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浅谈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1浅谈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更多地采用了“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方式。这样编排的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即在阅读中认识汉字和通过识字帮助阅读。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发现随文识字是一条提高低段语文课堂效率的最好途径。随文识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是,在采用随文识字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们又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课文比较长,怎样处理课时的问题?在教学中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边学文边识字又怎么来体现识字教学的重点?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识字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读音不准确;2.形近字难区别;3.各个字的部件位置易颠倒;4.同音字运用易混淆。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途径,需要在随文识字中找到一条符合本班学生识字的有效措施。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随文识字同样是一种不够完美的教学方法,它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和科学系统,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缺点,优化随文识字教学策略呢?我把孩子的识字心理分成四个阶段:初读感知阶段——随文理解细化阶段——复习巩固阶段——指导写字阶段。根据这个情况,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初读感知阶段1、激趣导入,随题识字,揭示课题。比如《秋天》,题目中“秋”是会写字,我的教学步骤是复习“禾”——学习“秋”禾苗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秋”——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板书“秋2天”——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齐读课题。这一过程,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巧妙地渗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识字,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又如:《植物妈妈有办法》,题目中“植物”两个字都是要求会写的字。因为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植物的比较少,我先出示几张植物的图片,让孩子们先认识什么是“植物”。他们看图后明白,“植物”是生命的主要之一,并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我问:“为什么‘植’字是木字旁?”孩子们回答说“因为植物包含了如乔木、灌木等”。“谁有好方法记‘物’字?”孩子说:“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用‘请勿打扰’的‘勿’加个牛字旁,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植物’的‘物’。这样教学生字,把学字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渗透“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使生字不孤立于课文之外。2、借助预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适当留些读读课文、记记字形等口头作业。这也为课上读准、读通课文节省时间。预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步骤进行:①回顾预习,自读。②认读生字词、轻声词、多音字、长句。③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此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几个小步骤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整合。比如诗歌类的课文,就可以直接读课文,根据读书情况再纠正读音;有的课文没有什么特别难读的长句,就可以舍去这一环节。第二,可以结合有特点的字的形来记住读音。二年级可以结合预习和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我真希望》中的“晶莹,芬芳”这两个词语,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很清楚。可以在此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意思。二、随文理解细化阶段通过第一时段的教学,学生初步读准字音,感知了字形,但对生字还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要让学生进入生字的具体细化阶段。在什么时候细化合适呢?有三种处3理方式,一是放在学文之前,二是学文之中,三是学文之后。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学文之后再认读生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经过了反复的读文,对字形的感知越来越加深,但对字义的理解尚欠缺;学文之前就记忆字形,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为学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缺乏语境,认读记忆很死板。当代的识字训练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注重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这要求识字训练应当有机地和阅读等其他语文训练结合起来,在整体发展中求得最佳效果。边读文边识字有利于识字与语言环境的结合,还能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帮助。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运用多种方法解字义,随理解识字,感受汉字的奇妙。1、精读课文,随文识字,朗读感悟。我在备课时尽量做到“三个心中有数”。这一步是随文识字的核心环节。这三个心中有数是:一是课文的人文内涵及重、难点要心中有数;二是每个生字的形、义和课文的人文内涵及重、难点的联系要心中有数;三是朗读指导的任务要心中有数。这三个“心中有数”决定整个随文识字教学的关键。切忌每个字都要随文而识,每个自然段都进行朗读指导。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共有7个生字:甲、伞、豆、植、物、轻、粗,三个新偏旁:牛字旁、车字旁、米字旁。根据“三个心中有数”,把这些识字任务进行归类:植、物、粗、轻、进行随文,因为它们的形与义与文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随文有利于识字,识字有利于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对话。而其他的字则定位:会读,感知形和义。第二课时再给予集中强化。2、研读文本,把握重点;研读生字,找准结合点。不是因为随文识字了,就忽视了文本阅读的重点了。要根据文本的重点确定随文识字点。如《我是什么》第三自然段中,在句子“平常,我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要认的字有“奔、洋、舞”;“江”是要写的字。我把这几个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试着读通;然后我出示奔跑、海洋、跳舞的图片,认识“奔、洋、舞”这三个字;而后,出示“江”字让学生观察学习。学生发现,“江”里有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在学生会认会写这几个字后,我指导学生朗读这几句,体会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4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抓住这几个关键句子,很顺利地从字过渡到到句的教学,又从句过渡到到篇的教学。汉字中的每一个常用字,几乎都蘸满了文化琼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汉字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统一起来,重视文化,尤其是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当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各种方法分析汉字,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景中获得生命。三、复习巩固阶段。根据记忆的规律,是由模糊到精确的,但要经历个反复呈现的过程。学生能不能记住生字,经常复习与巩固很重要,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每隔时段教师要让学生再次认读。在操作上,可以分析完字形就认读,也可以学完课文之后,再次认读。认读的方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如采取游戏的方式(找朋友、开火车、摘苹果)。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再见面。我主张每课都识字,每课都认读,要不断的强化识字过程。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本课的生字,进行重组,形成一篇包含课文生字的又一短小的文字,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认读情况,又使学生多了一次接触语言文字的机会。如我教学完《保护庄稼好卫兵》一课后,自编了一首儿歌,涵盖了本课大部分生字,又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可谓是一举两得。《保护庄稼好卫兵》自编儿歌:(红色字就是本课要求认、写的字)有水方说清,日出天气情,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意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四、指导写字阶段。写字也是对生字的巩固,教学时不要为了写字而写字。教材关于写字的安排,有的字是本课出现的新学的字,有的字是以前课文出现的学过的字。那么对于学过的字,孩子是不是就记忆扎实了呢?这也不一定,所以即使学过了也要注意复习巩固,可让5学生说说,这个字是怎么记住的。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牢记字形,还要懂得意思,所以,对这类字,教学时应该拓展一下,如组词,说话等。写字指导要严格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找规律,以及提出注意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度的点拨,讲解。一定要注意结构、笔画、笔顺、起笔、收笔等。教师的范写很重要,每一笔要让学生看清楚。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老师往往忽略写字过程的指导,盲目地操作,比如,有的学生根本就没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还有的老师站的位置不对,写字时挡住了学生的视线。有的甚至用课件代替写字。教师要注意学生写字卫生习惯的养成,要经常地提醒。每个字写字数量不易多,但要有质量,也就是写一个像一个。写字后,教师注意检测与评价。综上所述,随文识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说话造句、写作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和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服从于一个重点——识字,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讲读课文和各种口头、书面的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又不忘记识字的目的,在阅读和口头、书面练习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光通过随文识字还不能让学生完全认清汉字,所以,我们还应该在通过多次阅读文本,与汉字多次见面后,把汉字有选择地集中起来,并趁此机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标题:浅谈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0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