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加快我国现代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建设
1加快我国现代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建设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产到销的整个环节链,包括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以及流通环节的配送和信息应用等。目前,粮食物流体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一)粮食物流总量及跨区域粮食流量2000年前后,我国粮食每年总流量约为1.7亿吨,预计2010年全国粮食总流通量将增加到2.6亿吨,2015年增加到2.8亿吨。其中,跨省粮食流通量现阶段为1.2亿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1.4亿吨。(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大粮仓,跨省外运量占全国跨省外运量的近60%。东北经济区粮食产量、外运量、进口量预测表单位:万吨项目\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产量720075007800800082008400外运量260027002800290030003100进口量350450500550570580数据来源: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东北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研究报告》(均为预测数据)(2)黄淮海地区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预计2010年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在内粮食流出量达到843万吨,粮食调入(包括进口)达到358万吨。黄淮海地区粮食物流量预测山东河南河北2003产量343535692535省外调入800.147省外调出143659592005产量350041002774省外调入100551省外调出135500652009产量350041002996省外调入100556省外调出13050070数据来源: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均为预测数据)(3)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仅仅是我国稻谷的主产区,同时也要从外省调入或进口小麦、玉米,因此是粮食物流需求量较大的区域。预计2010年,区域粮食流入量达1010万吨,粮食流出量达1704万吨。(4)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是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粮食缺口主要依靠外省粮食调入和进口。预计到2010年,整个地区粮食流入量将达到5751万吨。(5)京津地区京津地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食主要来自东北和黄淮海地区,预计到2010年京津地区粮2食调入量将达到1020万吨。(二)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仓储截止2007年,全国有效总仓容约为2.866亿吨,其中浅园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装卸周转的仓容约为3410.7万吨,占有效仓容的11.9%。2009年华北最大粮库将在津启建,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列为京津走廊粮食流入通道重要流转节点。该粮库仓容可达70万吨,为华北地区最大。2.运输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五大粮食流通通道,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粮食流出通道;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出通道;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通道;东南沿海粮食流入通道;京津地区粮食流入通道。截止2007年底,全行业共配备散粮运输火车2966辆,散粮运输汽车6798辆,运输船舶84艘。各企业共装备粮食输送设备11.7亿台,清理设备3亿台、汽车衡1.35万台。3.装卸虽然大中型粮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进出仓作业,但装卸自动化水平整体偏低。全国只有约1.2%的粮库配备铁路散粮卸车设施,严重影响了铁路散粮车在全国范围使用。此外,粮食专用码头装卸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南北不均现象:东北地区主要粮食外运专用码头装卸能力在8600吨/小时,而南方地区沿江沿海的主要粮食专用码头装卸能力却只有4100吨/小时。4.包装现阶段,粮食包装主要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但由于其质量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封口更是极不规范,给粮食运输、储存带来很大的困难。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个别地方由于包装不善造成粮食破包散露率曾高达48.6%,平均散露率为5%左右,大大超出国家规定2.5%的标准。(三)我国粮食“四散化”现状实现粮食“四散化”,即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是粮食物流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特征。现阶段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到2007年,粮食流通“四散化”比例是20%左右。2007年调查显示,全国共有专用散粮接收设施能力9.3万吨/小时,专用散粮发放设施能力10.1万吨/小时。其中东北地区占20.5%,华北地区占28.8%,东南地区占13.2%,中南地区占5.4%,西南11.4%,西北0.8%。平均每个粮库拥有各类移动式输送设备3.8台套。(四)粮食物流园区的建设我国现已有多处粮食物流中心建成投产,如广州的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上海外高桥物流园区、山东省德州粮食物流中心、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等。根据国家粮食局信息,2009年国家将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建三江、长春、大连等玉米和稻谷物流节点,黄淮海地区的郑州、诸城、邢台、宿迁等小麦物流节点,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长沙、九江、成都等稻谷物流节点。(五)粮食物流先进技术及信息化的发展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全国装备机械通风系统的仓容为1.9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68.9%;装备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为1.0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37.6%;装备粮情测控系统的仓容为1.45亿吨,占有效仓容的50.5%;装备谷物冷却机835台,为粮食储存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粮食物流中也在逐步得到应用。中华粮网、谷物网等成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活力的粮食网上交易平台,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等为代表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采用电子商务,实现了多种粮食网上实时交易。二.我国粮食流通成本研究3我国每吨粮食流通成本为300~400元,而美国为8~12美元。我国粮食商品的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50%,发达国家仅为10%~25%。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我国粮食物流成本效益指标低的事实。