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6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通史体系建构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完成统一(1912-1928年)主要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临时政府创建、北洋政府改革、国民大革命)、经济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短暂春天)、思想科学化和理性化(新文化运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政治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加强了民主制度建设,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迅速发展。经济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一战期间(被称为“短暂的春天”)。思想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深入人心;激进民主派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大旗,在社会上推动了思想解放。1924年,孙中山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社会生活上,民国时期的物质生活、交通通信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真题典例深挖考情晰方向1.(2019·全国卷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答案A-2-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5-1918年”到“1919-1922年”,“民主”“革命”,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由提倡民主科学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符合材料中“民主”与“革命”变化情况,故选A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当时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部分知识分子否定,C项错误;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改变,D项错误。2.(2019·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的群众运动,反映了当时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趋于一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群众运动和爱国热情,并未涉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项错误。3.(2019·全国卷Ⅲ)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可知,陈独秀反对中国的封建道德,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不是说国家至上,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陈独秀肯定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C项错误;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广泛传播,与题干时间1916年不符,D项错误。4.(2018·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3-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有人反对……有人主张……”说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5.(2018·全国卷Ⅱ)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孙中山认为法、美革命实践“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即“组织之方法”。结合所学可知,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孙中山强调的便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不会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排除A、B两项;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组织方法,而非斗争目标,故排除D项。6.(2018·全国卷Ⅲ)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些人认为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根据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强,材料即反映了这一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7.(2017·全国卷Ⅱ)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4-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材料中,“艾罗补脑汁”广告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图一国之进步”等,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良社会风俗,C项错误;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8.(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时期,除太平天国政权控制区域外,并不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失控的现象,而且直隶、云南、四川也不是太平天国政权控制的范围,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不存在地方互相争斗,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只存在南北对抗,不存在地方政权之间相互争斗,C项错误;材料“南北相攻,皖直交斗”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故选D项。回归基础主干知识再回顾1.辛亥革命(1)过程: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和宋教仁遇刺后,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2)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并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引发抵制日货、提倡国-5-货的群众运动和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状态。(3)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孙中山又发起反对段祺瑞专权的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3.五四运动(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3)意义: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4.中国共产党成立(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国际的帮助、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2)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5.国共合作(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6.北伐战争(1)进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发动以消灭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发展到高潮。(2)失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最终破裂,大革命失败。(3)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7.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2)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3)国民政府派系混杂,军官拥兵自重的局面长期存在。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6-(1)背景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4)结果: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社会生活的变迁(1)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的革命色彩。(2)民国时期①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②民国政府颁布法令,革除结辫陋习。③大城市中婚丧仪式变得简约文明。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上冲破封建思想牢笼。(2)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3)袁世凯倒行逆施,尊孔复古。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3.前期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后期内容:传播马克思主义。5.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6.意义-7-(1)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5)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7.局限性(前期)(1)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出路。(2)对东西方文化存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培优教程 知识篇 第二部分 第6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5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