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儒家、道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儒家、道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姓名:俞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连镇标20070801儒家、道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者:俞婷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晓明先秦道家法律思想研究--兼审道家对儒家礼治学说的总体态度-河北法学2004,22(4)对先秦道家法律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解析,认为道家由其无为哲学出发,主张无为而治,因之,对儒家礼治学说就总体而言持消极甚至否定态度,但这种消极和否定并非如传统学术认定的那样绝对,特别是早期道家对儒家礼治学说不仅没有采取传统学术认定的那种鲜明反对态度,而且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兼容.2.期刊论文蒋国保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儒家精神--兼与胡军教授商榷-中国哲学史2001,(2)本文不赞成将方东美视为当代新道家.本文认为,不能因为方东美轻论语、反道统、赞道家、批后儒,就断然否定方东美堪当现代新儒家.因为:对方东美来说,这都意味着站在学术的立场上,予儒道两家的学术贡献以客观的评价,决不是为了推崇道家而彻底否定儒家.为了证明这一论旨,本文不但具体分析了方东美的道家观以及他为何批评儒家、怎样批评儒家,还针对胡军教授的观点,就六个问题展开讨论.3.学位论文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2007道家与汉代士人关系的问题,在学界不乏关注,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西汉前期及东汉中后期,或集中在个别重要人物及著作,贯通两汉的主题性的讨论较少,对庄子也缺乏足够的重视,面对道家与汉代士人关系这样庞大的题目,可讨论的空间还很大。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以“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为题,以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采用叙论、考论相结合的方式,对道家与汉代士人的政治观念、人生态度、生命意识、文学创作等关系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是以主题研究的方式展开,其论述基本上是以话题为中心,以道家为线索,以道家与士人的关系为对象,同时尽可能地考虑其他思想文化因素的介入。除了绪论,正文分“上编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与“下编道家与汉代士人文学”两部分,各为三章。绪论:简述汉代的思想文化背景,认为道家在汉代是仅次于儒家的另一主要思想潮流。分类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并对道家、士人、心态等概念以及论文所运用的道家著作做了简单的说明,最后概括了论文几点主要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道家与汉代士人的无为政治心态汉代之前,儒、道、法诸家都存在无为的政治思想,道家更是将“无为”作为自己政治思想的核心。进入汉代,道家深刻地影响着士人无为政治心态的形成。西汉前期,不管是“言”还是“行”,无为政治心态都形成显著的潮流,并表现为以道家为主导,儒家为侧流的格局。西汉中后期,士人的无为政治心态转向平淡,但仍以细流的方式平稳地流衍,并主要地体现在言论方面,其思想内涵则变为儒、道并存与融合。东汉前期,士人的无为政治心态依然延续着西汉中后期以来的流脉,略为不同的是,政治实践中的无为比较明显地表现为儒家德政式的无为。东汉中后期,士人的无为政治心态虽然延续不绝,但缺乏与无为政治相关的集中的理论探讨,并且转而变为以儒家为主导、援道入儒的格局,士人的无为政治行为也主要散见于地方行政,且多以儒家德政的面目出现。道家对汉代士人政治心态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从强到弱、从显到隐的趋势。由于无为政治思想于道家而言最为本色当行,又主要是由道家引入汉代,所以,汉代士人无为政治心态的形成,道家还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章:道家与汉代士人隐处、谨慎戒惧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周易》,还是道家、儒家,都存在着隐处的思想,其中以道家隐处态度最显突出。以道家为主,又经常结合《周易》与儒家,先秦的隐处思想影响并参与构成汉代士人隐处的心态,并具体地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隐处以避患全身,其二是隐处以怡情养性,其三是隐处以追求个体生命自由与持守道德人格。同时,社会政治形势的险恶、时人对隐处行为的赞许、执政者察举徵聘时对隐处之士的特别关注等也都促进了士人隐处心态的形成。