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2 596.2-2015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ICS93.080.30Q84DB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596.2—2015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Settingspecificationonroadtraffic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facilitiesPart2:Generalspecification2015-09-18发布2015-11-01实施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DB12/596.2—2015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交通信号控制设备..................................................................15交通违法监测设备..................................................................26交通流检测设备....................................................................27交通量调查设备....................................................................38轴载检测设备......................................................................69可变情报板设备....................................................................610道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1011车道控制设备....................................................................12DB12/596.2—2015II前言本部分为强制性条款。DB12/596《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设施设置要求;——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本部分为DB12/596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天津市社会公共安全产品与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建伟、聂方、王亮、刘少堂、张学军、贾岩、张海、张玉鹏、李春燕、马郡、陈权、孙泽宇、任超、孙占明、夏雪松、刘希良、乔百合、杨树海、程锦、于冉冉、孙长国、赵学峰、孙炜、刘胜汉、许顺国、田静、陈洪、李强、周里智、岳向武、田涛、于永刚、孔涛、张纪升、张利。本部分为首次发布。DB12/596.2—2015III引言道路交通智能管理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可变情报板、交通流量检测、交通违法监测等类设备,是交通运行管理和安全保障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交通安全与运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部分对道路交通智能管理设施的通用技术要求予以规定。本部分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道路交通智能管理设施建设提供依据。DB12/596.2—20151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及次干道以上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的通用技术要求。其他道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3453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19271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T21255机动车测速仪GB/T2129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GB/T23828-2009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GB2528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96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83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JT/T714道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检测器JT/T715道路交通气象环境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DB12/596.1-2015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设施设置要求3术语和定义DB12/596.1-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应按照GB25280执行。DB12/596.2—201525交通违法监测设备交通违法监测设备应按照GB/T21255、GA496、GA/T497、GA/T832执行。6交通流检测设备6.1设置要求6.1.1对路侧式安装的交通流检测设施,应确保被检测区域内无遮挡。6.1.2正向安装的交通流检测器宜选在附近有天桥等支撑设施的地点,确保环境协调。6.2设备功能要求6.2.1数据精度要求统计交通流参数检测,可检测下列交通参数:a)单车道流量:准确率不小于90%;b)单车道速度:准确率不小于90%,速度检测范围10km/h~250km/h;c)单车道占有率:准确率不小于90%。交通流参数输出时间间隔应在10s~600s范围内可调。数据内容:流量、车速、占有率、车型分类(不少于两种车型)、单车速度等。应具备根据各种交通管理需求,按相应的数据格式进行预处理的能力。设备应具备来电后自动恢复的功能。6.2.2本地存储要求设备能存储检测信息,存储容量应满足存储最近十五天每2min间隔的检测数据。设备在断电72h内,存储的交通数据不应发生丢失现象。设备本地存储的交通数据应具备从设备通信接口导出至设备外部存储介质的功能。6.2.3数据传输功能6.2.3.1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所有检测器信息数据应支持系统传输要求,在系统传输正常的情况下,以设定的时间间隔上传数据,时间间隔能够依系统需求调整。系统通信中断并恢复正常后,可以上传存储数据。6.2.3.2接口与规程接口:机械接口应使用9针RS-232C接口插头或25针RS-232C接口插座和RJ45以太网接口,其中任一接口均可与中心通讯。a)RS-232C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信规程:按GB/T3453的规定执行;2)通信方式:异步,全双;3)通信速率:1200bit/s以上。b)RJ45以太网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基于以太网的TCP/IP通讯控制协议;2)接口速率:10/100BaseT自适应;DB12/596.2—201533)接口规程:符合IEEE-802.3u、IEEE802.1Q标准。应向需方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能够高效接入系统控制的接口参数和规程,便于其实施系统联网监控。6.2.3.3通信稳定性24h通信失误次数不大于两次。6.2.3.4通信恢复设备应具备在通信链路连通后自动恢复通信的功能。6.2.4时钟校准应具有系统时钟校准功能,24h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以北京时间为基准),并确保每24h至少时钟同步一次。设备预留与其他授时模块通信的接口。6.3设备性能要求6.3.1环境要求a)环境温度:-25℃~+60℃;b)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无结露;c)满足全天候室外工作要求,能够在雨、雪、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正常工作。6.3.2可靠性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90000h。7交通量调查设备7.1设置要求当设备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为路侧安装时,设备法向(相对于设备传感器安装点的公路车行道中心线而言,下同)最小检测距离不应大于5m,法向最大检测距离不应小于40m。7.2设备功能要求7.2.1采集数据内容交通量调查设备输出数据内容包括:a)跟车百分比:在逐一采集机动车车头时距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一条车道内车头时距小于指定时间的车辆占该车道全部车辆的百分比;b)平均车头间距:在逐一采集机动车车头间距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一条车道机动车车头间距的算术平均值,以m为单位;c)时间占有率:在指定的交通数据处理周期内,一条车道的机动车通过调查断面所用时间之和与该交通数据处理周期时间长度的比值;DB12/596.2—20154d)单车道机动车单型交通量:在指定的交通数据处理周期内,一条车道上某一车型机动车数量,车型分类至少包括:中小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集装箱车、拖拉机、摩托车等9类;e)单车道机动车单型地点车速:在指定的交通数据处理周期内,一条车道的某一车型机动车地点车速的算数平均值。7.2.2数据精度要求7.2.2.1机动车分型数据的采集精度交通量调查设备在采集机动车分型数据时,其单型识别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7.2.2.2流量数据的采集精度交通量调查设备分型流量误差±10%,总流量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应在±5%以内。7.2.2.3地点车速数据的采集精度设备地点车速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7.2.2.4车头时距数据的采集精度设备车头时距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7.2.2.5时间占有率数据采集精度设备时间占有率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7.2.2.6本地存储要求设备能存储检测信息,存储容量应满足存储最近15天每2min间隔的检测数据。设备在断电72h内,存储的交通数据不应发生丢失现象。设备本地存储的交通数据应具备从设备通信接口导出至设备外部存储介质的功能。7.2.3数据传输功能7.2.3.1数据传输的基本要求所有检测器信息数据应支持系统传输要求,在系统传输正常的情况下,以设定的时间间隔上传数据,时间间隔能依系统需求调整。系统通信中断并恢复正常后,可以上传存储数据。7.2.3.2通信接口及通信规程通信接口:设备应具备串行通信接口或USB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可使用RS-232C接口插座或RS-485接口插头。串行通信接口与外部的连接应便于安装和维护,并采取防水、防尘等措施。具备数据网络传输功能的设备还应具备RJ45网络接口或SC/ST光网络接口。通信规程:应按照GB/T3453的规定执行。7.2.3.3生产厂家应向需方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能够高效接入系统控制的接口参数和规程,便于其实施系统联网监控。7.2.3.4通信稳定性:24h通信失误次数不大于两次。DB12/596.2—201557.2.3.5通信恢复设备应具备在通信链路连通后自动恢复通信的功能。7.3设备性能要求7.3.1电气安全性能7.3.1.1绝缘电阻设备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柜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状态下不应小于100MΩ;在湿热状态下不应小于2MΩ。7.3.1.2介电强度设备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柜之间应能耐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1500V的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不应产生飞弧或击穿现象。7.3.1.3安全接地设备应设安全保护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机柜可靠连接,接地端子与机
本文标题:DB12 596.2-2015 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设施设置规范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