热活动期和稳定期④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54、病原体试验检查方法直接显微镜检查、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查、病原体核酸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清学实验55、病原体耐药机制(1)细菌水平和垂直传播耐药基因的整合子系统(2)产生灭活抗生素的水解酶和钝化酶等(3)细菌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4)细菌膜外排泵出系统(5)细菌生物膜的形成56、药物敏感试验(1)K-B纸片琼脂扩散法(2)稀释法(3)E试验: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7(4)耐药筛选试验(5)折点敏感试验57、最小抑菌浓度:稀释法所测得的某些抗菌药物抑制检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58、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名解???59、乙肝五项测定的临床意义(1)HBsAg阳性急性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携带者(2)抗-HBs阳性急性乙肝、注射过乙肝疫苗/抗-HBs免疫球蛋白(3)HBeAg阳性乙肝处于活动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4)抗-Hbe阳性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除,复制减少,传染性减低(5)抗-HBc阳性近期感染HBV、HBV复制和传染性强、感染过HBV60、性传播疾病:是一类能通过各种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主要侵犯皮肤、性器官、全身脏器损害的疾病61、获得性免疫缺陷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CD4蛋白受体进入易感细胞引起部分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感染和继发性癌变63、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发生的感染64、医院感染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66、基因诊断: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或人体的状态进行诊断。它是以遗传物质(DNA或RNA)为检查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达量的多少来诊断疾病的方法67、基因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基因诊断灵敏度高,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病
本文标题:实验诊断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7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