士人的隐处心态尤以两汉之际与东汉后期最为突出。由于道家的隐处具有深刻的自觉,并视之为基本的人生态度,高度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命,所以,它对士人隐处心态的影响积极地推动了士人私人空间的构建。周人的深重忧患意识及由之而来的“敬”的观念体现着他们面对所处世界的谨慎戒惧的态度,《周易》于此有所体现。谨慎戒惧的思想观念又都存在儒、道两家之中,甚至成为道家处世态度的核心内容及主要特征。汉代士人主要接受道家的影响,同时容纳《周易》与儒家的思想,在仕宦中对吉凶、祸福的倚伏变化持有辩证的认识,对无处不在的祸患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普遍地存在着谨慎戒惧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畏忌盛盈、持守谦德;其二、知足知止、明哲保身。儒家的影响偏向于谨慎的一面,显得比较温和。道家的影响则偏向于戒惧的一面,其程度更显激烈、深透。在道家的影响下,汉代士人更为强烈地意识到现实人生的多患与可畏,其处世态度多了一份沉重与忧惧。第三章:道家与汉代士人自然、自由的生命意识“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汉代士人受道家影响,形成了自然的生命意识,包括自然的生死观和自然的养生观。通过厚葬风气中不时发生的薄葬事件,可以看到,在非理性生命意识流行的汉代,道家的自然生死观对士人也起到了持续不断的影响,并且对奢靡的世风起到了一定的批判和警示作用。受道家影响,部分士人还认识到“生也天行,死也物化”的生命过程的自然性,并且意识到精、气、形的密切关系及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生命的物质性,进而形成了以节制情欲、养气蓄精守神为主要内容的清静无为的自然养生观。庄子在汉代的流传线索不仅存有很多明确的证据,而且有着阶段性的变化。简括地说,庄子在西汉前期一度活跃,自刘安淮南集团覆灭后相对隐淡,一直到西汉末期才再度兴起,此后比较明显地流传至整个东汉,尤其是东汉后期,庄子已深入士人性情而渐成显流之势。随着庄子的流传,他的自由的思想在经学之外给士人以别样的精神资源,启发、刺激了士人对个体生命自由的追求,促进了士人对伦理秩序的反思与突破,从而树立起与儒家的群体价值观相反而互补的重视个人自我的个体价值空间。第四章:儒道共存的思想图景及汉代士人文学的个体意识汉代士人文学的思想图景表现为以儒道共存为主干的格局,并有着阶段性的变化。西汉前期,众声喧哗之中已呈儒道共存为主的局面,儒道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共存,融合的趋势初步出现。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儒道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其共存表现为以儒为主、儒道融合的格局。东汉中后期,儒家主导地位减弱,道家影响明显增强,儒道在共存中实现融通。在这一过程中,道家对士人文学的影响经历了由外在到内在、由浅入深的变化,逐渐促进了士人文学对私人空间的关切与个体精神的表达。这给汉代士人文学带来了异于儒家所重视的国事民生、政教伦理之类的内容,在儒家兴盛而群体意识强烈的汉代社会,推动着汉代士人文学个体意识的自觉,具体地激发了汉代抒情赋的兴起,并且强化了汉代文学的抒情性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传统。第五章:道家与汉代士人文学中“游”的精神“游”的精神在汉代之前的儒家、道家、屈宋辞赋等那里已经有丰富的表现,其中以道家的“游”的精神最为本色。道家既有带着现实色彩的山水之游又有带着虚拟色彩的神人之游,而且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自在自得的优游,“游”在道家那里成为它的核心精神之一,充分地展现了一种自由无碍的精神境界,显示出高度自觉的精神超越品质以及对人生的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各种游的精神对汉代士人产生了影响,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并主要地表现为三种类型:游行、游仙、游心。《诗经》、《论语》与屈宋辞赋的“游”的精神多影响及相对具体的游行,部分地表现于游仙与游心。道家的影响主要在游仙与游心,它影响及汉代士人文学的是更显内在的、超越性的“游”,并集中体现在《淮南子》及士人的书信、辞赋之中,尤以辞赋为重。汉代士人文学的游仙与游心之深受道家影响有其必然的原因,因为文学本身受制并体现着士人的心态,而汉代士人在道家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自由、隐处、谨戒的心态等都带有超越性的“游”的意涵,前者含有无拘束的自在之游的精神,后者则是对俗世的某种疏离,所以,游仙与游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心态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在以儒家为主流思想而重视纲纪伦理、礼乐政教的汉代,文学创作的观念及文学创作的内容也常表现出与时代相应的注重政教伦理的实用、用世的倾向,道家的介入为汉代文学带来了别样的天地,促使士人在文学中展示一个带着精神超越性的、自在自得的“游”的世界,从而提高了汉代文学的超功利的美学品格,延续并增强了中国古典文学超功利的审美传统。