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答案】B【解析】【分析】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冲洗再除去枝梗,A错误;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B正确;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C错误;果酒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氧气充足,空气中醋酸菌容易将酒精转化为醋酸而产生酸味,D错误。【点睛】易错选项D,关键要抓住暴露在空气中果酒变酸,说明微生物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了酸,由此联系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会将果酒转变成醋酸来解释更合理。2.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控制在15℃~18℃,适于毛霉生长B.含水量高的豆腐更适合用来制作腐乳C.卤汤中的酒精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答案】B【解析】-2-【分析】制作腐乳的操作过程主要应注意:(1)腐乳盐腌制时,要注意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2)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详解】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A正确;含水量过高的豆腐不易成形,反而不适合用来制作腐乳,B错误;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C正确;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正确。【点睛】熟悉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有水保持密封状态,以利于泡菜的发酵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答案】B【解析】【分析】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3-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比例为1:4;A错误;由于乳酸菌的严格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B正确;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错误;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错误;故应选B。【点睛】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4.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泡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制作果酒、果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腐乳、泡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是胞外酶D.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泡菜的过程不需要【答案】C【解析】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制作腐乳的主要菌种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制作果酒、泡菜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果醋、腐乳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错误;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胞外酶,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过程中均需保持菌种活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四个发酵过程中利用的菌种的类型及其代谢类型,并根据各自的发酵条件分析答题。5.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葡萄酒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灼烧灭菌②高压蒸汽灭菌③巴氏消毒法④干热灭菌A.④②①③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分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4-方法有灼烧灭菌(主要适用于金属接种工具)、干热灭菌(主要适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玻璃器具)和高压蒸汽灭菌(主要适用于培养基的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详解】培养基一般用②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一般用④干热灭菌、接种环一般用①灼烧灭菌、葡萄酒所采用③巴氏消毒法,故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②④①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灭菌与消毒的区别于联系,关键是熟记各自的方法与适用范围。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可以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落叶,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详解】实验组2组合4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的湿润程度,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1组和3组由于没有微生物,落叶不被分解,2组和4组由于有微生物,落叶不同程度的被分解,B正确;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消除微生物的影响,C正确;该实验的变量有两个,一个是灭菌、不灭菌,一个是湿润、不湿润.自变量是灭菌、不灭菌,在湿润条件下1、2形成对照,在干燥条件下3、4形成对照,所以1、3分别是两组对照实验的对照组,D错误。-5-【点睛】注意:本题实验中涉及两个自变量(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7.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同化作用的方式,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详解】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C表示的大肠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符合实际情况,A、B、D不符合。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同化作用类型分别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没有有机物,大肠杆菌不能生长繁殖。8.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μ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μg/mL青霉素生长正常3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答案】C【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细菌的死亡与否,A错误;第2组和第3组有两个变量:青霉素浓度的高低和蛋白质H的有无,二者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B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则还需设置一对照组:只加2μg/mL青霉素,与第3组构成对照,C正确;抗生素由微生物产生,而蛋白质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D错误。9.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B.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一定是由最初的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答案】D【解析】【分析】1、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7-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2、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产生脲酶,并分解尿素。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4、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分
本文标题: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1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