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图中动植物细胞内糖类、脂质的分类和比较,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是糖原和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是麦芽糖、淀粉、蔗糖和纤维素,动植物都含有的糖是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A正确;葡萄糖、果糖不属于二糖,蔗糖没有还原性,B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和固醇是并列关系,C错误;蔗糖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C.双链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解析】核酸分子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RNA具有传递信息(如mRNA)、催化反应(少数RNA是酶)、转运物质(如tRNA)等功能,B正确;双链DNA分子的绝大多2数脱氧核糖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正确。【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1、RNA包括mRNA、tRNA和rRNA,此外有些酶的化学本质也是RNA。2、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3.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或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B.可以选择鸡血或香蕉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C.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散开【答案】C【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含有DNA的生物组织均可作为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材料,且DNA含量越高越好;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装片的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黑藻叶片细胞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两者都使得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颜色,便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A正确;鸡血细胞、香蕉细胞都含有细胞核,DNA含量较高,都可以作为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材料,B正确;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利用盐酸和酒精组成的解离液处理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散开,D正确。34.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来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D.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一分子胰岛素原切掉C肽后成为两条肽链的胰岛素分子,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30个氨基酸,两条肽链中含有3个二硫键。胰岛素分子由21+30=51个氨基酸组成,其形成过程中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51-2=49,A错误;要形成胰岛素必须切掉C链,C链越多说明合成的胰岛素越多,故B正确;沸水浴时肽键不会断裂,只是空间结构会改变,故C错误;胰岛素分子有2条链,至少含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5.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4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葡萄糖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而协助扩散过程并不需消耗能量,故A正确;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性激素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与Z有关,故B错误;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Y),故C错误;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流动的,故D错误。【考点定位】物质的运输方式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B.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C.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02【答案】C【解析】细胞膜上的受体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但细胞膜上的载体不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A错误;叶肉细胞的线粒体能在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上合成ATP,但叶绿体不能在内膜上合成ATP,B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特别要注意原核细胞只含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7.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5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答案】D【解析】甲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乙是转录产物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构成四种核糖核苷酸。但由于题目中甲乙都只涉及3种碱基,故共含6种核苷酸。丙是ATP,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集团组成,故上述三者都含有糖。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乙水解的产物应该为核糖核苷酸,不是AT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酸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属中档难度题。8.下图为部分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说明的是A.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的合成场所在细胞中的分布有差别B.构成线粒体的部分物质的合成受细胞核控制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既参与细胞内也参与细胞外蛋白的加工D.①和②部位的核糖体的结构不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而胞内结构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故A正确;由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参与构成线粒体,故B正确;①部位合成的蛋白质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该处合成的蛋白质有部分留在细胞内起作用,还有部分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故C正确;①和②部位的核糖体的结构相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从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9.人体内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A.CO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C.m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胰蛋白酶通过囊泡跨膜运输到胰岛细胞外【答案】D【解析】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B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胰蛋白酶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胰岛细胞外,此过程不是跨膜运输,D错误。10.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消耗能量ATP;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过程,消耗能量ATP;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只需要酶催化,不消耗能量ATP;细胞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消耗AT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吡罗红能使HIV的遗传物质呈现红色B.入侵到成熟红细胞内的HIV会利用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7C.由于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HIV缺少能量而无法增殖D.CD4是成熟红细胞合成的一种抗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详解】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A正确;B、HIV进入宿主细胞后,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和物质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没有核糖体的红细胞无法为HIV制造新的子代病毒,B错误;C、HIV病毒一般是侵入人体的T细胞,当它侵入T细胞后,HIV病毒的遗传物质会合成一段DNA,整合到T细胞核的染色体基因组中,然后进行表达.如果人为的对红细胞膜加以改造,让HIV病毒侵入,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将无法表达,也就无法增殖,C错误;D、CD4是一种蛋白,其中含有两个以上肽键,可以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CD4是一种受体蛋白,但不是抗体,只有效应B(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D错误.故选:A。【点睛】分析关键:一是抓住HIV是一种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场所和酶等条件完成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合成;二是抓住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特征,则无法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12.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8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B.H+/K+-ATP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D.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内涵、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能否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题图显示:组织胺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或在食物的刺激下均能促使携带有无活性的H+/K+-ATP酶的囊泡的膜与朝向胃腔一侧的细胞膜融合,使得无活性的H+/K+-ATP酶变为有活性的H+/K+-ATP酶,进而将H+泵到胃腔中,增加胃液酸性,但胃腔不属于内环境,可见,食物和组织胺可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A、C正确,B错误;综上分析,组织胺抑制物和H+/K
本文标题: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