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A.服务社会主义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意识形态D.脱离生产实际解析:选C1950年初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未确立起来,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不符,不是照搬苏联经验而是借鉴,故B项错误;据材料“吸收苏联经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可知,借鉴苏联经验,发展工农教育,体现当时的教育强调意识形态,故C项正确;据材料“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可知,当时教育注重生产与实际相结合,没有脱离生产实际,故D项错误。2.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选A据材料“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等”可以看出是培养专业人才,主要是建设经济,故A项正确;提高国民科技素养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故C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故D项错误。3.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B.“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C.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解析:选C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是1950年制定的-2-正确的方针,材料中是1958年“左”倾错误的产物,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是一种正常的生机景象,是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结果,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58年”“各种‘大学’570多所”“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得出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冒进倾向,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1995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该表反映了()阶段时间人数第一阶段1950~1953年1708名第二阶段1954~1956年5853名第三阶段1957~1958年1654名第四阶段1959~1965年很少A.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B.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C.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D.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解析:选A材料呈现的是1950~1965年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这反映新中国初期中国处于冷战的格局下,“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从而获得苏联的援助和承认,中国派遣苏联的数量增多(1950~1956年)。但是伴随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派遣留学生减少(1957~1965年),故A项正确。5.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B.对外政策C.世界潮流D.科技实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反映的时间,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是因为我国注重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1984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因此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6.新中国历史上曾掀起过一场“读书热”,年轻人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年长者也勤奋学习、不甘落后,誓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处于饥渴阅读状态之中。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华民族面临复兴的重任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3-D.世纪之交,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选C材料“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发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此现象的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故C项正确;据材料“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排除D项。7.1977年,《数理化自学丛书》是在中国出版界和教育界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丛书。其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深受广大青年欢迎。该书的再版()A.迎合了“两弹一星”工程掀起的热潮B.反映了建国后科学技术人才短缺C.缓解了“一五”计划技术人才的缺口D.适应了恢复高考制度的社会需要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1977年恢复高考,题目中丛书的出版正好适应了恢复高考制度的社会需求,故D项正确。8.观察我国各类学校招生图(单位:万人)。由此图信息可以推知()A.国家对职教也逐渐较为重视B.我国中等教育体系日趋完备C.人们轻视职教的理念已转变D.我国精英教育的意识在淡化解析:选A材料中“职教”招生的绝对数值和比例都是明显上升,这与政策有关,故A项正确;中等教育不仅仅是职教和普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职教”招生数的上升不等于理念“已转变”,故C项错误;材料中“职教和普高”仅仅是中学,不能反映精英教育在淡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表(单位:所)年份合计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其他院校1949205492818—22121111721827-4-1950183502717—16126123218201951206473615—2730819111841952201224325331338123215419531811438263293386441511954188144026328398546141195519414422632842855614119562271548283375585561611957229174428337588556171——教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表中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8分)解析:从表格中指出一种变化趋势,例如综合大学不断减少、单科高校为主体、工科院校不断得到重视、文科院校日益受到削弱、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等,结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等史实,说明出现上述高校变化趋势的原因。答案:示例1:趋势: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原因: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趋势: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原因:国家重视;各级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