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胚.芽/家醅.慰藉./狼藉.鸟瞰./侃.侃而谈劲.敌/引颈.受戮B.磋.商/蹉.跎稽.首/犄.角荫.庇/绿草如茵.颌.骨/颔.首低眉C.沉湎./缅.怀喟.叹/昏聩.间.或/挑拨离间.名讳./诲.人不倦D.襁.褓/勉强.拮.据/诘.难轶.事/卷帙.浩繁羞赧./万恶不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荣赝霹雳吹毛求疵苦心孤诣B.澄澈螽斯荒草悽悽相得益彰C.戏虐谰语芊芊细草心旷神饴D.羁绊告罄铤而走险妄下断语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现在,保尔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B.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C.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范字的红模上描(这叫做“描红”),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D.颜体书法名作众多,楷书名作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行书名作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要靠实力去创造。机遇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能力去应对,机会就会离你而去。,创造机遇,永远是强者的行动指南。一个人不断锤炼自己,执着努力,勇于进取,才能够在机遇到来时脱颖而出,赢得成功。A.假如尽管只要B.假如因此只有C.无论因此只要D.无论尽管只有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这句话是病句,可以改为:“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B.村后的场院里堆满了粮食。夜色阑珊,贪吃的麻雀.....悄悄地光临,谨慎地瞅瞅周围,然后低下头一个劲的吃起来。(句中加点的“贪吃的麻雀”是一个偏正短语。)C.尼莫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非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句中加点的“非常”一词的词性是副词。)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立春过后”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地渐渐苏醒”。)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把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记叙的六要素。阅读记叙文,抓住了这六要素,也就大体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B.阅读说明文,需要理清说明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D.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欧阳修、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风代表人物;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二、(13分)7.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2),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3),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4),,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5)虽千里不敢易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6)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8.名著阅读。(5分)(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原作内容,从括号内的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次填写出尼莫船长一行所经历的险情。(3分)海峡搁浅—→①—→②—→冰山封路—→③(搏斗鲨鱼、章鱼袭击、土人围攻)(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2分)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祥子的爱车“丢了”、“卖出去”,原因何在?请根据原著分别回答。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9——11题。(5分)【材料一】目前,中国8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然开设书法课,但是【甲】(名存实亡/差强人意),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乙】(淡出/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材料二】①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②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③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呢?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④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⑤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9.给【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10.从括号内备选词语中为【甲】【乙】两处分别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2分)【甲】【乙】11.【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不符合本段文字的内容和结构逻辑,请找出来。(只写句子序号)(2分)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4分)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12.试分析诗歌第一句中“衔”字的表达效果。(2分)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C.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夕阳晚照的美景。D.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17题。(13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④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⑤,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已有的业绩。③草昧之初: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草昧,此指开创国家。④角力:用武力争斗。⑤忽:不注意,不重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曾.益其所不能曾:(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3)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臣:(4)莫.不得之于艰难莫: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劳其.筋骨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陈胜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D.失之.于安逸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2分)17.【乙】文表达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用原文回答)(2分)五、(2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布鞋童庆炳①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每年一双也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要是上山砍柴则穿草鞋。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可以说我们那时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着脚念完小学和中学的。母亲为我每年做一双布鞋,在中学读书时,是绰绰有余的,是不会穿烂的。②去北京上大学后,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一年穿的了。哪里想到来北京在校门口看到的一幕是: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为此大惊小怪,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我只是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舒服。③起初半个月,只好“入乡随俗”,勉强穿布鞋去上课、上街等。过了些日子,我们三个福建来的同学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议论着要“革命”,要把北京人的这“坏习惯”改一改。我们约好在同一天在校园里当“赤脚仙子”。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巴嗒,巴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简直美极了。虽然我们三人的举动吸引来学校里师生们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但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城里人的“偏见”罢了,他们看看也就会惯的,况且“学生守则”里并没有一条规定:学校里不许赤脚。就这样我们大概“自由”了半个月。有一次,校党委书记给全校师生做报告,在谈到学校当前不良风气时,突然不点名地批评了最近校园里有少数学生打“赤脚”的问题,我们“赤脚”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击,一下子就被“剥夺”了。④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似乎母亲是有预见性的,要不她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里塞两双布鞋呢!可布鞋毕竟是布做的,并不结实。当北京的杨树掉叶子的时候,第一双布鞋穿底了。等到冬天的第一场初雪降落大地让我这个南方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发现第二双布鞋也穿底了。我那时每月只有三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只够买笔记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根本没有钱买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昂贵的鞋。⑤我天天想着母亲临别时说的话:她会给我寄布鞋来。又害怕地想:她不会忘记吧?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从家乡寄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在等待母亲的布鞋的日子里,我能做的事是,将破报纸叠起来,垫到布鞋的前后底的两个不断扩大的洞上维持着。可纸比起布的结实来又差了许多,所以每天我都要避开同学的眼光,偷偷地往布鞋里垫一回报纸。而且每天都在“检讨”自己:某次打篮球是可以赤脚的,某次长跑也是可以赤脚的,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布鞋也要节省着穿呢?弄到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这不是自作自受吗?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⑥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母亲做布鞋全部复杂的“工艺流程”,可在那些日子连做梦也是母亲和祖母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了。那时我想起来了,母亲为全家所作的布鞋,除鞋面用的黑布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之外,几乎全部材料都由她和祖母用最原始的办法“搜集”的,连纳鞋底的苎麻绳的原料,也是自家种的,这在我们村子里,可能是“只此一家”了。母亲和祖母为处理那些结实无比的苎麻皮,则要辛苦好几天,从泡到刮到晒到捻,最后象变魔术一般变成了可以纳鞋底的细细的软软的却坚韧无比的苎麻绳。至于描鞋底样、剪鞋面、纳鞋底等,这些我都在
本文标题: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18届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模拟一)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52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