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6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6篇)(篇一)“明月出天山,雪峰淡淡蓝。”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4天时间里,走过3座城市,踏访9个考察点,出席1场汇报会,参加7场会见接见……见字如面,字如接点,串联起总书记与新疆人民的情真意切,饱含总书记对新疆热土的浓浓挂念。广大党员干部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同心同行,接续奋斗,不负人民,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同样一轮明月,微亮出戍边战士脸庞遍布的“沟壑”,映照出脱贫攻坚干部群众手上沾满的“泥土”,折射出民族团结各族人民脸上溢出的满满“幸福”。故往者,吟诵边关的诗词曲赋甚众。斗转星移,保卫边疆、建设祖国已成使命召唤,家事国事天下事,心在这里,你我皆是祖国坚实之臂膀。明月映“丹心”,三载如梦,寄以翩翩“忠情”。“忠者,德之正也;诚者,天之道也;忠诚者,为人之正道也。”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追往昔以照前路,翻开这本厚重且誉满光辉的百年画卷,有在西陲边关踏雪巡边的守防官兵,“铁马冰河”只为守国之安全;有在基层艰苦一线踏破铁鞋的数百万领导干部,“竹杖芒鞋”只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三载如梦,他们用日日夜夜的汗水谱写着对党忠诚的光辉篇章,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筑牢中国心、中华魂”。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性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置,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月昭“苦心”,日复一日,寄以浓浓“人情”。“天下之重,莫重于民生;天下之大,莫大于民心。”从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抛洒热血,到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公仆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万千领导干部的辛苦血汗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无不体现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立场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过越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所不辞,要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敢于吃苦、乐于吃苦、不怕吃苦,真正干出人民满意的业绩,创造人民幸福的生活,让伟大梦想在勠力奋斗中成为现实。明月显“同心”,并肩携手,寄以潺潺“亲情”。“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古有张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亲;今有56个民族仁爱团结,建成全面小康,共同在阳光下闪耀。靠着民族团结“这口气”,4万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守护人民安全的净土;千万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绘就“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战贫画卷。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党员干部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民族团结之“花”灿烂绽放。明月出天山,迢迢寄深情。明月照到了西北,也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房。(篇二)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4天、3座城市、9个考察点、1场汇报会、7场会见……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可以感受到行程之密集、互动之热烈、期待之殷切。总书记早在今年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和引领者,要主动从“新疆之行”中汲取奋进力量,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站稳人民立场、扛起使命担当,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时时放心不下。“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无论是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坚定口号,亦或是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总书记明确指出,“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璀璨绽放。“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要时时放心不下。“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固原巷社区考察调研,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沉到基层,一定要接地气,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发展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我们党用“一切为了人民”的实际行动,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数历史经验鲜明证明,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在基层一线中察民意、暖民心、解民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时时放心不下。“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早在今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强调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这次“新疆之行”中,总书记来到交河故城,详细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支撑。从周口店遗址到良渚遗址,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灿若星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员干部要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心用力用情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篇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干部是落实上级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唯有心系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走好基层路,刻画出基层干部的“最美”模样。心系群众,眼睛向下,刻画基层干部的“为民”模样。基层干部是厚植党执政群众基础的中坚力量,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关系也最为密切,工作内容涉及群众的方方面面,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基层干部要比普通干部更要多留一份心、多尽一份力,学会身入基层、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心上。眼睛要多往下看,多去走村入户、走街串巷听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多往下看,多深入实地调研,才能掌握基层和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把调研的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的能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当然,基层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什么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什么方面的工作都要会一些。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善于学习,多向同事前辈学习、多向业务骨干学习、多向人民群众学习,通过学习增强自身本领、提升业务能力,做一名群众问不倒的基层干部。贴近群众,脚步向下,刻画基层干部的“实干”模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脚下的泥土寓意着与群众的距离,包含着与群众的感情,这是一种实干的工作作风,是一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基层,老百姓最忌讳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以在基层就要有基层的样子,就要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去基层一线看一看、瞧一瞧,不搞花里胡哨、表面文章那一套,老百姓是最能感知好坏的群体,是最能看穿党员干部本质的群体。因此,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工作作风、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一些实事、解一些难题,做到身下基层与心下基层相统一,真正将身心融入基层这片沃土,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刻画好基层干部的实干模样。依靠群众,重心向下,刻画基层干部的“奋斗”模样。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而群众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群众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干部,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老百姓,更要常怀为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传承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不仅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还要工作重心向下,多把关注点放在基层群众身上,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化为自身工作动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奋进姿态,以饱满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终生事业当中,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新征程上展示出基层干部的独特风采,绘好新时代美好蓝图。(篇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党员干部,不管身居何职,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第一追求,认清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民心的紧密联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牢发展“方向盘”、抓好发展“生命线”。认清发展和稳定的联系,把好发展“方向盘”。没有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稳定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因为有了稳定,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才能推进各项事业进步……可以说,稳定是生产力。但在认识到稳定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这一道理。因为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矛盾、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发展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相反,经济发展落后,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项重要因素,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发展的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好发展“方向盘”,就要认清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以超前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抓好发展,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认清发展和民生的联系,抓好发展“惠民线”。发展决定民生。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民生才会得到改善。而民生又会影响发展,因为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抓发展就会有动力、有干劲。可以说,发展和民生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离开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经济发展,就要认清发展和民生的关系,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为基础,通过用好发展每一分钱、每一项举措,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文化等方面实施更多“接地气”的项目、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推出更多“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实在发展的过程中增进民生福祉。要在改善民生时,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吊高胃口、不能脱离实际。认清发展和民心的联系,把握发展“评判尺”。抓好发展了,才能改善民生、赢得民心;赢得民心之后,又能凝聚民力、汇聚民智,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发展。可以说,发展和民心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正所谓“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发展,就要认清发展和民心的关系,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谋发展、办事情,都要想一想、问一问有没站稳群众的立场,有没有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回应群众期盼,有没有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到顺民意、解民忧、
本文标题:6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43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