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1单元检测(八)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用着1000多名伙计。……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这段材料反映了()A.日本重农抑商B.资本主义萌芽C.日本商业发展D.封建统治动摇答案C解析材料只能获取商业发展的信息。从材料中看不出抑制商业的措施,也没提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动摇,故C符合题意。2.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B.西南大名强大C.民族危机加剧D.倒幕派的形成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问的是“外部因素”,而A、B、D都是内部因素。3.根据下面两幅图的内在联系,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容()大政奉还石川县颁发的地契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B.“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D.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答案D解析由“大政奉还”来看,权力由将军奉还给天皇,同时,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废除了所有的藩国,设置了县,因此地契由县颁发。4.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2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答案B5.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B.成为日本以后对外扩张的“路线图”C.日本很早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D.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答案B6.史学界认为,日本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里的“不成熟”主要是指明治维新前的日本()A.资本主义尚不发达B.未产生资本主义因素C.封建统治仍很牢固D.已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答案A解析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谓的条件不成熟应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有关。本题应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排除C、D。明治维新前夕,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尚不发达,故A正确,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题24分,第8题15分,第9题15分,第10题22分,共76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1872年)材料二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博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2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3教育改革。(12分)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们却下意识地执行起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选择原理”,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材料二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涩泽子爵·话论语》(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的依据是什么?此“失误”对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不得照搬材料)(8分)答案(1)依据:排除现代文明的精髓;以现代化发展尚未完全的德国为榜样。影响:建立了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他主张发展经济要与儒家重知识、重集体、重道德、讲奉献、提倡和谐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仁”与“富”的结合);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解析第(1)问根据“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精髓所在”“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的相关信息回答,影响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的相关信息回答。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4——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材料二1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摘编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1)有人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并分析其对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答案(1)合理性: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消极影响: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2)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地税征收现款,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的答案;第二小问从农民购买力以及当时俄国国内市场狭窄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影响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等角度说明。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1)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10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12分)5答案(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但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7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