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挂职培训活动体会这学期我刚调到一所小学校担任校长一职,因此有幸得到机会参加了晋江市名校长讲堂活动。就我而言,只是把它看成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因为一向不对各类的讲座培训之类的抱有太大的兴趣。再说句实话,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见惯了大大小小的会议、讲座的同行们,其实也大多数如此,当然,我希望这只是我的妄加猜测。我绝不排斥学习,更不怀疑这类培训能让许多同行(尤其是年轻老师)从中受益良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的方式,就我以往有限的一点个人经验来说,靠个人读书思考所得来的收获其实要大得多。既然参加活动,便斗胆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想。讲堂上,我市三位曾在北京中关村四小挂职锻炼的校级领导干部,分别做了《走进中关村四小》等专题讲座,全面深入地诠释了各自在北京中关村四小挂职锻炼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在落实拓展中的多元实践与深度思考。精彩的演说,配合着图文并茂生动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毫无疑问,发言者无疑都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更可喜的是,从讲述中我感受到到了富有个性化的理性及人文思考、学习领会后的勇于实践,我想,这样的学习精神与态度有理由得到同行们更多的好评与肯定。每逢听讲座,都会有意无意地记下几句印象深刻的话。有时,听到几句感到受用的话,能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和振奋。以下便是我记在笔记上的几句话:“各类检查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作为校长或教师,要始终把这个放在心中最温柔最重要的位置。”“做一个有教育理想,工作激情,道德操守,管理能力的人。要学会做一个悲观的积极主义者。”在这样的场合,带着诚挚而坚定的语气说出来,而且出自一个教育局长之口,这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我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很多人未必听得进去,但是对于那些怀有共同信念和教育追求的同行来说,这样的话语便能产生某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共鸣。反观自己,每天在日复一日琐碎的事务中疲于奔命,有时也迷失在扑天盖地的各类评比、检查中,甚至于学会了应付了事,将错就错,得过且过的心态日渐滋生,心中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早已被令人失望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样的话语,能让我回想起很多同行从教之初对这份职业怀有的激情。可是,一个教育者,面对现实的各种冲击,要始终怀有教育理想、保持工作激情,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会后,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四小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环境、优质顶尖的学习资源,比如:随时可以聆听来自国内外著名专家名师的讲座,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沙龙,学生大多来源于高薪高文凭的家庭等(学生的父母一半以上为硕士以上文凭)。著名教育家吴非说:如果不懂得敬重知识,不懂得敬重思想,不懂得爱,只图功利,只是因为作为一项任务,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一种学习的心态,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没有实践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没有一种想使个人、学校变得更好的愿望,再好的学习资源(所谓高端培训之类),也只是浪费。此外,我们也应该想到:越是高素质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便越高,对学校的眼光更加挑剔,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吗?我相信,在名校林立的北京中关村,四小能够脱颖而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机会总是与挑战、压力并存的。还有,我们在羡慕别人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是否想过,在现今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身边丰富的书籍、便捷的网络,甚至于随身携带功能强大的手机等,难道我们还能说这些学习资源还少吗?这些随处可见的学习资源我们利用了多少?所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资源或学习机会的缺乏,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利用资源,换言之,在于我们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记起不久前在电视上看过的一个访谈节目。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在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刚进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时,电视台栏目组在策划一个节目,作为旁听者的朱军,在听完一遍之后就将节目策划内容完整都记了下来,显示出了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因此出乎意外地受到领导的赏识而临时得到主持栏目的机会,后来他把握机会迅速在主持人的道路上一路走红。过后我时常回味起他描述当时情景的样子,他说,感觉当时整个身心是一种开放待吸收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个细节每句话都能快速理解并牢记在头脑……所以学习接受能力特别强。他的天赋当然让人惊叹,但我觉得他的成功更在于,[莲山~课件]机会来临之前充分的准备及强烈的学习欲望。这个例子让我更加深信这一句话: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当面对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时,我想我们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本文标题:挂职培训活动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31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