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创业与就业项目引领案例
创业与就业项目引例主要接手项目:废品回收项目主要性质:勤工助学具体实施步骤:三个方面项目名称:爱心回收站项目引例1:江大“爱心联盟”回收饮料瓶助困本报讯看到身边贫困生一天三顿只吃3元钱,江苏大学19名大学生成立“爱心联盟”帮扶他们,首笔注入资金来自大学生们对校内饮料瓶的回收。工商管理学院大二学生严洋是“联盟”的发起者,他是江大学生会的干部,他和18位同学从上学期就酝酿成立“联盟”的事。严洋告诉记者,他班上的贫困生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非常困难,他仔细观察过他们的一日三餐:早饭2个馒头,中午1元钱米饭、5角钱蔬菜,晚饭再吃2个馒头。有一次一男生在体育课上瘫坐在地上,以为他生了病,谁知是饿的,一口气吃下5个面包后马上就精神了。这事对他震动很大,他就想在学生之间成立一种关心、资助他们的网络,于是就在校园网站上发出成立“爱心联盟”的帖子,很快就有多名同学响应。“联盟”刚成立,他们便开展了校内募捐活动,“联盟”副会长田甜对记者说,马上就是冬春换季,目前已募捐了近千件各式春装,很快发放到贫困生手中。但发放衣物只是第一步,比衣物更为紧迫的是“钱”。成员陈超透露,“联盟”现存钱不足200元,是他们卖废弃饮料瓶所得,要为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这点钱杯水车薪。于是19人商定,除向同学和社会各界募捐外,开始实施“回收饮料瓶计划”。每年从春季到盛夏,是校内饮料消费高峰期,江大现有在校生近4万人,按每天校内5000名学生喝饮料计算,回收5000只饮料瓶,每只卖0.1元,就有500元,这样一个月收入就有1.5万元,4-7月,至少应有4万元收入。眼下,“爱心联盟”成员已向全校发出资助贫困生的倡议。记者昨在江大看到,19名成员两天时间已收集到了近千只饮料瓶。引例2.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新途径的探索——校园废品收购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数量也不断增多,各高校原有的勤工助学机制已经落后于新的形势,所提供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它的运行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如何完善勤工助学制度、拓展工作思路,是学校和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对淮阴工学院2006级、2007级、2008级共300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支持勤工助学的占92.63%,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占63.42%,认为目前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及相应报酬不够合理的占38.96%,认为校园废品收购可以作为勤工助学方式的学生占77.34%,认为校园废品收购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的占81%。综上所述,进行校园废品收购有着广阔的市场和积极的意义,可以作为高校勤工助学的新途径。1浅析我国勤工助学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引例3.在废品中创业的大学生们在废品中创业的大学生们———记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信息系博信创业团队刚一见面,朱延正双手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背面印着“主营范围,回收各种废料废品———金属类、纸类、塑料类、废旧家电类”。如果没有名片正面“博信创业团队,朱延正,山科大泰山科技学院信息系”字样和几个腼腆、略显稚嫩的学生面孔,记者真以为遇到了收废品的小商贩。事实上,他们是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个团队,在今年5月的“挑战杯”山东科技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校园里的废品收购队博信创业团队于2007年10月由信息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成立,成员起初只有6名学生———后来发展到十几人。“我们十几个人,分为两组,每个周末骑着三轮车,举着招牌,轮流到学生宿舍、家属宿舍,定点收购废品。”负责团队办公室工作的张亚男同学笑着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很多人认为,收废品是社会上小商贩的事情———踩一辆三轮,在楼前楼后转悠,“酒干倘卖无”似地吆喝着。吆喝并不是唯一的宣传方式,但却是收废品这一行当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如何宣传自己,令创业团队很费心思。显然,成员们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身份降为小贩。他们觉得,应该用一些更能体现“创业”特点的宣传方式。“为了扩大影响,我们采用了宣传牌、条幅、展板、网站等宣传形式,介绍自己的团队。收购中,我们采用定时定点结合的方式。”系学生会副主席、团队董事长朱延正说。定时,就是接到有卖出意向的电话后,约定时间上门收购。定点,就是每个周末在宿舍区的固定位置摆摊收购。“即使人家知道我们团队,也并不意味着愿意把废品卖给我们。”对此,张亚男深有感触,“同学们一开始并不太信任我们,怕卖便宜了。有时,他们也和我们讨价还价,有时他们还要求我们收下一些不能收的东西。往往,由于要做很多解释说明,两三个小时也收不了几个宿舍。”有一次,他们去一个宿舍收购废品,卖废品的同学对他们的秤不放心,拿出一个哑铃来让他们称———结果是18斤。那个同学不干了:“哑铃上明明标的是30斤!”于是,他把哑铃拿到超市去称,结果还不到18斤。“这下他们明白了,我们博信团队的秤更准!”为了让大家放心,团队成员在收购时,都会在纸上详细列出类别、重量、单价,比如矿泉水瓶、书籍、废旧纸箱各多少斤、每种多少钱,然后把清单给卖废品的同学看。有一次,朱延正看到一个小贩用秤提起一捆书:“41斤!”朱延正感觉有问题———那杆秤打满是60斤,砣在这个位置,不应该是40斤。于是,他帮卖废品的同学反复诘问那个小贩,最后小贩不得不说看错了,应该是51斤。朱延正说:“后来,同学们不仅不看秤了,还主动把其他宿舍介绍给我们。”博信团队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几乎每次收购后,同学们都会问一句:“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团队成员姚辉全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儿:“有一天,一名同学打来电话,说有几捆书要卖。我们团队恰好没有人能在那个时间去收购。卖书的同学就说:‘你们只要过来称一下就行了,我们帮你们送过去!’”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团队流动资金从1100元迅速增加到了9000元左右。“平时主要收矿泉水瓶、废纸什么的,没有多少利润。近期毕业生离校,处理的旧书多,这一块儿的利润高一些。”对成绩,朱延正有些谦虚。在锻炼中成长在运作中,博信团队完全依照社会公司的组织方式,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团队设董事长、财务部、公关部、流通部、办公室等部门,大家各司其职。遇到活动,团队成员一齐上阵,不论职务,都是工作人员。对团队成立的初衷,朱延正说:“我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团队合作意识,使同学们了解、贴近社会,提高大家做事的能力。”