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一篇】教材简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1篇童话作品。课文以火柴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学情分析:课文的语言朴素自然,极其生动,文章的语句除了表面的意思外,还蕴涵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强烈的悲愤。由于小女孩儿的生活境况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读中理解、体会非常重要。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是学生难于把握的一个方面,教学中应致力于情境创设,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设计理念:本文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以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学习小女孩儿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到小女孩儿的可怜与悲惨。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质疑课题(一)、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爱读童话故事吗?都读过哪些童话故参考资料,少熬夜!事?(《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那你们知道你们刚才喜欢的那么多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吗?恩,是的就是安徒生,那么跟随老师来了解一下安徒生吧。(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课件展示(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一生写过168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之王”。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他写的另外1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这课之前我们想先来了解一下安徒生为什么会写这样1篇童话故事的。课件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1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二、齐读课题,质疑课题(一)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短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大年夜。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幸福的人家是怎样一番情景?跟着音乐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你脑中的大年夜的景象,你来说说看,不错,场面描述真的真热闹,好,你在来说说。恩,大年夜对于我们来说是幸福快乐,开心幸福的日子。大家一起嬉戏打闹,做年菜,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热闹非凡。(二)小女孩的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写了哪几部分?说说各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好,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回答最好,谁来说说看。恩,你们同意刚才他们的答案——同意。好我们一起来一起看看吧。课件展示(文章分层)三、疏通内容,理解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学习第一部分1、找到描写小女孩悲惨境遇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2、读下面的句子,同桌说说,互相理解。有没有同学找到的,好,你来说说看,还有没有同学找到的,你们找的课真快啊,好,把你找到的告诉大家,恩恩,不错,找的很准确呀,找完没有,还有一个啊,那么这个留给这位同学,你来说说吧,不错。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聪明呀!课件展示刚才学生回答的内容(二)学习第二部分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都看到了什么?这次我们自己快速阅读课文,用笔做标注,留5分钟给你们,开始吧。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的成果,谁先来回答,好,不错。你来说说,他找的对不对?恩,看来大家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啊。不错,文中还有没有呢,既然有,那么谁还来说说呢,你们那么多人举手,好吧,你来说说。他说的对吗——对。还有吗——有。那你来说吧,他回答的对吗——对。下面我找个不举手的。,你来说说看看吧,他说的对吗——对。既然对的为什么不敢举手呢,再说了,即使不对也没有关系嘛,重在开动我们的大脑,参与学习嘛。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你们刚才的回答。课件展示同学的回答(小女好悲惨的命运)那么我这里有一个表格,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填好,我给你们填好一个,那下面交给你们自己咯,加油呀。你们反应真快。我们看看他的答案,怎么样,你们有意见吗——没有。你们可真棒呀,能较为准确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后我得向大家多多学习呀。在一起来温习下吧课件展示(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课件展示2、课堂练习四、作业1、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刚才想到的写下来。2、找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并解题。2、教师设问:大家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吗?3、学生老师共同简介作者的资料:安徒生:这篇童话是19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67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1845年,当时丹麦已经沦为英国的附庸。丹麦人民在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剥削下,境况十分悲惨文章反映了丹麦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受到丹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二、初读课文,听录音,引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示:1、划出生字词,写出小节序号;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懂之处。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出示:考考你1、写出正确的读音。(1)小女孩的一只()拖鞋也没有了,只()好赤着脚。(2)、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却为了生计不得()不上街卖火柴挣()钱。2、区别组词。梗()蹒()跚()蜷()焰()便()瞒()栅()倦()掐()橱()烁()魂()烘()填()厨()砾()魄()哄()镇()参考资料,少熬夜!3、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怎样)(在何处)的事。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2、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课文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取暖、冻死可以分为三大段。)第一段(1——4自然段):讲述在下雪的除夕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仍然在大街上情景。第二段(5——11自然段):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她所看到的幻景。第三段(12、13自然段):讲述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五、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课文。2、出示自学提示:(1)朗读课文。(2)你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问题?3、分析句子。(1)她从家里出来时,……穿的。A、大雪天穿大拖鞋顶用吗?B、这双拖鞋是谁的?C、她自己有没有鞋?(2)“这一整天,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这个句子说明了()。(3)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不过她没注意到这些。(4)他们头上只有房顶,……风还是可以灌进来。4、教师小结:小女孩过着穷苦悲惨的生活:大年夜有家难归,光头赤脚在雪地里走,卖了整整一天的火柴,却没有得到一分钱,更不敢回家,还怕遭到爸爸的毒打,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六、练习有语气地朗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参考资料,少熬夜!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二、学习第一次幻景。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3、学生讨论汇报。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三、学生自学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注重朗读的训练。)四、学习课文第三段。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质疑。2、学生质疑:(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作者写到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2)为什么说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课文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3、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解疑。4、分析重点句,加以理解。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句子(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体会: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谁也不关心她。这些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五、进行朗读训练。《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三篇】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册第四组的1篇课文。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学这篇课文,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图片,相机介绍他的背景及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搜集并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深入学文的探究意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在引导中不仅注重了对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烘托出当时那种凄凉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读懂小女孩的可怜不仅是由于天气的寒冷让她饥寒交迫,更重要的是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小女孩感受不到一丝暖意。课上学生都融入了文本,文章内容也理解透彻,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到达读写结合的效果,整堂课下来,没有设置学生练笔环节。课后想想可以在感受人情冷暖这点上下工夫,让学生想象当时还有哪些人冷漠地对待小女孩,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通过研读,懂得小女孩的幻想越美好,现实越悲惨。3、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重点:研读课文第二段,通过研读,体会幻想越幸福,现实越不幸。教学难点: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篇童话,齐读课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卖
本文标题:《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精编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02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