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4分)(1)________________,阴晴众壑殊。(《终南山》)(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诸子喻山水》)(3)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4),后事之师。(《战国策》)2、选择(6分)(1)下列不适合挂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3分)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如切如蹉,如琢如磨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B.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C.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D.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白莽作《孩儿塔》序①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②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③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④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⑤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⑥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3.对课题《白莽作孩儿塔序》理解正确的是()(3分)A.谈谈白莽作的《孩儿塔》序文B.介绍白莽作《孩儿塔》的序文C.为白莽作的《孩儿塔》写序D.为白莽作的《孩儿塔》的序文写序4.第①段中“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你是如何理解“更加..惆怅”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②段中划线句用白描手法再现了白莽的音容笑貌,刻画出他怎样的形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③段“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鲁迅先生的杂文在语言艺术上有很鲜明的特色,请结合第④段文字做具体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按时看日出的人王开岭⑴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⑵“按时看日出”,我猝然被这句话击中了。⑶一位面壁写作的世界级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当做一门必修课来面对……为什么?⑷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它——⑸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儿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儿,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甜香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那蛋壳般薄薄的静……⑹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闭合”;而日出,刚象征着一种“绽开”,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被新的热量所充满。⑺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净、最清澈、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渴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个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⑻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又是怎样过的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⑼或许只有寥寥几次吧,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早晨(可能是怎样的疲惫和不情愿啊),或偶尔登山观景之时。而更多的人或许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我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第几万次地打着呼噜!⑽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⑾意味着你已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⑿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经历了。上班的路上,挤车的当口,迎来的已是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⒀即使你偶尔起大早,忽萌看日出的念头,又能怎样呢?⒁都市的晨曦,不知从何时起,早已变了质——⒂高楼大厦夺走了地平线,灰蒙蒙的尘埃,空气中老有黏黏糊糊的感觉,老有挥之不散的汽油味儿,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挡不住出租车的喇叭声……没有纯洁的泥土,没有旷野远山,没有庄稼地,只有牛角一样粗硬的黑水泥和钢化砖。所有的景色,所有的目击物,皆无水洗过的那种鲜艳与亮泽、那种蔬菜般的翠绿与寂静……你意识不到一种“新”,感受不到婴儿苏醒时的那种清新与好奇,即使你大睁着眼,仍觉像在沉沉的昏睡中。⒃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⒄“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生活积极的一个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⒅让我们呼唤真正的日出,愿我们在那一刻能真正醒来。——摘自《中国青年》8、“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楼拜比我们幸运得多。”结合全文,作者说的“幸运”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2分)9、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笔墨集中的景物描写,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0、作者从福楼拜的信中获得了精神启示——“按时看日出”。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按时看日出“的理解。(4分)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用文的题目是《按时看日出》,文章重点写了人如何看日出,同时写了人经常看日出意味着什么。写作角度独到,主题开拓深远。B.文章中多次提到了作者微妙的想象和感受。他把上班时迎接的阳光称为“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形象又不失深沉,发人深思。C.文章由福楼拜信中的一句话写起,接着与普通人的生活进行对比与反思。从中昭示人们激活生命,清洁内心世界,做一个有活力,有热量,有激情的人。D.文章中有许多警策隽永的语句,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在结尾处深情地呼唤大家作一个真正醒着的人,一个精神上苏醒的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9分)月唐杜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12.本诗句句写“月”。颔联写了、。(2分)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初升景象,赋予山动态的美。B.“疑鹤发”“恋貂裘”,既是诗人的推想,又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C.尾联明写嫦娥孤寂,实则推己及人,表达诗人自况自伤之情。D.深秋月夜,诗人通过所见所感,抒发自己衰老孤寒、凄凉寂寞的境遇。14.“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对此加以赏析。(4分)答:(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7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5.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2分)。16.解释加点词语。(4分)(1)百川灌.河()(2)望洋..向若而叹曰()(3)少.仲尼之闻()(4)笃.于时也()17.《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河伯见到海神后的反应是。(用原文回答)(2分)18.翻译下面句子。(6分)(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9.以下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墨翁传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
本文标题: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32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