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
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村庄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困惑,人与物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201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未来乡村治理的总方针和总目标。为实现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出发推动和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模式。在xx区xx镇xx村,2014年以来,为改变落后软弱的村级建设,为提升村级治理效能,按上级党组织指示,挂牌成立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形成“一心多能”,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治理有效的综合性服务村民的平台,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民心,整合村庄力量的重要阵地。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更加注重乡村治理,改进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做到了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提升村级服务能力,提升大村庄大村落治理效能,活跃乡村文化,发展村级精神文化活动,让村民更具归属感和幸福感。一背景xx区xx镇xx村,位于安顺市以北,距离市区12公里,xx镇政府驻地4公里,与普定县猫洞乡新民村交界,与原xx监狱,永润煤业xx煤矿相邻,安轿铁路、公路及规划建设中的xx产业大道(环湖路)跨村而过。可以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村有四个自然村,九个村民组。目前住户678户,人口2851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600亩,茶园900亩,耕地面积2120亩,水田1030亩,旱地1090亩。农户以水稻、油菜籽种植为主。全村2014年有84户建档立卡贫因户,涉及人口数335人,贫困发生率11.7%;2015年脱贫84人,2016年脱贫189人,2017年脱贫27人,2018年无脱贫人员,13户29人已于2O19年年底全部脱贫.全村共同走上更加小康美好的生活。回想过去,xx村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富起来的村,因为煤炭的资源优势。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外出打工人员增加,留给村庄的是下降的生活水平,脏乱差的环境,无力的基层组织,无集体经济支撑无生态产业。精神风貌也没有跟进提升,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现。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起,村支两委认识到村级治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支书胡细琳的倡导下和村支两委带动下,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一系列村民行为规范、村民文艺活动、村民议事寨老会、乡贤理事会、村级慈善组织、婚丧办事规定等等举措,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把村民朴素情感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引导到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上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内化村民的共同荣誉感、幸福感,形成了凝聚力,有了更坚实的发展合力。二做法及成效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依托脱贫攻坚战的展开来推进村寨的合力,经过几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心多能”的村级治理平台和有效工作方法。2014年以来,特别是大扶贫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团结努力,认真落实各项指令,压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感恩意识不断提升。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包保责任人、顾问团等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大宣传”,以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为指挥调度中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评议会、扶贫政策宣传会、院坝会等,帮助群众算清收入账,利用村村通小广播、宣传栏、公示栏、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目前,已召开院坝会、村民小组会、群众会、党员会、妇女代表会等共计50余次,参与群众共计568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村级社会管理,建立和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领贫困群众树志气、去惰性、消怨气,增强感恩意识。同时,以村给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规范工作制度、人员安排。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方法,在办公楼设置有专人值班,来访记录,热水热茶热情周到,据悉,每年村委都要购置100斤绿茶用于服务中心的接待用茶,可见人气兴旺。对于来访群众所办的事务,值班人员能处理就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马上请示相关人员及村支书,做到为民及时又客观。办事程序都对照相关政策,细心耐心向群众解释政策法规依据,依法依规。在组织结构上,公示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充分调动各村民小组长的责任担当,凡有重大事情,村民小组长能很快集结,听从调配,在脱贫攻坚战进程中,村民小组长每天培训一小时政策法规知识,大大提升了村级后备素质及干部村民自治自信,除了村支两委一班人,村民小组长,老年党员,寨老,妇女种植能手等,大家都愿意到服务中心来谈谈家常,帮忙干活。村支两委成员及村党支部书记都能更加主动积极态度端正,严格要求,勤政阳光。正气、和谐、高效的平台被赋予了更加文明的氛围。围绕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坚持依法治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文明富裕村庄的目标要求,构建服务为民赋能工作平台和有效工作方法,赋予政策落实服务功能、思想教育交流功能、信息分享传递功能、知识引领传播功能、技能培训传授功能、矛盾排查化解功能、法律援助咨询功能,文化提升活动功能,爱心捐赠救助功能,成为村民心里信任的家和靠山,成为新时代创新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一)从弘扬传统文化道德,扶贫帮困着手,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不断加强。依托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多次不同层面的寨老会、村民代表会、党员会、返乡人员见面会、合作社成员会、贫因户识别会、甚至是运输行业人员会、卫生环境推进会等等,全方位进行政策沟通说明知晓,大大提高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开公正公平,成为百姓认可的基层组织。在村级社区服务中心,除了村支两委的牌子外、农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一应俱全,同时挂牌有“轿木同馨”产业合作社、新农村数字电影院、法律援助联络站、“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充分发挥了“一心多能”,突出了村级党支部的带动示范作用。