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数学教研组自评报告一、教研组概况:我们现有19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8人,中学二级教师6人,新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教学能手2人,任学校中层2人,任年级组长1人,任班主任8人,党员7人。本组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本组是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于改革、工作实绩突出的集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能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教研组建设:1、加强组风建设,营造教研氛围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是我组的一大特色。教师们不仅乐意承担组内研讨课,而且积极参加校内教学竞赛活动;当组内教师承担区、市级公开课时,上课的老师总会虚心向大家征求建议,组内老师都会一起出谋划策,毫无保留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正可谓: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作用。各备课组每个学期都有具体计划,做到“三定”,即定时定点定人。各备课组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和学法,并结合学生实际编制作业。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以课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实施“阅读领航计划”。积极进行校本研修,通过专家引领,学校骨干教师带动组内教师共同学习探讨,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实践,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磨课活动,全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等,形成了浓厚的研学氛围。教研组日常教学研讨依托“三级制”模式展开:一是每学期四个备课组都要推选一位教师开一节校级研讨课,为教研组提供课堂教研的资源。二是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在本备课组开两节研讨课,然后开展评议研讨,在反思重建基础上,再由其他教师完善教学。三是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听10节随堂课,吸取各位教师的长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日常教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缩短教师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实现教研组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2、重视资料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备课组、教研组资源共创、共享,如各年级实施校本练习,全组教师一起承担初编工作,各个备课组在第一轮实施过程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把修改稿传给下一轮实施的备课组;在实施“阅读领航计划”的过程中,作为首批试点“数学学科课内阅读”的学校之一,备课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学习、摸索,总结出了“四步”、“五课型”,第二轮实施的老师大多对“阅读领航计划”了解不多,在实践中该如何开展处于茫然状态,这时,两个备课组经常在一起进行活动(备课、听评课),第一轮的教学设计、导纲等也传给第二轮实施的老师,使第二轮实施的老师比较快地能接受这一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3、以课题为载体,加强教学研究近年来,我们以课题为载体,加强教学研究。我们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为了缩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我们立项了“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实践,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有大幅的提高。另外,我们又以“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的区级课题为载体,通过“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法指导——课例研究”的实践,明确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理清五、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衔接知识点,研究学法的指导,形成了《五、六年级数学衔接点的细目表》,构建了相应的习题库,积累了“教学衔接”相关方面的教学课例。使六年级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有效性,并使学生能顺利地从小学的数学学习过渡到中学的数学学习,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发挥团队力量,助推青年教师成长。近几年,我组新进青年教师比例增加,为了使他们快速融入集体,站稳讲台。除了学校为其安排的师傅外,各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也承担对其带教的工作,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区、校级的教学研讨和评比活动,让他们通过一次次的磨课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每位青年教师都珍惜活动平台,他们都能积极地准备,虚心请教,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实践,他们迅速的成熟起来,比如青年教师多次开了区级研讨课,得到了听课的专家、领导、教师的好评,又如青年教师参加了区的高端教师的培训。三、可喜的成绩:在全组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的努力获得了一些回报。1、公开课:3年来,共开了6节区级公开课;1节市级公开课;对外省市开了7节课。2、课题:近3年来,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参与2个,校级课题28个。3、得奖或发表论文:近3年来本组教师,在区级各类论文评比中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发表论文3篇。4、学科竞赛:三年来,我组教师指导的全国、市、区级各类竞赛奖项有99人次。4位教师获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和数学竞赛优秀教练称号。5、个人得奖:1位教师获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位教师获区园丁奖,1位教师获市园丁奖。2012.11.16
本文标题:数学教研组自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7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