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实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实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实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篇】课上不能以老师讲为主,这样不但课程进展的慢,老师累,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死,其效果必定会是事倍功半。在讲《三角形的高》这节课的时候,我就是怕学生不会不懂,所以由自己全全包办了。讲课时以我说为主,没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我认为他们都会的情况下让他们动手画时,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他们居然没几个画对的,我见此情景后以为他们不明白就又给他们进行讲解,但再次操作时,他们还是没能正确无误的画好,而且一连几节课都是如此。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难道我错了吗其原因何在呢?我当时真的是搞不懂,课下我认真进行了一下反思,感觉在教学过程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对学生管的太多太死,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知道这不是学生的错,错就错在自己不能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篇】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减法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不仅知道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还知道减法其数学模型。成功之处:1、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减法性质的复习,建构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不感觉困难,而是通过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2、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掌握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例题的教学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种方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不足之处:1、练习中注重了基本形式的练习:4800÷25÷45100÷3÷17,忽视了变式练习,导致错误率高的问题。2、部分学生对于特殊数的简便计算还存在计算错误。参考资料,少熬夜!再教设计:1、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掌握好练习的时间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做到习题精而少,有针对性。2、注重对习题的变换练习,全面而缜密的设计练习题。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三篇】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参考资料,少熬夜!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1)复习铺垫(2)揭示课题(3)探究新知动手操作(4)巩固运用深化理解202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探索与实践1、引入谈话。师:今天我们继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2)。2、完成“探索与实践”第5题。(1)理解第(1)小题题意。师追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2)学生演示画法。指名在实物投影上画出线段图。(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4)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追问:你准备怎样画?(5)理解第(2)小题题意。(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并求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6题。(1)理解题意。师追问:你准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讨论确定长方形。(2)尝试练习画出现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3)算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4)小组汇报交流。比较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互相说,集体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二、评价与反思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3、交流汇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不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能自我检讨,逐步提高能力。]三、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2)(1)探索与实践(2)评价与反思教学反思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后进行教学的,相对来说无形之中降低了新知难度。但想正确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还有一些难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资助探究和合作交流构成中整整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还是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方法的归纳,都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理解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后,给学生设计了多样的习题。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特别是改错中多种解题方法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敢于向难题挑战的兴趣。本节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但部分学生机算不算认真,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出错率还很高,仍需多练。2021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篇】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是()分之一。里有()个。(2)10个是()。10个是()。(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4)1米=()分米=()厘米=()毫米。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100÷10=10÷10=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②出示,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三、巩固发展1、填表格:2、判断:(1)里面有4个()(2)35克=千克()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独立作业:六、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98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