村支两委一班人马,在区、镇两级领导下,全村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众认可度三项核心指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贫困退出大筛查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以常态化核查为抓手,将因灾、因病、因学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漏评的贫困户统计好,适时纳入到建档立卡系统,并根据实际贫困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做到“扶贫不漏一人,脱贫不错一户”。(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坚持以党建促脱贫,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全村目前党员共计63名。依托村党支部组织优势和服务中心平台工作的磨练,运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法宝,集思广益、合理规划村级发展,推进乡村建设。同时探索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按上级党委要求,设立了产业党支部,每个产业下设一个党小组,领导和负责各块产业的发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分红,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以来,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投入,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村寨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牢记新嘱托、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岗位。同时注重人才培养,逐渐强化队伍建设,目前本科文凭两人,高中两人,中专1人,初中1个;初中的在进修中专,高中的在进修大专。(三)用心帮扶,因户施策,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明显增强。在区镇两级支持下,xx村现有帮扶干部26名(其中,贫困户包保干部13名,区级连心干部13名),共帮扶贫困户84户329人,实现贫困户包保全覆盖。各级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发扬务实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农户的关心关怀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走访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共计落实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帮助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共计500余个,受到了贫困户和村民的肯定和好评。(四)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加大力度在乡村振兴上进行产业布局和谋划,目前已在荒山荒坡上开垦出400亩蔬菜大坝,每年的蔬菜种植进入良性增收阶段,林地面积2600亩保护良好,茶园900亩收益逐年提升并走上绿色发展的轨道,通过与温氏公司合作发展的现代化养猪场,并合理利用猪场发酵过的猪粪对蔬菜地和茶园进行改良,养猪场已于2020年初投产使用,形成了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农业。轿顶茶项目都得到很好的推进,产业兴旺指日可待。2014年至今,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全村现已建成以生态茶园、楠竹种植、田园综合体、生态养猪场为主的产业基地,成立了轿木同馨种养殖合作社,2016年种植楠竹600亩,涉及315户,2017年改造茶园300亩,建成温氏养猪场一个,流转土地近400亩,种植蔬菜,土地正在改良及耕种中,全部以辣椒和白菜轮种,蔬菜地已连续种植了三年的辣椒和蔬菜。(五)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不断夯实。因地制宜规划田园综合体1个,初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90人(其中贫困人口35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设置“一村七岗”和其他公益性岗位11个,解决群众就业29人(其中贫困人口20人),月工资均达2500元以上,实现了就地就业,照顾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构思明确,山地种茶,坡地种楠竹,田里种茭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搞种养结合,靠山吃山与煤矿监狱开展经营活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彻底改变过去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甚至负债的状况。(六)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公共服务水平和政策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按照上级指示,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民生保障方面,目前全村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4户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户57人),完全实现了应保尽保。41名80岁以上老人享受了高龄补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人)。全村共有残疾人48人,领取残疾人补助金共计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人);教育保障方面,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校生共45户77人,得到了教育资助的有45户77人,无因贫辍学的情况发生;医疗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保率为94%,贫困户参合率为100%。84户贫困户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同时贫困户看病就医实行“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报销达到了90%。(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2014年至今,累计投入1000万元,全村累计硬化通组路、联户路65公里(平方米),安装路灯155盏,配备1.5T垃圾收集斗9个,垃圾保洁桶100个,硬化活动广场2500平方米,修建灌溉沟渠250米,修建机耕道3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4890米,修建小水窖(小山塘)1个,通组路、联户路、安全饮水、供电、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对53户进行了危房改造,56户进行了“改厨、改厕、改圈”,20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持续不断的美丽乡村创建,村也由过去“脏乱差”严重,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八)着力增加群众收入,扶贫工作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在村支两委带领下,通过全村上下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600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8900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900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390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84户335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13户3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1.7%下降到2017年末的1.09%,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1.5万元增长到
本文标题: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3218 .html