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试题(含解析)
-1-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5小时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本次考试采用电脑扫描阅卷,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满分70分)。1.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③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封建制度下的农民要缴纳赋税,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不符合材料原意,也不符合实际,①错误;“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体现出的是小农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及“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②③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A、C和D项不符合题意。2.《汜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2-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答案】C【解析】“播种施肥”等字眼强调了中国古代农业是注重精耕细作的农业,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均是表面现象,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农业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不能说是低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只要考查“本质”选择项往往会涉及现象,例如本题的A、B两个选项就属于现象,直接排除,然后要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非常高,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3.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体耕作,农民称“众”;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4.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这可以佐证唐代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答案】D【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唐代治水次数比其他地区增加的更多,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农耕经济地位迅速提高,故D项正确;由唐代江浙等黄河流域的治水次数可见,长江流域的治理超过了黄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政府治水的显著成效,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两宋之际,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是表格数据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即治水次数的变化,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5.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4-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罢盐铁以资暴强……贪心……众邪……”等关键信息可知,作者主张盐铁官营,反对豪民兼并。所以排除B,答案选C。工业革命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D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工商官营【名师点睛】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6.宋朝初期出现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这说明宋代A.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C.政府重视商业税的征收D.抑商政策被迫完全废除【答案】B【解析】城市商业管理日益混乱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临街设邸店侵街的现象,政府屡禁不止”“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反映了宋代商业经济繁荣,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政府重视商业税的征收属于表象,没有反映宋代商业发展的实际,故C项错误;封建社会始终存在抑商政策,没有废除,只是宋代时期商业环境放松而已,故D项错误。-5-7.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答案】A【解析】“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8.下列各项叙述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C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6-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项结论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项。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排除B项;北宋时期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而不是不再监管,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完全禁止中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中外贸易,排除D项。9.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等级观念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明代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商品贸易,而非单指“外贸”,故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结合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7-10.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材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发展状况B.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C.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D.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反映了清初民间“包头”雇用工匠的情况,属于早期的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故D正确;官营手工业不存在雇佣关系,A错误;民族工业属于近代工业,是19世纪60年代之后产生,B错误;近代企业是使用机器大生产,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使用机器生产的信息,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等。11.“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船队远航B.大航海时代的来临C.丝绸之路的开通D.工业革命的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交汇交融,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是中外国家间的和平交往,对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的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丝绸之路的开通仅仅局限于欧亚大陆之间的交往,C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促进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D项错误。-8-12.奴隶贸易前后进行了三百多年。从1802年到1819年,丹麦、英国、瑞典、法国政府先后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关于黑奴贸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牙是贩奴先锋,英国曾是史上最大的黑奴贩子B.北美独立战争后减少了对黑奴的需求C.机器的应用加速了废奴进程D.黑奴贸易的停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北美独立战争后美国南方依然盛行黑人奴隶种植园经济,B项错误,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最先开始奴隶贸易,英国是历史上最大的黑奴贩子,A正确,不符合题意;机器的应用促使工业化进程加快,非洲作为工业原料供应地,加速了废奴进程,C正确,不符合题意;黑奴贸易的停止,保存了非洲的劳动力,体现了历史的进步,D正确,不符合题意。13.创办于1802年的著名杂志《爱丁堡评论》曾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答案】B【解析】材料“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穿梭更快的铁指”表明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纺织,故B项正确;“1802年”表明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纺织业飞速发展,“速度更快”,故A项错误;“穿梭更快的铁指”,材料反映的是机器的高效,故C项错误;“穿梭更快的铁指”表明是纺织机,但材料未涉及蒸汽机,故D项错误。-9-14.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教,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A.英国科技中心的转移B.传统大学科学研究的落后C.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D.科学进步加速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意在表明工业革命前大部分科学进步来自大学科研机构,而工业革命后主要来自伯明翰这些工业城市的工厂,不是科技中心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工厂的需求更能推动科技进步,而不能推断出传统大学科学研究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后主要科技进步来自伯明翰这些工业城市的工厂,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进步,不是科学进步加速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容易错误选择D项,把工业革命促进科技发展顺序搞乱。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15.美国内战导致棉花价格高昂,受此影响,浙江棉花价格突
本文标题: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2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