在不起眼的废品回收中,博信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开始做这个事情时,一个女孩子拿杆秤站在哪里,觉得自己有点傻,有些不好意思。遇到讨价还价的,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回想当初自己的尴尬,张亚男笑了。刚开始收购时,张亚男用小纸条记账,每笔生意只记支出多少钱,没有记下诸如瓶子多少个、每笔多少钱、钱支付给了谁之类的明细。两周后财务人员做账时发现,她记得太笼统。为了补齐账目信息,张亚男不得不花几个晚上的时间来整理账目。做账的事情,给了张亚男很大的启发:做事要讲究步骤,要严谨。有方法、有条理,才能不乱。博信团队一开始是电话约定,随叫随到。后来,他们发现,这样收购,人工成本太高。经过讨论,他们确定了定点与定时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哪个宿舍楼电话较多,周末就到哪个楼下设点。“我们既要反复给同学们解释为什么不同废品间有差价,还要和社会上的废品收购站打交道,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朱延正说。在整理书籍时,大一就加入团队的姚辉全总结出一个规律:“混在一起收来的书,如果不加分类整理,价格就上不去。”学期初,系里新上一个实验室,采购了200多套电脑。老师们很支持博信团队,把电脑纸箱交给了博信团队处理。“那是我们至今接到的最大一笔生意!但我们却卖得不好,只赚到了200元钱。”朱延正有些遗憾。200多个纸箱,再加上泡沫板,满满堆了一走廊。博信团队没有那么大的仓储空间,他们不知怎么办。后来,他们只能简单处理一下,转手卖给了外面的小贩。“一开始,我们只是听团队的安排,后来遇到问题时,我们会主动探讨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今,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开始主动思考。“收废纸是挣不到多少钱的,塑料瓶也不行———一个瓶子挣1分钱,1000个,要几个麻袋才能装下,只能挣10元。再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保证随叫随到,与小贩相比,我们的竞争力就不够了。”对一学期的运营情况,张亚男谈了自己的看法。朱延正也认为,与小贩相比,团队确实存在着劣势。所以,下学期要扩展业务,工作重点应向校园代理、团购、书籍收购等方面转移。这学期马上结束了,要在下学期前开个总结会,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目前只是探索,下学期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给学生一个平台为什么要以废品收购作为切入点,组织这样一个团队?团队的组建者之一朱庆豪老师的想法是:“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计算机与网络专业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开始不容乐观。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如何激发学生动手的主动性,树立“我要主动去干事儿”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朱庆豪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要让学生做到五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朱庆豪说。采访中,朱庆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1年12月,大四的朱庆豪到济南参加人才招聘会。许多事业单位招聘的学历要求都是硕士以上。朱庆豪拿出自己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的证书问:“我是本科生,要不要?”用人单位反问:“带没带就业协议?马上签!”尽管朱庆豪最终没有去那家单位,而选择了留校,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庆豪说,他曾经指导过的一个学生陈彪,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正是有了这个二等奖,这个学生轻易地在南方电子基地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拿到这种证书,但,“他们却可以在多个领域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了实战能力,他们的就业之旅就能够轻松一些。自己创业对大学生来讲,之所以新鲜,是因为自主创业的人比较少。很多学生放不下架子去做一些小事,当然就不能从中摸索出大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做学生管理工作的朱庆豪了解学生,更了解学生宿舍。他发现,学生宿舍可以重复利用的东西很多,把这些“废品”组织起来,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整理宿舍卫生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宿舍文化建设。对这样一个平台,校区(学院)和系里的领导、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团队成立之初,系领导无偿给团队提供了1100元的启动资金。为了解决毕业生离校时书籍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朱庆豪老师又从工资中拿出了1000元。团队的仓储开始使用学生会的办公室,后来,院里又给划拨了专用的场所。“一位老师在有小贩竞争的情况下,主动招呼我们,把所有的废品都给了我们,还说:‘钱,看着给就行!’”谈到这件事,张亚男非常感动。姚辉全说,自己以前时间很多,周末也没有什么事。加入团队后,负责收购的具体事情,很忙,有时连午觉也不能睡了。通过在团队的工作,自己培养了责任心,提高了做事的能力,感觉很快乐。“我们通过一起做事,看问题更全面,协调管理能力也更高了。”朱延正说。“在团队的发展中,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在学院组织为贫困生捐款时,我们团队就捐了200元———那时,我们的流动资金才600多元。当时我们还有分歧。现在看这是做对了。以后,我们会更多地去帮助贫困生。”张亚男说。信息系党总支副书记朱景星对记者说:“大热的天,他们一趟趟地搬运整理废品,衣服都湿透了。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这样踏踏实实地做事,令我很感动,他们长大了!”引例4.成功创业——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讲稿整理一、大学生创业开场白(10分钟)1、在中国,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意义美国很多最大的IT公司,微软、苹果、惠普、DELL、CISCO都是在20年前创业成功的,此后的20年,几乎再也没有这样大的IT公司。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为什么没有?以后的创业者怎么了?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做事情讲究探究事情背后的道!也就是背后的规律。那么这种情况产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本文标题:创业与就业项目引领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75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