第六章:道家与汉代士人文学的修辞、风格及创作思维、观念汉代士人的辞赋受《庄子》影响,往往虚拟各式人物进行对话,并且在对话人物的神情、动作方面多有夸张描写,后者又及于散文领域。《庄子》的虚拟、夸张的修辞方法对汉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文学文本、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提高了汉代文学的表现力及艺术性。同时,道家著作本身存在着奇谲与宏肆的风格,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观念,它与《战国策》文及屈宋辞赋一起影响及士人的文学创作,促使汉代士人文学形成奇谲与宏肆的艺术风格。不仅如此,道家还影响及汉代士人的文学创作思维、观念,带给他们以齐物、推类的思维方式,以及自由的、追求无限的观念。道家通过对汉代士人文学的修辞、风格及创作的思维、观念的影响,提高了汉代文学的艺术审美品质,并与《战国策》文及屈宋辞赋一起,参与到汉代文学那种气势恢弘、视野博大的时代特征的构建中。4.期刊论文仝瑞.TONGRui儒家、道家两种性善论与教育思想之比较-殷都学刊2007,(2)儒家、道家都主张性善论.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二者都基于关注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和如何协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以及都主张人性是善的两个方面.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儒家是站在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其理论注重务实性;而道家更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其理论玄远而富于辩证法.二是儒家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认为培养这四端就能达到至善境界;道家认为人类的善就是按其本性生活,倡导归根复命,知足养性.由此出发,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大不同.但儒家、道家互补的教育价值现和道家所重视的自然人本主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价值观的确立和教育生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5.期刊论文曹秀谦.CAOXiu-qian道家与儒家的道德差异-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道家的道与德和儒家的道与德,在含义上有较大的差别.道家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永远在变的,人应该顺应这一变化;儒家思想的基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秩序是不可逾越的.道家的道不可说,儒家的道可说,而且说法很多;道家认为德的最高境界是有德的品质,却不知德存在的境界,儒家的德指有高尚人格、品性高洁的人.道家主张以德报怨,恩怨情仇化解为上;儒家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凡事要分清是非对错.6.学位论文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2006本论文把“生态”问题放在哲学的层面上,旨在从生态世界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古代道家与儒家的重要典籍,以探索其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以及与此相关的审美追求。既然把“生态观”作为重新解读儒、道两家典籍的一把钥匙,在具体进行这种解读之前,先就生态观产生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理论特征等作一些介绍和梳理,便成了首要的任务,而这也正是本论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负面效应纷纷浮出水面,使得传统科学受到置疑,作为超越形态的生态学却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并逐渐从一门局部学科发展成一门担负着宇宙观职能的综合性科学。这便为生态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理论层面来看,现代科学的负面效应引起了学者们对传统科学观的反思。20世纪以后,这种科学观又受到了来自新物理学领域(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严峻挑战,使其坚持的许多原有观点,比如“物质”概念、“客观真理”以及还原论方法等,在亚原子的层面上都不再适用。生态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正是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
本文标题:儒家、道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