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民俗概论一、民俗的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从民俗与人类的关系上看,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二、民俗的分类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如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社会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和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如人际交往民俗、婚丧礼俗、人生礼仪民俗等。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如民间信仰、民间禁忌、宗教信仰等。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戏民俗、玩具民俗、戏曲等民间艺术等。三、民俗的特征1、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性体现了民俗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的生命力所在。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民俗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因而一般缺少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这是极自然的。2、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民俗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它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例如节日民俗。民俗的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是在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播布结合中发展的,这使民俗文化占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元文化相互间的碰撞和吸收、涵化和发展。例如圣诞节。3、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民俗的相对稳定性。例如春节民俗的基本内容。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播布过程中引起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由于民俗是靠集体创造,靠语言和行为传承和播布的,这就决定了民俗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变异是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春节的形式的变化。4、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民俗的民族性是指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殊的民俗。例如: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生活习惯不同。民俗的地方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显示出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例如三秦大地的陕南、陕北、关中的饮食习惯不同。5、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中国的许多民俗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虽然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变异,但仍然有原始民俗的存在,形成了民俗的原始性特点。人们在进行某些民俗活动时,常带着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民俗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民俗具有神秘性的特点。四、民俗的社会功能教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约束和控制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娱乐——产生快乐和愉悦的情绪。审美——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维系——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二、汉族服饰民俗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此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汉族服饰的一个特点是上衣右衽。清末民国初,男人一般内穿对襟衫、长裤,外穿右衽长衫,或者外加一件马褂。裤子接有8寸宽的腰,大裤裆。女子则多穿右衽短衫、长裤。现代男子以中山装、西装、衬衫、茄克及西裤为多,女子则以各式短衣、衬衫、裤子、裙子、旗袍为多。千层底的圆口、底帮布鞋是汉族人常穿的鞋。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为剃发结辫,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古代汉族女子多高髻,近代以来短发者越来越多。五种正色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神秘的中国术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古代染织,特别是丝织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上独有的。古代的染色技术也极为卓越和先进,不仅颜色种类多,色泽艳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誉为神秘的中国术。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织花、印染、刺绣、书花四大类。1、傣族傣族男子一般穿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而且衣服常是白色。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窄袖短衣和筒裙是妇女主要着衣,上身是白色、绯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为花色长裙。结发于顶,插梳子或顶花头巾。有些地方妇女婚前穿白色或蓝色大襟短衫和长裤,特点是束腰;婚后则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不再束腰。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花腰族、大袖傣等。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是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这种小花帽几乎成了维族人的标志。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现维族男性也爱穿西服、绣花衬衫等。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和头饰比较花俏,而下身又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在颜色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人小孩均喜披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小孩服饰中的帽子,有绣花的狮子帽、虎头帽、兔子帽、老鼠帽、青蛙帽、鸡冠帽、鱼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钉上银饰物。一顶帽子往往要几十个工才做成。衣裤有僧衣,绣花口水兜,绣花撑腰,绣花围腰,绣花被风,连袜裤,绣花裹背。鞋子有绣花狮子头鞋、虎头鞋、猫头鞋、兔子鞋、老鼠鞋、翅头鞋、船形鞋、蝴蝶鞋等。妇女服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潇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第三节饮食民俗一、饮食民俗概述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饮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生存和改造自身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力量。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1、蒙古族食俗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分为饮用的:鲜奶、酸奶、奶酒。食用的: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酪丹(奶豆腐)等。白食美味可口,营养特别丰富。白食制做简单却有趣。在食用时一般都有“德吉”的礼俗,也就是把第一杯或碗食品首先让客人品尝的礼节。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兑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中国西南云南省各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如纳西族的烹调技艺,既深受汉、藏民族的影响,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酥油茶成为纳西族的传统莱点就是一例。纳西族日食三餐,早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的特色饮食,当地有丽江粑粑合庆酒的说法。丽江粑粑油腻香脆,吃时佐以炒洋芋或白菜汤,有时也吃酥油茶、奶渣及糌粑。午餐和晚餐常有一两道炒菜或咸菜,爱吃牛肉汤锅和千巴。每家都会腌制酱菜、豆豌和卤腐,嗜好酸辣。肉食以猪为主,兼及牛羊、鸡鸭和野味,腌制的琵琶猪远近闻名,可存放十余年不变质。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
本文标题:礼仪与民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