具体来说,粮食流通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予以分析:(一)收购环节成本主要包括收购价格成本、洽谈费以及资金占用成本等隐性成本。此部分成本主要受粮食供求、管理水平影响。由于我国小农户多,粮食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项成本,但这并不是造成粮食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二)运输环节成本运输环节成本指粮食从生产区运到销售区的费用,运输环节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1.包粮运输与散粮运输的物流成本比较包粮流通与散粮流通物流费用对比元/吨如上表所示,包粮流通费用为366.56元/吨,散粮流通费用为306.66元/吨,散粮流通费用每吨低于包粮约为8%。可见,粮食以散粮方式运输,其流通成本要远远低于包粮。而且,包粮运输的人工成本和包装成本还在不断增加。积极发展散粮运输,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2.运输载体比较我国铁路粮食年运输量约7000万吨,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约5000万吨,公路粮食运输数量更大。铁路运粮目前突出问题是运力紧张,导致除车皮费外还产生许多额外的寻租成本。公路运粮在短途运输中优势明显,但长途运输成本太高。水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运载量大、环境污染少、运输成本低,如用6万吨级的货船运粮相当于2000节火车运粮,其运费却比铁路运输少10%左右。(三)储存环节成本储存环节成本由仓库建设成本和保管费用构成。我国传统粮食物流实行静态储备、储备库与加工厂分离,粮食储存周期长、成本高,浪费大、效率低,粮食仓库分布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些都导致该环节成本增加。我国粮食产量与粮食仓容比仅为1:0.4,大大低于美国的1:2.2和法国的1:1.0,其中,不适于机械化操作的平房仓占总仓容的86.9%。粮食库存主要由政府下属企业管理,许多粮库年周转率只有2~3次,利用率最高的筒仓年周转率为25次。而美国大多数货物筒仓周转率为50~130次。可见,我国粮食库存规模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库存周转率低,造成粮食(资金)积压,储存成本升高。(四)加工环节成本4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左右,食品工业占世界食品工业的比重却不到5%。发达国家食品产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为3:1,我国仅为0.3:1。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为45%,发达国家为88%以上。我国粮食加工率仅为20%左右,粮食深加工率不到10%,用现代加工方法制成的主食不到22%,而西方发达国家为85%左右。我国粮食加工企业产能大量过剩,如大米年产能力12447万吨,而实际产量2914万吨,开工率不足30%;面粉年产能力8090万吨,实际生产3480万吨,开工率仅42%。相比之下,美国ADM公司日加工小麦14483吨,是我国小型面粉企业日加工能力的数十倍,规模效益十分明显。我国粮食与农产品转化程度低,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比较落后,附加值小,这使得粮食物流的成本压力非常大。(五)其他成本如物流设施的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等。从物流设施的建设成本来看,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于散粮设施建设,但地方实际情况却是利用率较低。还有一些浪费性库存建设、重复投资等等情况,使得物流设施建设成本高,效益回报小。管理成本涉及面较广,受到粮食供应链各环节的影响。培养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信息成本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我国的粮食电子商务近几年才兴起,各项信息平台刚刚搭建起来,运营与管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从长远期来看,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三、我国粮食物流安全评价体系虽然粮食物流不论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政策制度考量,都取得了很大的飞跃,但通过一整套的物流环节链分析,可以看到:许多旧问题依然严峻,“基础设施设备的制约”、“北粮南运物流瓶颈”、以及“四散化程度低”等等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进一步恶化。而一些新问题也开始显现,比如“国际四大粮商布局我国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等问题已经现实的摆在眼前。(一)物流环节链评估1.内部分项评估保障环节定性评估警度级别仓储能够保证粮食的基本储存,但仓储设施还较为落后轻警装卸装卸自动化水平整体偏低中警包装包装不规范、资材耗费大中警运输四散化运输有一定发展,北粮“难”运尚未完全解决中警加工本土加工业落后、外资侵入严重重警信息应用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建立,有待完善轻警2.整体评估评估项目定性评估警度级别四散化程度相比发达国家,四散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高中警各环节衔接情况四散化衔接较弱,难以发挥合力重警整体稳定性各环节均较为稳定,但整体还偏弱轻警现有资源利用率部分环节的四散化投入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中警物流节点布局节点布局较为合理,但有些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轻警(二)物流系统总评估评估项目定性评估警度级别稳定供应产销不对接,稳定性有待加强轻警5及时供应基本能够实现及时供应,但成本较高轻警应急供应产销衔接不畅,应急供应存在隐患轻警成本——效益物流安全成本过高,粮食物流安全效益较低中警(三)现阶段粮食物流保障体系安全程度粮食安全等级层次与预警级别对应表警度级别名称安全等级名称巨警粮食危机重警粮食不安全中警粮食比较安全轻警无警粮食安全通过系列分析,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总体上处于不完善的状态,综合警度级别为“中警”,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物流保障体系建设处于“比较安全”中偏不安全的状态,在节点布局、功能发挥、成本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四、现代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设计框架现代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是采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功能有机结合,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通过计划、控制和系统化管理,形成的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它是基于信息化、自动化、集合化的粮食物流系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的粮食物流设施体系物流连贯运行的实质在于物流标准化及实现水平。现阶段,粮食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专业化协作较差,出现中间流通搬倒环节繁多、散粮运输设备闲置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统一标准的粮食物流设施体系,造成粮食物流成本高、效率差。所以,要建立:1.先进技术支持的高效率仓储设施(1)依托现有散粮设施,完善散粮配套设施的建设(2)对现有粮库进行升级改造(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仓储能力(4)粮库建设既统一标准、又突显差异(5)重视物
本文标题:加快我国现代粮食安全物流保障体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3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