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见的化学变化: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酿酒,食物的变质、腐烂,动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2、物理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伴随现象:形状、状态的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溶解,物质的三态(固液气)之间的变化,形状改变。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产生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题1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钢铁生锈、白磷自燃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D、工业制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答案:B例题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农家肥腐熟B.灯泡变亮C.酒精挥发D.爆炸答案:A考点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是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等。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例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B.红磷用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答案:A例题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铝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考点三:用于加热的仪器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烧瓶。3、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容量瓶、集气瓶等。例题实验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答案:A考点四: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一横二放三缓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3、液体药品的取用:不定量: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大量液体采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对量筒口定量:用量筒量取,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例题1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将取出后未用完的红磷放回原瓶B.小明同学品尝了实验室中贴有“蔗糖”标签的药品,表示味道很甜C.小王同学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D.因某固体药品的用量未指明,小白同学取了盖满试管底部的该药品答案:D例题2下列关于化学药品的“取用”和“存放”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答案:C考点五:仪器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1)为减小误差,根据所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2)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位置上,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则读数偏小。俯视则读数偏大。量筒不能加热,(4)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去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用湿抹布扑盖。例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例题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C.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答案:C考点六:试管固体和液体的加热1、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注意事项:(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其中下部加热;(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2、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注意事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试管炸裂;(2)先预热,避免试管底部受热不均炸裂,方法: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试管固定则移动酒精灯。例题1在实验过程中致使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下列这些原因中不是试管炸裂原因的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珠B.加热时试管底部没有触碰到灯芯C.在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微向上倾斜D.加热后,立即清洗试管答案:C例题2如图象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答案:B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红磷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止水夹、橡胶管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将瓶内剩余的体积分为五等份。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点燃燃烧匙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瓶塞塞紧。红磷熄灭后,待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实验现象:打开止水夹前,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还可以得到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注意事项: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实验误差:(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不好(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未夹止水夹或未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探究: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例题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答案:D例题2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C(A)蜡烛(B)硫粉(C)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2)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A。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3)小芳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还可推论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活泼”或“不活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例题3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Ⅰ.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先膨胀,后变瘪,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任写一种)Ⅱ.实验A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在如图B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实验前,检察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气球膨胀,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40℃【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考点二: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例题1《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与地球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接近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答案:A例题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含氮气体积为100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A.20LB.30LC.25LD.40L答案:C考点三: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2、稀有气体:霓虹灯3、氧气: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例题1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C.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答案:C例题2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A.液态氮B.液态氧C.液态空气D.液态二氧化碳答案:A例题3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④;(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②;(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③;(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①;(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④增多.考点四: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9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